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采和坊里酿“蓝酒”

(2019-09-12 20:49:44)

采和坊里酿“蓝酒”

原创: 蓝文君 京兰传媒 今天

   

    一、千年“蓝酒”

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在“八仙”中,蓝采和排第六位。

对于蓝采和,《辞源》有记:“蓝采和(615-760),相传为唐朝逸士,传说中八仙之一。”而《中华蓝氏总谱》里所记,就不再是传说而是“有文献依据”的了。《中华蓝氏总谱》记载:“采和公为人耿介,坚志读书,玄宗开元元年(癸丑)进士,授谏议大夫之职。因直言谏帝过宠外戚与权奸杨国忠不合,退隐终南山。世传在山修练成仙,白日升天,即所谓大罗仙翁也。葬金凤冈海螺形,癸山丁向。妣肖氏、宋氏。子一:仁。”(见《中华蓝氏总谱》B418页)

由此可见,蓝采和确有其人。

 如今打开电脑,百度一下,与蓝采和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视频,传奇故事,可谓多也。比如蓝采和成仙,蓝采和进山采药,蓝采和行医济贫等。更有诡异之事,有人孩童时见过他,及至年老再见他时,他仍颜状如旧。

其中有“蓝采和酿制蓝酒”的一段,是这么说的——

 蓝采和,唐代隐逸,用黑枸杞、白刺果等各种野生植物果实酿酒,自己酿造自已调制,常多饮而不醉。他姓蓝,所酿制酒的颜色又略有蓝色(蓝紫色),故取名“蓝酒”。

对于蓝采和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唐沈汾著《续仙传》:“常身披蓝衫,一足靴,一足铣,夏则披絮,冬则卧雪,气出如蒸。常行歌于濠州城(今安徽凤阳),手持大拍板长三尺余,似醉非醉。”

《全唐诗》录蓝采和《踏歌》一首:

踏歌饮蓝酒,世界能几何?

红颜三春树,流年一掷梭。

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

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

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

 

          二、挖掘研发

采和坊里酿“蓝酒”,这就要说到一位叫蓝家静的青年才俊了。

 蓝采和是唐朝人。唐朝289年(618-907),从蓝采和760年成仙计,距蓝家静酿制出“采和坊”酒的2012年,也已1250多年了。但蓝家静酿制“蓝酒”的故事,却并不传奇。

1986728日,蓝家静出生于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的罗村桃坪村民组,因是“家”字辈人,爷爷便给他取了个“静”字。静,从青从争,本义色彩分布适中,不受外在滋扰而坚守初生本色,秉持初心。与“动”相对,没有声音。桃坪蓝氏远祖河南汝南,继而迁闽,继而迁赣,继而迁川渝而又贵黔。兴许是世代迁徙受够了颠簸流离之苦,辛勤劳碌一生也难使家人过上衣食无忧的安静舒适生活,爷爷为孙子起名“家静”,当为期待后世子孙都能过上神怡心静的好日子。却事与愿违!蓝家静在他26岁那年就注册成立了他的“贵州省仁怀市采和坊酒业有限公司。”   


            采和坊里酿“蓝酒”


 

其实,蓝家静早在16岁就开始了他的事业。

当然事出有因。

蓝家静一出生就生活在了一个酿酒的家庭里。爷爷蓝廷强父亲蓝虎都是村子里有名的酿酒师傅。在茅台镇那个地方,不是蓝家在世代做酒,张王李赵刘……几乎家家都在做酒。酿酒对于茅台镇及其周边的百姓,那是几千年传下来的大业。史载“枸酱酒之始也。”两千多年前,在茅台镇一带所盛产的枸酱酒,就受到过汉武帝“甘美之”的赞誉。桃坪蓝家做酒,当始自从川渝迁徙贵黔落户桃坪之时。村里的别姓人家都在做酒,蓝氏初来乍到,人生地疏,自然就会入乡随俗,与当地土著人融为一体。

  采和坊里酿“蓝酒”


 

蓝家静自幼生长在酿酒之家,耳濡目染,使他早在200216岁初中一毕业就迷恋上了做酒。使他迷恋上了做酒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村子里有几位叔伯和兄长在茅台酒厂上班,他常随他们到厂里去看那茅台酒的生产工艺流程,看那“国酒”是怎么酿造出来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视野的开阔,见识的丰富,使他对传承创新做名牌、另辟蹊径酿新酒的兴趣越加浓郁。他想,这世间一切辉煌都是由人创造出来的,中国的茅五剑(茅台、五粮液、剑南春)三大名酒,没有一个是天生天化,天然生就,而是从无到有,进而略有小成,进而出类拔萃、登峰造极的。他想先人(别人)能酿造出名酒来,我为什么不能?

采和坊里酿“蓝酒”

可开拓创新、精心酿造一个怎样的新品牌,才能有品位,有故事,叫得响,卖得出呢?

采和坊里酿“蓝酒”

 一个偶然的机会,蓝家静从祖传的《蓝氏家谱》中,看到了关于蓝采和自酿自饮蓝酒的记载,于是便高薪聘请酿酒名师,组建攻关团队,开始了对于“蓝酒”的挖掘和研发。取“习”之“效法”、世代相习、蓝氏后裔传承酿制“蓝酒”意,起了一个叫做“蓝习”酒的名字,申请注册,未获批准是因为贵州有个习酒,“蓝习”和“习酒”都有个“习”字,容易混淆视听。后改为“采和坊”,于201212月重新申报,注册成功。

 

三、“蓝酒”飞翔

蓝家静下定决心做“蓝酒”的时间,当为他20岁时的2006年。2010年他就成立了“贵州省仁怀市蓝习酒业有限公司”,所生产的“蓝习”酒虽然申报注册未能获批,但历经几年的艰苦努力,其产量已初具规模。更名“贵州省仁怀市采和坊酒业有限公司”重新申报注册,两年后终获成功。他和他的研发团队、营销大军一齐发力,短短不到八年的时间,如今产品已远销全国各地及至海外。尤在河南全省以及北京、上海、山东、广东、福建占有较大销售份额。

    大批量生产“采和坊”酒,传承古老的酿制秘方,除投入适量黑枸杞、白刺果等各种野生植物果实外,主要是以贵州茅台镇当地的小红糯高粱、小麦、天然矿泉水为原料。按照传统工艺酿造,端午制曲,重阳下沙,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加曲发醇、七次取酒,长期窖藏,秘法勾调,不加任何添加剂物质。所酿酒质,具有酱香突出、酒体醇厚、回味悠久、空杯留香等特点。

“采和坊”酒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占领全国白酒市场的一定份额,广受消费者欢迎,靠的是回味悠长、空杯留香的酒质,靠的是高、中、低档均物美价廉的价位,靠的是以诚为本的企业信誉和蓝家静自身谦和礼让、豁达大度、一言九鼎、青春阳光的人格魅力!

——是的,蓝家静今年才33岁,正青春阳光。

  采和坊里酿“蓝酒”


  

 

“蓝酒”飞翔!——“采和坊”酒飞翔!

采和坊里酿“蓝酒”

如今,“采和坊”酒的销售,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电子商务,简称“电商”。熟练的客服团队,合作的网络新媒体平台,只需轻轻把键盘一点一按,那酒就会飞也似地从车间、库房登上高铁、集装箱货轮和货运机舱,飞往祖国乃至世界的四面八方!

 

 

作者简介:

采和坊里酿“蓝酒”

 

蓝文君,男,1952年生,河南省虞城县蓝花门楼村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退休干部。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巳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十月、中国报告文学、作家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等发表、出版各类文学作品近千万字。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特约作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