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作海案追踪六:65万,换你11年

(2010-05-14 12:05:14)
分类: 新闻集

赵作海案追踪六:65万,换你11年

图:赵作海获赔65万元的协议书。原创图片,不得转载。
赵作海案追踪六:65万,换你11年
图:赵振晌现在特别孤独。原创图片,不得转载。
赵作海案追踪六:65万,换你11年 图:杜金桂去赵找赵作海洗刷名誉,人太多,没说出来。原创图片,不得转载。

赵作海获国家赔偿及生活困难补助共65万元。昨日上午,在老王集乡计生所,在商丘市委书记等地方领导的见证下,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将支票给了赵作海。

 

>>>成都商报记者牛亚皓河南商丘摄影报道

>>>发表于5月14日

 

赔偿65万,嫌少

 

目前赵作海离开妹妹家,住进姐姐赵作兰家。妹夫余方新说,记者来的太多,太闹腾,严重影响了自己家的生活,孩子一天只吃馒头,受不了了,不让赵作海住了。

赵作兰说,5月12日晚11时,商丘中院工作人员连夜赶到家里,拿出一份赔偿协议书,让赵作海签字。一个半小时后,赵作海签了字。“法院的人说,不签字不走。”

昨日下午记者见到了这份协议书,上面写道:“申请人赵作海因错误羁押申请国家赔偿……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一次性支付赵作海国家赔偿金50万元,生活困难补助费15万元。赵作海自愿放弃其他赔偿请求撤回赔偿申请。”协议书右下方盖着商丘中院的公章,左下方签有赵作海歪歪扭扭的名字,中间印着三个手印。

赵作海的叔叔嫌赔偿金给的太少,骂赵作海傻,并称要请律师打官司。他说,算上精神损失费、孩子抚养费、祖坟被扒损失(1999年当地警方扒开赵作海母亲和弟弟的坟找破案证据),赵作海要得到100多万才够数。

赵作海的新房正在打地基。老王集乡党委书记现场监工。柘城县计划用6万元给他盖四间主房、两间偏房,“铝合金门窗一安,桌子板凳沙发一搬,大门一锁,钥匙给他就完了”。

 

父子见面,没话说

 

在赵楼村大队支书的协调下,在北京打工的赵作海的大儿子赵西良昨日上午回到村中。父子11年未见,没有抱头痛哭的场面,而是平淡到无话可说。

赵西良今年26岁,已在北京某建筑队打工4年。这次回家与父相见,他专门理了发,花了200多元换了买了西装、皮鞋和袜子。此前在北京,他在电视上看到父亲被无罪释放,往家里打电话进行确认。

这次见面,赵西良发现父亲老了很多,“不敢认”,也没叫一声爸。他说,不认识了。

昨日中午,两个人也没一起吃饭。整个下午,父子二人都躺在床上不怎么说话,不在一个房间。黄昏时,赵作海出门解手,推门看了看儿子,儿子正背对着他在床上蜷着。

村支书李忠愿说,赵作海的大儿子、三儿子、女儿赵美容脑瓜都有点“傻”,二儿子赵留涛还算“可以”。四个孩子最高的文凭是小学二年级。

 

矛盾的三个人

 

这几天,赵作海被众多媒体、村民、各级领导包围着。他到哪里,哪里就人群涌动。昨日下午,累得他躺在床上,直说头疼、吃不肚饭,说要去医院检查。

赵作海妹夫余方新说,赵作海拿到赔偿金很高兴,说将全部用来给三个儿子盖房娶媳妇。

李忠愿说,鉴于赵作海儿子的情况,方圆十里不会有人嫁。

杜金桂说,嫁人不是图对方的钱,得看人咋样。

有记者提及赵振晌,赵作海说“不认识”。

赵振晌,昨日下午,拄着一根木棍,颠着身,孤身一人在麦田边走。然后,又坐在烟叶地旁边废弃的石墩上,看到本报记者,他抿了抿嘴:“有水吗?”

这个左边身子已经趋于瘫痪的单身汉,坐在麦田、烟叶地和树林的包围中,显得相当孤独。他目前仍在侄子家住着,不输液时就到村子里转转,整天自己找开心,“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他说自己还没碰见赵作海,也不想见他。“他盖好房子我就走,不然他再斗我。”

他还说目前最大希望是成为五保户,活一天算一天,“鞋穿不上就完了”。

李忠愿说,五保户一月50元补助。“他的侄子赵作亮准备给他建房,还给他治病。”

杜金桂最恨赵作亮。她说,是赵作亮编排她和赵作海和赵振晌有什么关系。“人都回来了,抬头不见低头见,我不想再背黑锅。”

李忠愿及几位村民说,赵作海1999年被抓走后,大队支书领着赵作海的两个儿子(三儿子和女儿被改嫁的前妻带走)到赵作海的亲戚家,说,赵作海的地谁种,谁就得养活这两个孩子。结果没人愿意。最后只有杜金桂,仅种了赵作海三亩多地,把两个孩子养活了11年。“太不容易了,吃住穿缝缝补补,她养活大5个孩子,不分内外。”

 

对话杜金桂:

要赵作海“洗刷”名誉

 

记者:有人说两三天都没找到你,你去哪儿了?

杜金桂:去县城检查检查有毛病没,拿点药。

记者:你怎么了?

杜金桂:我胃疼,气咧了。

记者:你刚才说赵作海拿到钱了,你啥都不要。

杜金桂:我要他的钱干啥?

记者:你们村的人说你这么多年给他带孩子挺辛苦的,应该给你点钱。

杜金桂:我不需要。带孩子,也种他的地了。

记者:种他的地,应该给他带孩子,是吗?

杜金桂:小孩没地儿去。

记者:他大儿子回家了,要不要去看看?

杜金桂:不去,不看了。回去就中了。

记者:你有多长时间没见他了?

杜金桂:他过了年走的。

记者:他给你打过电话没?

杜金桂:昨天黄昏坐上火车了打的。

记者:他回家先给你打电话。

杜金桂:小孩儿呀,他总是那。

记者:他都喊你啥?

杜金桂:喊大娘。

记者:你本来有几个孩子?

杜金桂:仨。两个女孩一个男孩。

记者:看你家庭条件也不好。

杜金桂:吃不了好。也没饿死。五个小孩,俩大人,俺娘,八个人,一天一锅馒。天天和面,天天做馒头。一年粮食强够吃。没存住过粮食,也没存款。

记者:五个小孩,睡觉咋睡?

杜金桂:他弟兄俩睡厨房。原来没喂牛。

记者:喂了牛之后呢?

杜金桂:那就出去打工了。就这二年。

记者:打工的钱呢?

杜金桂:老大存银行,老二交给他姑父了。我没钱花,也不要他们的钱。

记者:你家的房子在村里显得特别破。

杜金桂:我来22年了,俺家房子40多年没修过。

记者:你老公也出去打工了,地里的活儿咋办?

杜金桂:我自己干。收种,他就回来。

记者:11年,坚持下来挺难的吧?

杜金桂:唉,谁也没有前后眼,谁也知不道。人过一辈子难得很。

记者:赵作海说要给他们盖房子娶媳妇,以后就好起来了。

杜金桂:这谁也不敢给他保许。

记者:村里人说,你把他们当自己小孩养?

杜金桂:我对谁都这样。对谁都没外心。没有孬点子。人心都是肉长的,手心跟手背都是肉。人不能干亏心事。我给他照顾俩小孩,俺的亲戚都看不起我。

记者:为啥看不起你?

杜金桂:都觉得他走了,你给他照顾孩子,地也没多种,你咋恁好啊,你能落上好是不。俺俩口子都没想啥,落好不落好,他自己知道。村长也不理解我,晌(赵振晌)回来了,我问问他都不让问。

记者:你问赵振晌啥?

杜金桂:他不是没死么。他不是冤枉么。

记者:那天你去找赵作海,想跟他说啥?

杜金桂:看他回来了,叫一脸的灰处理清。都说俺仨的关系咋的。电视台也上了,网络也上了。他俩都回到村里了,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你说不说话,这一个村。你说说话,人家说我少脑袋,没耳性,没主心骨。不理他们才好。把这事儿理清,就不说话了,各过各的。他再来俺家了,我照样轰他出门。

记者:那天你去了,赵作海对你态度也挺好的。

杜金桂:他说名声不能叫你背住。不洗刷,俺当家的说,他俩都回来了,我给你报仇。

记者:慢慢就好了。

杜金桂:我名誉出去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