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大佛——“五方五佛”之中國南方大佛

标签:
天壇大佛寶蓮寺大嶼山釋迦牟尼佛旅游 |
分类: 自己的足迹 |
http://s16/mw690/001hPjjTzy7k2S1e4mrdf&690
http://s16/mw690/001hPjjTzy7jG8iUZKn8f&690
http://s8/mw690/001hPjjTzy7k2W9Dk0L17&690
坐向:坐南向北,稍稍偏東,朝向全香港。坐姿:稱為「結跏趺」,又稱「全跏」、「正跏」。相傳是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修悟正道時的坐姿。面相:面如滿月、額廣平正、雙耳垂肩,慈顔微笑,頂部肉髻螺,青蓮花眼、眉如初月,兩眉之間,有一白如雪,軟若棉的毫毛,向右旋轉。重5噸高4.3米的佛面,在澆注時加入約2千克黃金,更添光彩。
據佛典記載,佛陀生前,中印度潑沙國優填王和拘薩羅國波斯匿王因佛陀上天為母說法,思念心起,遂召工匠分別以氈檀木和紫磨金各造一尊5尺高佛像,以慰別懷,是為佛教造像之濫觴。其後幾百年,佛家子弟弘法,多藉助語言和文字,而少造像,因信眾以為,佛陀是具有無上智慧的聖者,其莊嚴法相是無法描繪的──從來沒有一個人達至佛陀得大智慧以後的境界,故人的形像不足以比擬。信徒僅以足印、法輪、菩提樹和鹿的形像來象徵釋迦牟尼佛的存在。直至公元一世紀,有信徒主張禮拜佛陀以得正覺,佛陀的造像才開始出現。
http://s4/mw690/001hPjjTzy7k2Wg4zpVf3&690
佛教於東漢時期傳入中國,伴隨教義傳播的,還有大量佛陀、菩薩、飛天、力士等演繹教義的造型,直接促成宗教藝術的蓬勃發展。由北魏以迄唐宋,是中國佛教藝術發展最璀燦的時期,敦煌千佛洞、麥積山、雲岡、龍門丶鞏縣,以至四川大足的佛灣、寶頂山,歷代開鑿大型石窟寺、雕造佛像的風氣不絕如縷。儘管經過歷代的天災與戰亂,大量佛像雕刻遭受破壞,今天我們站在洛陽龍門或四川樂山的巨型佛像雕刻下,依然可體會到古代宗教藝術的磅礴恢宏氣象。明清以後,佛教雕刻日漸式微,大型戶外佛像並不多見,一個延續一千多年的傳統顯見失落了。
http://s15/mw690/001hPjjTzy7k2Sa4Upw4e&690
1974年,寶蓮禪寺獲得政府以象徵式地價批出地廣6,567平方米的木魚峰以建造大佛。1979年,中國開放,諸位法師應邀回國參觀,初見龍門、敦煌石窟佛像,讚嘆之餘,建造大佛之心逾切;又參觀北京天壇,以佛陀為「天中天」、「聖中之聖」,而天壇是祭天的地方,因而構思以天壇為基座來承託大佛,這是天壇大佛得名之由來。
http://s7/mw690/001hPjjTzy7jG8iEPNc96&690
天壇大佛是九十年代初由中國航天科技部設計和製作,重250噸,由202塊青銅焊接而成,光彩照人,莊重慈祥。坐南朝北,右手齊胸屈舉,五根手指平伸,示「無畏印」,代表拔除痛苦;左手下垂腳上,反掌向外,指端微微向下,稱「與願印」,寓意施予快樂,表現了大雄大力與大慈大悲。被譽為尖端科技與東方藝術的結晶。從木魚山腳登上天壇底座,有260級石級。底座仿北京天壇圓丘而建,故名。天壇大佛。
天壇大佛是依據佛經如來32相而設計,面相參照龍門石窟的盧舍那佛,而衣紋和頭飾則參照敦煌石窟第360窟的釋迦牟尼佛像,因此大佛兼備隋唐佛教全盛時期造像的特色。天壇大佛是依據佛經如來32相而設計,面相參照龍門石窟的盧舍那佛,而衣紋和頭飾則參照敦煌石窟第360窟的釋迦牟尼佛像,因此大佛兼備隋唐佛教全盛時期造像的特色。
http://s5/mw690/001hPjjTzy7k2VyoK20f4&690
六天母:大佛對開的6尊舞姿銅像,名爲「六天母獻供」,供品分別是花、香、燈、塗、果、樂,代表六波羅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http://s12/mw690/001hPjjTzy7k2Wg7V8L0b&690
大佛右手齊胸屈舉,五指平伸,示“無畏印”,意在拔除痛苦;左手反掌向外、下垂腳上,稱“與願印”,寓意施予之樂。天壇大佛的建造凝聚了參建的宗教界、工程界、藝術界人士的智慧和心血。自此香港又增添了一座新地標,天壇大佛吸引眾多中外信徒和遊客前來朝拜與參觀;佛日增輝,國泰民安,有益於香港的穩定與繁榮。
全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提出“五方五佛”說,“就中國而言,東西南北中,唯有東方缺少一尊大佛。北方有雲崗大佛,中原有龍門大佛,西方有樂山大佛,南方有香港天壇大佛,如今,無錫的靈山就是東方大佛,這一下,五方五佛都齊整了”。
http://s1/mw690/001hPjjTzy7jG8jyBbO90&690
大佛底座三層,設有展覽廳等。大佛的三層殿堂由圓形樓梯貫通,内有一口大鍾懸掛在殿堂正中,大銅鍾直徑2米、重達6噸,外壁刻有佛像、手印和經文等上雕佛像和經文等。該鍾由電腦控制,每隔七分鍾敲打一次,共108次,以供人“解除108種煩惱”。
http://s9/mw690/001hPjjTzy7jG8jRMXCb8&690
交通:1,於中環6號碼頭乘搭往梅窩的渡輪,然後於梅窩巴士站乘搭嶼巴2號巴士。2,乘港鐵或巴士至東涌站,然後於東涌巴士總站乘搭嶼巴23號巴士。3,於昂坪360東涌站乘搭昂坪360纜車往昂坪。
http://s8/mw690/001hPjjTzy7k2WFH1fp3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