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总算明白了缠说的精通30分钟的操作能战胜市场95%的人

(2016-12-22 20:41:12)
分类: 转载缠论文章

 一、这两天通过观察南方航空和两面针的走势,才明白原来我的30分钟操作级别里,三金叉买入法存在的最大问题,才明白为什么在30分钟三金叉进去还会被套的原因。原来我在30分钟金叉进去时,仅仅是30分钟下上下中的第二段上,后面可能还会有几段下呢,只要向下不背离,即使向上也仅仅是30分钟的反弹,如果一直这样进去,蔫有不被套之理。正常的做法就是在30分钟向上背离后,出来,一直等待30分钟的向下,一般有三段就是下上下,也有5段,9段呢,直到30分钟下跌段与前面同趋势的下跌段相比,背驰,才是买入的点位,买入后,也并不是就会一直往上走,一是段内背驰,二是30分钟上下上三段背驰都应该出来。

二、从级别相生来说,30分钟下上下的上,一定是5分钟的背离引发的,这个5分钟的背离引发的反弹,也只能是5分钟级别的,三段下上下走完后,如果二下与一下背离就会引发30分钟的反弹,反弹结束后,还会下来,这个时候就会生成60分钟的下上下三段,引发60分钟的背离,反弹的级别就是60分钟的了。这就是三个级别的相生。

三、同时买入时肯定要考虑大级别的走势如果大级别都是下跌中,那这样的反弹就一定要小心又小心,不要接落下的飞刀了。主要注意的问题是:

1、从级别:各级别同时看,最好不处于日线的背离段中。

2、从分型:最好没有出现日线的顶分型。

3、从K线:最好没有大阴线构造顶部的股票中。比如顶部吞噬,顶部放量大阴线等等。

4、从大盘:当然要结合大盘走势。

5、从消息面:最好能结合消息面。

四、所以在自己的操作级别里,背离出来后,就一定要等待三段或者几段的下跌,然后再进去,同时注意大级别的走势,不要一根筋,以为一进去就要创新高,有可能形成60分钟的中枢,也有可能形成日线级别的中枢。具体操作下午再贴图说明。

五、在30分钟回拉的过程中,主要是看30分钟的背离,辅助判断的办法有前面的高点或者低点,或者小中枢,都是股价喜欢去的地方。当然这些位置只是辅助的判断。

六、在日线级别的三买过程中,一定会一个30分钟的回拉,这30分钟回拉的底,就是用5分钟背离来判断出来的。同时日线级别的三买回拉的30分钟,一般也会有30分钟下上下三段,然后发生背离。

七、只要按30分钟图这样的买卖点操作三次,真的会有50%的收益了,真的会战胜市场95%的人了。http://image82.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2/0608/49895955_1.gif

补充一点:30分钟下上下三段,第二个下如果不破第一个下的低点,这个时候因为没有破前低,所以不好判断背离,其实这种情况更能说明该股的强势,更应该买入。

明白了30分钟的操作,按同构性原理,其他级别的操作是一样的。

20100912补充:

1、如果30分钟背离后买入,在0轴附近两次金叉都无法突破,赶紧出来,还会有一波强烈的下跌。

2、下图中的30分钟同级别分解,前面应该接的走势一定是下跌走势。然后才有一段30分钟的上涨,这时有三种情况:一是下次下跌,但没有跌破前30分钟形成的低点,买入。二是跌破前面的30分钟低点,但形成背离,买入。三是跌破前面30分钟低点但没有形成背离,不买。

3、看小级别5分钟图的时候,是不是下上下的上,可以通过能不能破坏掉之前下上下的上的高点。同时一定不能用5分钟的笔,而最少要用5分钟的线段来看。或者在5分图上,上那一段必须是突破0轴才算。

20100917补充:30分钟底背离后,上到0轴之上,通过MACD的高度一眼就能判断出之后会是继续盘整还是会形成上涨的趋势了。

先上30分钟操作图:

http://image82.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2/0608/49895955_2

http://image82.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2/0608/49895955_2

 前文探讨了从一个30f级别操作者角度如何从大局观入手,用较大的视野去对当下走势及此后趋势方向作出一个整体判断。一旦方向明确了,自然就要回到操作层面。无论什么级别的操作者,最终都要通过实战来检验、落实自己的投资理念的。


    从本文起,本博试图探讨建立一个适合30f级别操作者的“30f级别实战体系”,拟通过三个步骤来完成此次探索:其一,先建立一个“30f级别实战体系“模型;其二,试图在这纯理论模型上加入适合30f级别操作的资金管理模式方面的思考,通过两者合一,来完善“模型”,使其更具实战参考价值;其三,通过几个实际案例来更形象的说明这个“模型”的运用。


    今天先尝试这个“30f级别操作者实战体系”模型的建立:


    不妨假设从一个30f级别走势的下跌趋势的背驰段开始。


1.  首先确认这个下跌走势是否30f级别的,是盘整走势还是下跌趋势走势。并确认目前已经入30f背驰段了。


2.  通过内部结构考察这个下跌背驰段是否接近尾声,这个可以通过区间套的方法在5f级别、1f级别甚至1f线段内部结构的底背驰“共振”来实现。也可以用各级别“井论”来辅助判断。


3.  一旦确认这个下跌背驰点(实际是个精确到1f线段甚至是笔级别的区域)形成,则就可以按本文所探讨的“第一类买卖点操作法”的模型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了。


4.  本模型是针对“第一类买点”的,至于“第一类卖点”的操作,反过来思考就是了。如果真正理解了本模型的含义,也是不难应对的。

  

 

http://image58.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1/0610/29415463_10

(点击上图可放大观看)

 
    本模型只是本博根据自己经验的初步探索,必定有不完善之处,还需要经过更多的实战检验才能进一步完善。依据本模型,实际上可以做到更精细的操作,比如完全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再分解到次级别走势的操作上去,或也可以随着个人操作技术水准的不断提高,将资金管理在每个不同操作级别上分解得更加细致些,通过对各个阶段、各个级别之间资金分配比例的灵活调整来大大提高资金周转率,已达到盈利最大化的目标。


    本博相信,在本模型里,操作流程本身不会有太大问题。真正可能在实战中出现问题的,是资金管理的合理性问题,因为这与操作者个人的贪、嗔、痴、疑、慢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凡事一旦牵涉到人性,原本机械的、明晰的理论或方法就立马变得复杂无比,难以驾驭了,这是人性使然,无关乎其他因素的合理性。本博自然也难以免俗,至今仍然常常在这“贪念”上载跟头,呵呵。


    故此,本博希望通过此方法,以更“机械化”的操作和资金管理体系来最大限度的抑制自己的人性弱点,“钢铁”自己的操作神经。好在,目前刚好是一个30f级别下跌走势的背驰段,正是从头开始试验本模型的好机会。希望在经历了随后一次即将到来的完整的30f级别的上涨和下跌后,能总结出更多的实战经验,以便对本模型加以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