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桓打油”请吃喝

(2007-01-31 07:08:46)
分类: 【不笑很难的】

“桓打油”请吃喝

“桓打油”请吃喝
 
        博友“梦幻水晶鞋”昨天给我留言,说很喜欢我的打油诗,但不太明白为什么叫做打油诗,问我打油诗的来历。
        我记得“阿紫”曾经发表过一篇介绍打油诗来历的文章,我就过去查找了一下。阿紫文章的题目是《〈打油诗〉的由来》。内容如下:
 
        唐代南阳的一个读书人姓张,以打油为业,人称“张打油”。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张打油看到遍地的皑皑白雪,情不自禁地吟起诗来。吟完之后,自己觉得很得意,便美滋滋把这首诗题在县衙新粉刷的院墙上:
 
         六出飘飘降九霄 
         街前街后尽琼瑶
         有朝一日天晴了
         使扫帚的使扫帚  使锹的使锹

        围观的群众一边念着一边大笑。消息传到了县老爷耳朵里,他马上差人将张打油叫来责问。张打油不承认诗是他写的,说自己学问那么高怎么会作出这样的烂诗。县老爷不信,他以“南阳被围”为题目,令张打油当场作一首诗。张打油稍想了会,吟出一句:“天兵百万下南阳”。
        县老爷一听,嗯,气魄非凡!不由得叫起好来。
        “也无救援也无粮”,张打油又吟了第二句。县老爷想,差强人意了些,叫他继续说下去。
        “有朝一日城破了
         哭爹的哭爹  哭娘的哭娘。”
        在场的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县老爷也忍不住了,这最后一句跟前面墙上那首诗的最后一句如出一辙。看来那诗就是他作的。但县老爷已经笑得直不起腰,早把追究张打油的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连连挥手叫张打油退下去。从此,张打油的“诗名”就传播开来。
 
        其实我对打油诗没有研究,在这里还是引用“十三楼小妹”在阿紫的这篇文章后的评论吧:“打油诗是典型的俗文学。在民间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因为它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群众土壤中,不作无病呻吟,风格幽默风趣,语言直白,通俗易懂,千百年来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小妹说得非常好。
        而现在的打油诗已经在形式上与古体诗一致了,只是这种“诗”比较通俗、诙谐、不拘一格,没有什么特别严格的规定或规矩,在民间还被称为“顺口溜”。其实来历和形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朗朗上口、通俗易懂、风趣幽默,为大家喜爱和接受吧。
        正是:
 
         水晶问我打油诗
         来历其实我不知
         今朝一起知道了
         请喝的请喝  请吃的请吃
 
 

 谁买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