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在中华文明化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石鼓讲坛第76期在渭滨区图书馆开讲
标签:
文化 |
宝鸡在中华文明化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石鼓讲坛第76期在渭滨区图书馆开讲
2024年4月27日,由宝鸡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与渭滨区图书馆联合举办的第76期石鼓讲坛在该馆三楼开讲。本次讲座是由我会会长霍彦儒研究员主讲。讲座的题目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视域下—宝鸡在中华文明化进程中的地位》。
讲座中,他在对中华探源工程理论观点介绍的基础上,对应发祥于宝鸡渭河流域“姜炎文化”“姬黄文化”“周秦文化”“雍秦文化”等四种类型文化,从定义到内涵做了一一解析。他说,从古史传说看,宝鸡是传说性历史人物炎帝、黄帝的起源地,是以炎帝为首领的姜炎族创造的姜炎文化和以黄帝为首领的姬黄族创造的姬黄文化的发祥地;从历史记载看,宝鸡是周人和秦人的崛起之地,也是岐周文化和雍秦文化的发祥地。史前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关桃园、北首岭、福临堡、石嘴头以及岐山双庵、武功赵家来、凤翔大辛村等近900处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构成了宝鸡新石器时代完整的文化序列;历史时期的石鼓山、周原、魏家崖、雍城、血池、下站等遗址,承载了宝鸡深厚的周秦文化。从时间来说,距今万年的文化史,宝鸡占了6000多年,即十分之六。距今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宝鸡占了3000多年,即五分之三。这些数千年丰富的考古学文化,与古史传说、文献资料相印证,清楚地反映了宝鸡历史文化的文明化进程,反映了宝鸡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走向成熟的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我们说,发生于宝鸡的历史文化,无论是姜炎文化、姬黄文化,还是岐周文化、雍秦文化,它们不仅是地域性历史文化,而且还是全国乃至世界性历史文化。即如著名文化学者文怀沙先生所说:“宝鸡在文化、历史上的重要作用,显示出它是华夏文明根系中重大的一脉,渊源中宏大的一支。”
(文/言周//摄影/菊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