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我被单位派往合肥学习电脑,参加过一次安徽卫视《超级大赢家》的拍摄。那是培训学校出钱组织参加的一次活动。
当时的男主持人是李彬,女主持人是周群和李黎,当期的嘉宾我只记得有著名相声演员赵保乐。
坐成方阵的观众都是赞助单位挑选的,所举的广告牌也是交钱后由电视台制作的,没有交钱的单位自己做的牌子会被没收。观众必须提前进入演播厅,接受工作人员的训练。那个叫刘刚的胖子,嘴里含着一个哨子,手里举着一个牌子,牌子上面写着“鼓掌”。他要求大家一听到口哨声就大声“呕呕”喊叫,一见他举牌就一齐鼓掌,然后就现场演练了几次。果然观众情绪高昂,声浪巨大,效果很好。没想到几年之后,胖刘刚尽然出息了,也开始主持节目了。
节目录制开始时,导演席上的节目单就挂出来了,是用毛笔写在大白纸上的。里面写得非常详细,包括主持人和嘉宾在表演节目时,在“翻板”上选择什么词语、根据选中的词语演什么角色等等,都在那张白纸上写着呢。
那时候有个栏目叫“超级新人秀”,就是观众唱歌打擂。从电视中看嘉宾为参赛者现场打分,大屏幕上不断出现滚动的分数。其实,现场嘉宾并没有打分,都是在节目录制之前就打好的分数,我们也是在现场看大屏幕播放。
每个单元的节目录制都不是一气呵成的,有的要经过几遍录制。单元节目录制完成后,中间就会休息几分钟。
原以为节目会在当天播出,就打电话告知家人和朋友,结果当天并没有播,而是等到一个月之后才播放。现在想想,李彬不可能每周都有时间录制节目,既然来了,一定是连续录制几期,作为节目储备。
估计现在的娱乐节目录制的过程都差不多,那些看似巧合、搞笑的场面,其实都是事先编排好的。
通过那次经历,我就再也不看此类娱乐节目了,因为这样的节目给我最大的印象就一个字——假!一切都按部就班,尽在导演掌握之中。
呵呵,可能是我没见过大世面,有点大惊小怪吧!
正是:
安徽卫视大赢家
桓傅有幸能参加
从此不看娱乐类
皆因节目太虚假
(题图女主持人是周群,男主持人是李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