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述礼教授第九本专著《古灵州历史专题考》已经出版

标签:
白述礼教授历史宁夏大学古灵州历史专题考 |
分类: 杂谈 |
宁夏大学白述礼教授退休后第九本专著《古灵州历史专题考》,
已经出版




自序
1994年,我虚62岁,开始由宁夏大学历史系的工作岗位上退休下来,至今28年了。退休后,时间比较充裕,我集中研究宁夏历史、中国历史。从教书育人,到著书育人。十几年来,我先后出版了《大唐灵州镇将》(2006)、《大明庆靖王朱栴》(2008)、《走进灵州》(2009)、《史学探微》(2013)、《我从书院门走来》(2014)、《灵州史研究》(2018)、《唐肃宗灵武即位》(2021)等7部专著。发表了《“一石惊天”背后的历史故事》《灵州会盟”的称谓需要商榷》《论“马嵬兵谏”-安史之乱背景禁军将士的救国之举》等,总共20余篇论文和文章。
我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学历史五年,然后,从事教学、科研,治史几十年。一直牢记北大恩师的教诲,教史、治史,必须实事求是,言之有据。
在我90岁生日之际,将近十几年来见诸各报刊的20篇论文和文章,汇集成书,书名《古灵州历史专题考》。书中我发现并提出的涉及中国历史、宁夏历史的许多问题的新观点,愿与专家学者交流,就教于方家。
《古灵州历史专题考》中收集的每篇论文和文章,我一般都会提出有关学术界研讨的中国史、灵州史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灵州历史专题,提出自己的新观点。
例如《“灵州会盟”的称谓需要商榷》一文,发现有文章称为“灵州会盟”的问题。我进行过认真研究,并与各地专家学者交流,提出:唐太宗到灵州不宜称为“灵州会盟”。认为,这不单是唐太宗到灵州的称谓问题,而是关系到唐太宗到灵州的目的、意义等诸多问题。我特别强调治史,必须要言之有据,论从史出。考唐史文献曾多次记载“唐蕃会盟”,但是,唐史文献,找不出一处把唐太宗到灵州称为“灵州会盟”或“会盟”。再考“会盟”,《说文》解释为:“盟,国有疑则盟,诸侯再相与会。十二岁一盟,背(北)面诏天之司慎、司命。”可见“会盟”是古代诸侯间的会见、订盟。唐太宗不是诸侯,是大唐天子,他创建贞观盛世,到灵州被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因此,我提出,唐太宗到灵州与铁勒诸部少数民族代表“数千人”,欢聚一堂,“张饮高会”,是中国古代最大规模的民族团结盛会。会后,设置六府七州的羁縻府州,安置百余万户的铁勒诸部,增强中华民族各民族大团结,百姓安宁,“北荒悉平”。唐太宗幸灵州,与“会盟”无关。我提出的唐太宗幸灵州不宜称为“灵州会盟”的观点,与专家学者交流,得到了著名隋唐史专家吴宗国教授、著名西夏史专家史金波教授、著名隋唐史专家杜文玉教授、著名突厥史专家薛宗正研究员、著名隋唐史专家穆渭生教授以及著名宁夏地方史志专家吴忠礼研究员和著名宁夏历史地理专家鲁人勇等专家学者的赞同。
再如《论“马嵬兵谏”-安史之乱背景禁军将士的救国之举》一文,提出学术界对安史之乱后发生的马嵬事件,许多学者称之为“马嵬兵变”。而我经过认真研究,提出马嵬事件新观点:马嵬事件是安史之乱背景下,禁军将士除去杨国忠、杨贵妃,鼓舞军民奋起抗战,是救国之举,宜称为“马嵬兵谏”。诗人杜甫高度评价陈玄礼为首的禁军将士的救国功劳:“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论文写作期间,曾经同北京、山东、上海、河南、陕西、宁夏等地的专家学者吴宗国、史金波、李鸿宾、蒙曼、任士英、邱剑敏、马新、张安福、毛阳光、穆渭生、张维慎以及张多勇、孙生玉等交流,多数专家学者不赞成“马嵬兵变”,认同我提出“马嵬兵谏”的新观点,论文中有记述。
又如,《唐灵州吕氏夫人墓志铭考释》一文,涉及的《大唐故东平郡吕氏夫人墓志铭并序》,论文指出:2003年5月8日,吕氏夫人墓志铭在宁夏吴忠市东区绿地园出土。墓志铭记载唐灵州吕氏夫人,“终於灵州私第”殡于回乐县东原”。墓志在吴忠市东部出土,吕氏夫人逝世并葬于灵州回乐县东原,据此,灵州当在吴忠市西部。吴忠市西部黄河岸边的今“古城”,唐人早有“河绕古灵州”诗句,指汉代开始设置的古灵州城址在黄河河湾,因此,宁夏学界多数认为,汉唐古灵州在今宁夏吴忠市西的古城。明朝出现的“古城”名称,即被黄河水淹没的古灵州城的简称。“2003年5月22日,距墓志铭出土仅14天的第一时间,宁夏《新消息报》记者王红芳、雍斌最早报道《吴忠出土唐墓墓志铭古灵州城故址千年话题即将破晓》;同日,宁夏《银川晚报》记者赵宁娜、曹海英报道题目确定《考古发现吴忠即灵州》;2003年5月28日,新华社发新闻:《唐代古灵州被确定在宁夏吴忠市》。”2004年4月7日,我在《新消息报》发文解读墓志铭,提出墓志铭出土就是古灵州在吴忠的确证。接着杨森翔、张树斌等专家学者也相继发表吕氏夫人墓志铭考证文章。
我还想举例《徒劳无功的"寻找""》一组六篇文章。1959年,到宁夏工作的第二年,我便参加了吴忠市委办公室副主任石作玺先生主持的《吴忠市志》历史资料整理工作。石作玺先生在宁夏第一个提出:"古灵州在今吴忠古城大队(古城村)"的观点,得到参与市志工作的几位老师的赞同,我也从此开始涉猎灵州史研究。1980年,再次参加撰写石作玺主编的《吴忠县志》。因此,我早就依据石作玺先生的观点,多次考证,自西汉开始设置"枕黄河"(唐《元和郡县图志》载)的"河绕古灵州"(唐吕温诗句),在吴忠市的黄河东岸的黄河边,今古城村。2003年吴忠市出土的吕氏夫人墓志,更加佐证了古灵州在今吴忠的观点。2019年,北京大学组织考察组考察陇东和固原地区。其中一位考察组成员在网上发表文章:《寻找失落的汉代灵州县》,认为"失落了千余年的汉代县城"在甘肃"环县曲子镇古城","毫无疑问就是汉代北地郡灵州县"。而一起去环县考察的其他12位专家学者,无一人撰文表态支持汉代灵州在甘肃环县的说法。我曾联系到该文作者,与之反复交流,提出汉代灵州县不可能在甘肃环县的诸多理由。但是,没有取得共识。于是,我依据几十年来对灵州史研究的心得,参考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文物佐证,发表《徒劳无功的"寻找"》六篇文章,从多方面论述汉唐古灵州在今宁夏吴忠市,不在甘肃环县。其中第一篇,谈及该作者说"汉书并未记录汉代灵州的方位信息",我举《汉书》记载:"灵州,惠帝四年置,有河奇苑",指出《汉书》明确提出了汉代灵州县的方位信息。因为,古人称河,是专指黄河,汉代灵州"有河奇苑",证明汉代灵州城方位就在黄河边。北地郡只有宁夏平原有黄河,而《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枕黄河"的汉唐古灵州城,正是在紧靠黄河东岸的吴忠市古城。北地郡的今甘肃陇东地区,包括环县,都没有黄河,因此,环县不可能是汉代灵州县。
《古灵州历史专题考》附录中,收录了各地专家学者好友及青年学者,包括孙生玉参谋长、刘世俊教授、张世俊教授、曹天闻离休教师、穆渭生教授、李进兴县政协委员、吴小龙博士、侯晓晨讲师等,为拙著《灵州史研究》和《唐肃宗灵武即位》所发表的书评、感想八篇,互相交流、学习,同时,以示对各位专家学者好友的感谢!
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宁夏教育厅主编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我与宁夏教育》一书,收入了约我撰写的《奉献宁夏教育69载》一文。其中介绍我奉献宁夏教育事业63年的经历,特别是退休以后,我从教书育人到著书育人。凡此等等,不一一列举。在这些论文和文章中,我的历史研究学术问题的新发现、新提法、新观点,希望通过讨论,互相学习,更加完善,期盼得到更多专家学者的认同。
几十年来,我对中国历史、宁夏历史、灵州史的研究取得一些成果,受到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以及宁夏大学的特别关怀和支持,给我极大的支持和鼓励。2016年,鉴于对宁夏史研究特别是灵州史研究的贡献,我被评为宁夏“首届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突出贡献奖”。2017年11月,我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校友”,并授予金色奖牌。2020年10月,我被评为2020年全国“事迹特别感人的百姓学习之星”,全国获此荣誉者仅有15人。所有这些党和政府的关怀,都给我以很大支持和精神鼓舞,让我十分感动!
近几年,我仍然尝试在适当时间,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宁夏大学和其他院校单位主讲历史讲座。两年间,先后给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民族与历史学院、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吴忠市文明大讲堂、吴忠早茶文化节,主讲历史讲座8次,其中腾讯会议网上讲座两次。讲述祖国历史和宁夏历史,受到各院校单位领导、老师们、学生们以及吴忠市文明大讲堂的观众和听众们的欢迎和称赞。《新消息报》记者采写了新闻报道:《90高龄老教授白述礼登台讲历史全程不看稿侃侃而谈》一文,发表在2022年9月8日的《新消息报》上,给我点赞和鼓励。
所有这些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给予的荣誉、帮助、支持、资助和鼓励,都成为我继续努力的极大动力。2019年年初,宁夏电视台记者采访我新出版的《灵州史研究》,《宁夏新闻联播》中报道了:“爱国情奋斗者白述礼:桃李芬芳60年”新闻节目。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中曾问我:“您什么时候能够心满意足?”我回答:“我觉得学无止境,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只要我还能够敲起键盘,那么,我就要继续写下去!”
白述礼/写于宁夏大学学仕园2022年12月13日90大寿日
---------------------------------------------------------
本书目录
论“马嵬兵谏”
唐肃宗即位“别开唐代内禅之又一新局”
唐代宰相杨炎《灵武受命宫颂并序》研究肃宗在固原
唐代灵州吕氏夫人墓志铭考释
唐太宗到灵州不宜称为“灵州会盟”
《汉书》明确记载了汉代灵州的方位信息
秦富平汉灵州都在今宁夏吴忠市
《秩律》《史记·匈奴传》不能证明汉灵州在环县《后汉书》“灵州注”不能证明汉灵州在甘肃环县
环县东汉瓦当不能证明汉灵州在环县
宋朝《西夏地形图》佐证汉灵州在今吴忠
“一石惊天”背后的历史故事
不该被遗忘的“灵州”
宁夏平原自古誉为“塞北江南”
宁夏历史研究集大成之学术巨著
宁夏移民发展史研究的煌煌巨著
唯一“长城关”在盐池
吴忠早茶文化的历史源流
奉献宁夏教育63载
附录:书评八篇
鉴古知今学史明智
传播宁夏乡土文化的力作
再现大唐复兴艰难历程的专著
《唐肃宗灵武即位》读后感
白述礼《唐肃宗灵武即位》读后
读《唐肃宗灵武即位》的收获
专门研究唐肃宗灵武即位的专著
我与白述礼老先生交往一二事
后记
《古灵州历史专题考》是笔者的论文集,书中收集了笔者自2004年至2022年,18年间撰写、发表的论文、文章,总计20篇。这些论文和文章的主题的内容,大多是围绕古灵州历史专题进行考论。在《附录》中,收入了专家学者们为我已出版的《灵州史研究》和《唐肃宗灵武即位》写的书评,总计为8篇。笔者特向撰写书评的各位作者孙生玉、刘世俊、张世俊、曹天闻、穆渭生、李进兴、吴小龙、侯晓晨表示特别感谢!
本书出版,得到宁夏大学的鼎力支持和帮助,我表示特别感谢!同时,本书出版也得到陕西人民出版社的鼎力支持和帮助,我也表示特别感
谢!笔者今年虚92岁,能出版第9本学术专著《古灵州历史专题考》一
书,感到非常高兴和欣慰。我的想法是:只要是还能坐在电脑前摇动鼠标,我就会继续写下去!
92岁白述礼教授于宁夏大学学仕园
2024年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