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灯雨轩随笔 |
小的时候生活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狗,那种体形很大的看家护院的狗。孩子、大人在村子里走来走去,经常是一条狗摇着尾巴跟在后面,这大抵是当时一种司空见惯的情形。后来因为上学、工作到了城市里,这种人与动物的亲近相处便不再感受得到,也几乎看不见了。
城市里盛行养宠物,好象是最近一些年的事。不可否认,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猫狗鸟虫这些动物渐渐成为了越来越多家庭的成员。有人说这是人们爱心的体现,也有人说是一些人因为心灵的空虚寻找慰籍,不管怎样,家里养只宠物总是给主人带来许多的乐趣,也丰富了人的生活。不过,相信您一定注意到了一个现象,街边人行道上经常可见狗狗们的遗物,小区的草地上大人们也不再让孩子随意嘻戏,许许多多的人们正在为自己生活的环境变得糟糕而头疼而抱怨。
于是,不得不提及一个被人们几乎忘却了的词----公德。什么是公德?我不知道有没有一个统一而且权威的定义,但我觉得,它至少应当表现为一种良好的习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把自己的小环境装饰得温馨、靓丽、整洁。抄表的工作人员不再轻易迈进人家的门槛,而是站在门口等主人报个数字;送水工很自觉地穿上一次性鞋套方能落脚在闪着光泽的地板上;…… 然而,只要不带私字而成为了公共之场所之设施,我们不再去在意去爱惜去维护,住平房的一定要挤出地方搭间窝棚,让偌大的院子只剩下侧身而过的甬道;住楼房的家家强占楼道里的半席之地堆满了有用无用的破烂,使过往之客有翻山越岭之感。如今许多人喜得乔迁,住进了崭新的花园式小区,我们不再烦躁于大杂院中拥挤之苦,也勿需忍受筒子楼里跋涉之累。我们有了宽畅平坦的街道,有了碧绿茵茵的草坪,我们本来可以走得更加踏实,可以呼吸得更加畅快,然而这可爱的狗狗们却给我们制造了诸般难题。
据说在国外一些国家里,饲养宠物比中国要普遍得多。成功的做法是,主人外出遛狗都要带一个袋子和一把小铲,随时随地清理掉狗狗们的方便之物。做这件事其实并不难,关键在于我们大家是否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在于我们是否把属于公共的东西当成自己的一样去爱护,还在于我们是否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而不囿于一己之私。听说有人训练自己的猫猫狗狗学会了蹲马桶,我想这是很不简单也很不容易做到的事情。能有如此毅力和耐心,我们在带着自己爱犬遛弯的时候,为何就不能行举手之劳让别人也包括自己不再小心翼翼两眼盯着地面走路呢?
(二介,2006-03-07于沈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