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楚玉异彩——荆州熊家冢墓地出土玉器鉴赏

标签:
文化收藏休闲娱乐 |
熊家冢墓地,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川店镇张场村、宗北村与当阳市河溶镇星火村交界处,东南距楚国故都纪南城遗址约26公里。该墓地现存面积约15万平方米,由主墓、陪葬墓、殉葬墓、车马坑、祭祀坑和附属建筑组成。主墓是一座近方形、带斜坡墓道的“甲”字形竖穴土坑木椁墓。墓道位于东侧,长36、宽6-35米。墓口东西长67、南北宽70米,墓口至椁顶板深约14.5米,椁室面积约为400平方米。主墓北边为陪葬墓,规模约为主墓的四分之一;主墓的南边分布着4列24排共92座殉葬墓,排列整齐,在陪葬墓以北发现4列10座殉葬墓;主墓与陪葬墓的西边为车马坑,由一座长132、宽12米的大型车马坑和39座小型车马坑组成;在主墓南北两边和车马坑附近还有200余处祭祀坑。http://mmbiz.qpic.cn/mmbiz/e2EvtNiaTJqZM0dflNGkiaMzkgNOY96H3uWbxexoDRLcgTmecBQCxeoGv1yEFqEKGNtueicS0QpeiaeZsrhSmlsHrw/640 墓地全景http://mmbiz.qpic.cn/mmbiz/e2EvtNiaTJqZM0dflNGkiaMzkgNOY96H3uG2bQqvTzPtXIey3kI1gWz3w51bLYkdW4hfBEO5ibLngKOD39fHJuAKQ/640 主墓南边殉葬墓
熊家冢主墓、陪葬墓及殉葬墓的规模与布局,是目前所知东周楚国贵族墓葬中等级最高的;其车马坑数量多、规模大,在同时期的墓葬中亦较罕见。有学者认为,熊家冢主墓的墓主人很可能为某代楚国君王。
从2006年开始,荆州博物馆发掘了50余座殉葬墓、10余处祭祀坑、11座小型车马坑和大型车马坑的一部分,出土了近2000件玉器,另有极少数铜器和陶器。其中殉葬墓中的玉器多放置于棺内,基本为组玉佩的各类构件,如玉璧、玉环、玉珩、玉龙佩、玉管、串珠等;祭祀坑中的主要是玉璧、玉珩等物,部分车马坑中在马头部出土了百余件瓜子形玉饰片。
发掘者认为这批殉葬墓、车马坑、祭祀坑年代为战国早、中期。从玉器表面装饰的双钩宽线龙首纹、阴刻云谷相杂纹、浮雕云谷相杂纹、浮雕卷云纹等纹饰,及玉龙佩、玉珩的特征上看,此推断可信从,然其年代尚可细化之:当晚于春战之交时期(如太原金胜村M251、随县曾侯乙墓),早于战国中期晚段(如平山中山王墓)。熊家冢墓地玉器中最具特色者当属装饰有分区纹饰的玉璧、玉珩,以及造型复杂、动感极强的玉龙佩,这些风格为中原地区所少见。
下面拟将熊家冢已出土的玉器大致区分为四类进行介绍:
一、玉壁、玉环
二、玉珩
三、玉龙佩
四、玉管、串珠、饰片
参考文献:
1.荆州博物馆:《荆州楚玉——湖北荆州出土战国时期楚国玉器》,文物出版社,2012年。
2.荆州博物馆:《湖北荆州熊家冢墓地2006——2007年发掘简报》,《文物》2009年第4期。
3. 荆州博物馆:《湖北荆州熊家冢墓地2008年发掘简报》,《文物》201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