

11月3日,我发布了一个小调查《你如何面对这样的博友》,本来这个调查有20天的有效期,但有性急的博友催着要看结果,况且,最近几天参与调查的人少了,因此,提前将调查结果公布出来。
截止到本文发表时,本调查共收到问卷145份,其中7份未答题。
在被问到“你经常回访博友吗”时,65.2%的博友都能很正常地回访博友,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只不过,“忙”成了阻碍博友交流的最大借口。有34.8%的博友认为“我太忙了,只能抽空回访一下博友”;那些“经常回访”博友,知道“来而无往非礼”的,占被调查者总数的30.4%。而有26.1%的人很少回访博友,“只对感兴趣的博友回访”。那些从不回访博友,认为“博客反映我自己的心声,没必要让别人干扰”的,占8.7%。
桓某认为,虽然回访与否全凭各人的心意,感兴趣就回访,不感兴趣可以不回访,但与博友交往一定要真诚。大家都忙,如果有时间发表文章,就抽出时间回访一下博友,积极互动的交流总是能让人心情愉悦的。而那些从不回访别人,不想让别人干扰他的人,恐怕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改变这一观点。
当被问到“你经常评论别人的文章,可是别人却不理不睬,你怎么办”时,多数人都是比较大度和宽容的。有近半数(47.8%)的人乐呵呵地说,“我照样去评论他的文章,宁愿人负我,不愿我负人”,表现得非常大度。26.1%的人认为,“可能是他忘了,我打算善意地提醒他注意”,则表现的非常宽容,很体贴。有8.7%的人认为,“他什么时候回访我,我什么时候才回访他”,表现了一种“公平”意识。另有17.4%的人说,“哼,我干嘛要低三下四地去讨好他!我再也不去看他了”,表现出了对博友不回访的气恼和愤慨。
桓某认为,“宁愿人负我,不愿我负人”,短时间内可以做到,但不太可能保持长久。一味地对某一个人喜好和评论,而该人连看都不看你一眼,我相信很少有人再继续做“剃头的挑子——
一头热”了(当然,崇拜明星是另外一回事)。就连恋爱时的单相思者都不太可能去长久追求相爱的人,何况虚幻的网络呢?因此,这一半人极有可能终会演变为善意提醒者或追求公平者。至于那些对别人冷漠的人,迟早会失去人心,最终被别人冷漠。
当被要求“评论一下这种不回访别人的人”时,仍然是理解和宽容者占了多数。47.8%的人认为,这种人“粗心大意,一忙就忘了回访”;认为这种人“缺乏教养,没有意识到这是不礼貌的行为”排第二,比例为39.1%;有34.8%的人认为,这种认为回访博友“没有必要”的人是“自以为是”;有26.1%的人认为这种人只所以不回访博友,是因为“常常匿名回访,不留痕迹”,在“默默关注”着他人;有21.7%的人认为这些人只所以不回访博友,是因为他们是“博客新手,还不知道如何与博友打交道”。另有13%的人认为这种人是“冷漠无理,对别人的热情视而不见”。在“其他”这个开放选项中,没有人能提出新的见解。
不过,在调查后面的评论中,有几位博友倒是提出了新的见解。比如有的认为,不评论博友是因为觉得无法评论,没话说;有的认为是因为对方的文章无法打开;有的认为某些人的来访评论中缺乏诚意,全是些不着边际的“欣赏了”、“拜读了”、“沙发”等等套话;有的认为这些人是不愿意与他人交往,可能志趣不投,合不来。
桓某认为,虽然发表博客文章不单单是为了别人评论,也不是为了所谓的“点击率”,但能够保持积极的、良性的、愉悦的互动,必定是大家都愿意看到和接受的。是的,没有时间回访,可以理解,但是总没有时间,永远都不回访,这,恐怕就不是一句“没有时间回访”所能解释得了的了。
其实,我也有不回访别人的时候。比如,对任何人的评论内容都千篇一律、为了赚取回访从而达到为“我的2008-我记录”加分的人。
最后,再次表明自己的观点:待人以诚,付出真情,愉快往来,互动共赢。
正是:
博友之间相互走
莫以很忙做借口
偶尔不回可理解
永远如此难相守
后记:请博友们不要对号入座,我没有专门针对某一个人,只是针对这种现象。况且,这是调查了一百多位博友的结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