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农业税的取消,乡镇当前工作的重点就是计划生育与发展经济。虽然中央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在当今这种考核机制下,经济发展的指标相对不够硬,而且容易掺杂使假,富含水分。所以欠发达地区的许多乡镇都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是以计划生育工作为中心,因为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的是“一票否决”。
一旦计划生育工作落入了后几名,也就是进入了“笼子”,当地的领导和其他工作人员不得调动,不得提拔,不得晋级,甚至有可能受到严厉处罚,丢官弃职,所以乡镇领导都不敢掉以轻心,把工作重心放在了计划生育上。
当前我县计生工作实行的是双月积分考核制,每两个月对乡镇考核一次,还有半年考核、年终考核,加上平时的计生工作调研,还有市里的半年考核、年终考核,省里的考核,乡镇一年计生迎查十多次,平均每个月都有检查。
如果一次检查确定哪天去查,到也轻松。可是每个月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来考核、检查,就得天天做好迎查的准备。所谓准备,就是将有问题的“重点人口”和来此探亲访友、躲避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提前赶出村子,去外地躲避。对所有的适龄人员教好“口述”,回答考核人员的提问时,必须按照“口述”的要求回答,而“口述”的内容就是与计生台账相符的内容。
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计生迎查工作往往准备的非常细致,而这种细致不是平时工作的积累,一般都是临时抱佛脚,在检查前突击准备。有时检查组一拖二十多天不来查,搞得乡村干部疲惫不堪,苦不堪言。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为了迎接省里计生检查,有些乡镇的工作人员根本就没有放假,都在做着细致入微的迎查准备。市、县计生部门还派专人到乡镇指导工作,帮助补差补缺。
为了掌握清楚检查组的动向,市县相关部门早就开始打听什么时候来查,检查车辆的车牌号是多少,并且将车牌号传真到各乡镇。当检查组来查时,乡镇安排专人在公路边早早守候,一旦发现检查组的车子,立即将信息传递下去。在检查的过程中,处处都有人盯梢,看查了哪些人,那些人又说了什么话。检查结束后,被查乡镇相关人员会四处打探检查结果,一旦结果不利,会想方设法进行“活动”,设法“弥补”。
就这样,乡镇工作人员过多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计划生育工作中,哪里还有精力来搞经济建设。而经济不发达的地方,人口素质相对就低,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生得多了,计生工作就落后,工作一落后领导压力就大,工作力度就会加大,精力投入也随之加大,更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搞经济建设,这样,经济就越不发达,形成了恶性循环。
我以为,解决乡镇当前计生工作的难题,应当从减少计生检查着手,让基层领导干部的精力全部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一旦经济发展了,计生工作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当贫困家庭有钱了,富裕了,生活质量提高了,他们就会尝到高质量生活的甜头,懂得享受生活,珍惜生活,就不想再回到过去。因此,他们为了避免被孩子拖累,或者怕孩子遭罪,就会少生。当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可以负担孩子花费时,让他们生好了,反正“谁的衣服由谁穿,谁的孩子谁负担”,又不需要他人来代替抚养。而超生的家庭又有钱缴纳社会抚养费,这些钱可以用来建设基础设施、社会公益事业,办学校、医院、养老院等等。
计划生育被当地干部称为“天下第一难”的工作。什么时候他们感觉工作不难了,什么时候,那里的经济就发达了。
正是:
计生天下第一难
过多精力去纠缠
长此以往怎得了
经济恶性循了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