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学研究的真态度

(2006-06-17 21:52:08)
分类: 灯雨轩随笔

近来翻检旧书,竟然寻出邓遂夫先生校订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回想起来应是一年多以前购得,不知何故未尝及时阅读,致其埋没在书橱深处蒙尘久矣,实在惭愧!今既发现,如获至宝,几乎是手不释卷废寝忘食,读来激荡胸中,不免大呼过瘾。

 

开篇即是邓先生所撰《走出象牙塔——红楼梦脂评校本丛书导论》一文,洋洋洒洒,又言简意赅,将这历来居高处而不胜寒的“红学”,做了最通俗的解说。对《红楼梦》的研究,当可以讲,其实是书未成,就已经开始了,最初的研究者正是脂砚斋、畸笏叟等人。而真正意义上诞生出“红学”之一门学问来,怕是要从民国之初算起了。“红学”的发展,厘清了许许多多的疑问和争议,也孕育出好几位大家巨匠。但《红楼梦》的奇与美,诡与异,至今依然使众多学人纷纷攘攘、争鸣不休,这大概也是曹雪芹经“十年辛苦不寻常”而得来的这部“千古未有之奇书”卷内卷外的魔力与符咒使然。

 

先生《导论》一文,基本概括了海内外“红学”发展的历程,以及最为关键和要紧的观点及研究所得。邓文好就好在非常客观而中肯地叙述了研究家们观点的遇合与争锋,同时又不失时机地阐发了自己的见解和心得。纵是如胡适、俞平伯这样早期的并卓有建树的学者,邓公也绝不随波逐流而常有批判,甚至于今天依然健在的红学泰斗周汝昌先生,邓文在多有褒奖的同时也指出其中的一些不足。尤其是早就被“痛打落水狗”般遭人鄙弃的“索隐派”之理论,依然有其可取之处,邓先生也主张不要“倒脏水把孩子也一起泼掉”。当然,绝大多数尚有争拗之问题,罗列其在而不轻言否定或肯定,这正是极好的态度。小子不惧见笑,多年前倒也略略瞧过几本有关“红学”的书籍,打嘴仗的事委实不在少数。而能象邓遂夫先生如此公允地评议和治学者,应当说还是难能可贵的。正如周汝昌先生在该书《序言》中说:其严肃认真的治学精神,可为此界人士一个示范之良例。

 

这应是“红学”研究的真态度,窃以为“红学”研究乃至于其它学问之研究,正是需要这样的态度。周先生作序时曾赋诗一首:曾叹时乖玉不光,十年辛苦事非常;脂红粉淡啼痕在,相映情痴字字香。小子不才,冒昧作和一首,曰:二百年来玉有光,斯书斯梦不寻常;痴言妄语应犹在,去伪存真着墨香。

 

(静俭,2006-06-17于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