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潜心研学再接再厉努力推动我会工作再上新台阶——宝鸡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二届三次理事(扩大)会

(2024-04-10 16:11:52)
标签:

文化

潜心研学 再接再厉 努力推动我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宝鸡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二届三次理事(扩大)会举行

春临大地,万物复苏。在这春暖花开的美好日子,宝鸡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于2024322日,在市政中心召开了二届三次理事(扩大)会研究会全体理事和部分新、老会员以及被邀请的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任晓峰,市社科联、炎帝园等单位派员参加了会议。我会学术顾问王磊、张润棠、何志虎会长霍彦儒,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宏波,副会长刘明科、刘军社、袁永冰、高 强、田延峰、景红艳,监事长与监事:张占勤、宋婉琴、辛怡华等出席会议。

 

潜心研学再接再厉努力推动我会工作再上新台阶——宝鸡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二届三次理事(扩大)会
会 

   本次会议分为两个阶段进行。840910召开理事(扩大)会。由高强主持。首先由霍彦儒代表理事会作了题为《潜心研学,再接再厉,为推动我会工作迈上新台阶而努力奋斗》的报告。报告分为2023年工作报告和2024年工作要点两个部分。工作报告从政治学习、学术研究、社科普及、社会服务、分会工作、学会建设等六个方面对我会2023年工作做了全面总结。其中在学术研究方面,报告从发表论文、召开研讨会、出版图书、申请课题、学术交流、图书出版座谈会、资料

潜心研学再接再厉努力推动我会工作再上新台阶——宝鸡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二届三次理事(扩大)会
会 

交换和学术考察、学术研究成果获奖等八个方面做了重点总结。接下来颁奖。分别向学术成就奖获得者何志虎、景红艳,特别奉献奖获得者李春林颁发了证书和奖杯,向2023年优秀会员于世宏、杨志科、王晓兵、刘万军、李春艳、张 欣、张 程、唐广森、常崇信、崔永恒、贾占军等颁发了证

潜心研学再接再厉努力推动我会工作再上新台阶——宝鸡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二届三次理事(扩大)会

颁发学术成就奖

潜心研学再接再厉努力推动我会工作再上新台阶——宝鸡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二届三次理事(扩大)会
颁发特别奉献奖

潜心研学再接再厉努力推动我会工作再上新台阶——宝鸡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二届三次理事(扩大)会
颁发优秀会员奖

书。随后,何志虎、李春林、李春艳分别代表获奖者发言,表示今后继

续做好研究工作,积极参加研究会各项活动,力争做出新成果、新贡献。

潜心研学再接再厉努力推动我会工作再上新台阶——宝鸡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二届三次理事(扩大)会
                                                                                会 

10201140是学术讲座。第一场是由宝鸡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理事、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刘晓燕博士作了题目《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五大特性》的学术报告。报告在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于202362日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的关于中华文明的特性、“两个结合”和担当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讲话后,运用丰富、翔实的文献、考古资料从五个方面深刻阐释了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新、统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关于连续性,报告从“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发展脉络从未中断”、“中华文化传统从未中断”、“发达的中国史学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连续性的有力明证,凸显出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从未中断”、“作为中华文明赖以流传的工具,文字语言从未中断”等四个方面作了解读。关于创新性,报告通过引用《易经》《礼记》等古籍记载,从物质、制度、精神等层面,以历史事实,论述了中华民族求变、创新的精神,阐发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思想哲理,说明几千年来,创新精神活跃于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体现在中华文明各个方面。关于统一性,报告以考古发掘和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成果,实证了从5000多年前古国产生,到距今4000年左右王国崛起,再到距今2000多年秦汉国家产生的历史脉络,揭示了中华文明由多元到一体的发展历程。包容性,报告首先以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求同存异、凝聚共识,指出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主体的形成过程中体现出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其次以内外各民族物质、文化交流和互动中体现出兼容并包的态度和胸怀。关于和平性,报告以《国语》《礼记》文献资料指出,“和”是中华文明和平性特点的价值根源,是中华民族和谐哲学的根本体现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理想支撑;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和平性的实践支撑。报告最后指出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特

潜心研学再接再厉努力推动我会工作再上新台阶——宝鸡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二届三次理事(扩大)会

讲 

性,有助于坚定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进一步夯实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潜心研学再接再厉努力推动我会工作再上新台阶——宝鸡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二届三次理事(扩大)会

讲 

第二场是由宝鸡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监事、宝鸡市考古研究所所长辛怡华研究员作学术报告,题目为《魏家崖遗址考古与收获》。报告在分别介绍了近三年来宝鸡文理学院新校区、宏运公园、宝钛、法士特及关中环线高速公路建设北村段等项目发掘情况后,重点对魏家崖遗址考古工作与收获做了介绍。魏家崖遗址是由宝鸡市考古所联合西北大学等5家单位于2021年第二次发掘。遗址长约1.5公里,宽约0.7公里,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遗址核心区位于魏家崖、陈家崖村所在。遗址年代从龙山跨至汉代,以春秋时期秦文化遗存为主。自1989年始,村民先后取土发现和采集有车马器、兵器、铜鱼、金虎、金玉辅首等文物。2014年还发现一座春秋早期的铜五鼎墓,该墓铜器组合为鼎、簋、壶、盉,器形为春秋早期秦式风格。2022年考古工作者发掘确认了城墙遗迹和残存长度,发掘了两座秦高级贵族墓及春秋时期遗址,初步掌握了遗址文化年代序列,两周之际至春秋早期为该遗址的繁荣时期;了解了遗址的基本平面布局,城墙以北属城外,不见文化层,为单纯的墓地。2023年通过对引渭渠以东,魏家崖村道以西,城墙夯土以北遗址区的勘探,共发现墓葬127座,其中春秋战国墓葬33座;另有车马陪葬坑1座,道路3条,大型沟道2条。车马陪葬坑呈东西向,长23米,是目前魏家崖遗址区发现最大的一座 。报告最后指出:“经过近几年的发掘,基本掌握了该遗址的文化发展序列,从早期到晚期有史前、两周之际、春秋早期、汉代遗存,以两周之际和春秋早期的秦文化遗存最丰富。

潜心研学再接再厉努力推动我会工作再上新台阶——宝鸡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二届三次理事(扩大)会

会 

发掘者认为,新发现的西周时期墓葬为研究“秦邑”与“汧渭之会”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

     两场精彩报告,赢得了阵阵掌声。

潜心研学再接再厉努力推动我会工作再上新台阶——宝鸡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二届三次理事(扩大)会

合 



(文/言周///菊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