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柳栖士
柳栖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165,173
  • 关注人气:30,3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材料作文“中国汉字‘一’”审题解析与例文导写

(2023-02-23 22:21:13)
标签:

“中国汉字‘一’”

审题解析

例文导写

材料作文

高考作文

分类: 案例我编

材料作文“中国汉字‘一’”审题解析与例文导写


材料作文“中国汉字‘一’”审题解析与例文导写

原标题

【作文专题】作文评析:高中语文作文以中国汉字“一”为话题(广东省2023届高三综合能力测试光大联考语文题目)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一”可以说是最简单的一个字。“一”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自古至今,“一”字的字形始终未变,均为简单的一横。“一”同时也是中国汉字意蕴最丰富的一个字。“一”可以象征创造,“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个想法、一个举动、勇敢迈出的第一步,缤纷世界源于质朴的初始;“一”可以象征团结,“万众一心”“一呼百应”,无数个体因为同一个信念聚成一堆火,拧成一股绳;“一”还可以象征力量,“虽千万人吾往矣”,这“一往无前”的身影彰显着内心的强大与坚定……

假如你是中国汉字博物馆的导游,你会怎样向游客们介绍汉字“一”?请你结合材料写一篇解说词。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在党的二十大大报告中,勇于创造、团结奋斗、踔厉奋发……这些关键词被多次提及反复强调。本作文题以 汉字“一”为切入点,深入挖掘“一”所包含的丰富的精神意蕴和时代价值,力求引导学生在品味中国汉 字之美的同时关注现实生活,思考现实问题,汲取精神力量。

本题是一道给材料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具有一定的思辨性,由材料、写作任务与要求三部分构成。

作文材料分析

这则作文题的材料一共由七句话构成,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句为第一个层次,指出中国汉字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统领整一则材料。第二、三句为第二个层次,指出“一”的造型十分简单,且始终未变。第四至第七句为第三个层次,指出“一”的意蕴最为丰富,并从“创造”“团结”“力量”三个角度来 阐释“一”的意蕴。

通过分析材料可知,这个题目要求考生:以对“一”这个汉字意蕴的解读为切入点,在充分理解“外 形简单”与“意蕴丰富”之间辩证关系的同时,深入剖析“一”所凝聚的精神价值。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因为材料最后是“……”,意味着“一”的意蕴解读不止局限在材料提及的“创造”“团结”“力量”上,也可以结合“一”的其他意蕴写作,如:“一”是万物起始,是汉字笔顺;是汉字变化来源的根基,“二”“大”、“旦”等;“一”可以表示节气节操“从一而终”“始终如一”;“一”在文化创作中的表现,一字联、含“一”的诗词句等来体现传统文化的精巧;“一”还能有政治意蕴“统一”,“和”的概念。

“一”还可以是古代先贤追求的思想境界(天人合一)和家国情怀(天下一统),也蕴含着古人对整体的哲学理解,正所谓“大道至简,九九归一”;更是当今百年大党的“一心为民、人民高于一切”的博大心胸、社会主义道路上扶贫攻坚”一个也不掉队,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的铮铮誓言;新长征路上的“行程万里,专注一事”的初心不改……这些思考“一”的时代精神内涵更是符合题意。

写作任务分析

(1) 假如你是中国汉字博物馆的导游,你会怎样向游客们介绍汉字“一”?

题目创设一个现实生活场景:汉字博物馆.

明确写作者身份:博物馆导游。

明确了读者身份:游客。

考生在写作时必须考虑汉字博物馆这一场景,表达上体现一定的互动交流特点,才算完成了相关写作任务。

(2)结合材料写一篇解说词。

“材料”即题目中的一段材料 (楷体字部分)的全部内容。

“结合”就是说,在写作时必须充分实现对材料的分析,即在文章写作中应该体现出材料的内在逻辑,叙述脉络,提炼出核心意思;材料中关于“一”意蕴丰富相关表述的末尾用了省略号,意味着考生可以挖掘除材料给予的三个角度之外的其它意蕴。但是,对其它意蕴的挖掘必须建立在汉字“一”看似简单但却 是意蕴丰富的这一基础之上。

“解说词”对考生提出了文体要求 (即可为现场的导游解说词,也可为供游客阅读的文字解说词)。

写作要求分析

自选角度:选好一个角度切入。

确定立意:立意紧扣材料。

明确文体:要有文体意识,文体特征要鲜明。

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立意】

1.于惊鸿“一”瞥见大千世界

2.问道汉字大智如“一”

3.于“一”字观“万象,于“一”字窥中华

4.从一而始,贯一始终

5.观“一”之美,赏汉字之美

 

关于评分标准

考虑到作文材料已经从“创造”“团结”“力量”三个方面细致分析阐述“一”的字形与意蕴的联系,考生应该会“顺”着这个材料扩充写作,所以,评价作文分数高低就落在考生能否将字形与意蕴的“联系”说清楚、道明白,也就是论证深刻全面与否了。

55-60 分

审题:从字形简单却意蕴丰富两个方面介绍汉字“一”,落实“汉字博物馆导游向游客介绍汉字‘一’” 的情境要求。在意蕴揭示、材料支撑上充分、丰富,体现“中国汉字博大精深”的特点,深入挖掘“一” 所包含的丰富的精神意蕴和时代价值,在品味中国汉字之美的同时关注现实生活,思考现实问题,汲取精 神力量。

行文:观点深刻,语言优美,结构严谨,论据妥帖、丰富,论证严密、有力,字迹美观。

50-54 分

审题:从字形简单却意蕴丰富两个方面介绍汉字“一”,“汉字博物馆导游向游客介绍汉字‘一’” 的情境要求有所体现。对汉字“一”的意蕴有所揭示,材料支撑有力,既有精神意蕴历史文化的积淀,也有现实当下的思考勾联。

行文:观点清晰明确,语言晓畅,结构严谨,论据恰当、丰富,论证严密,字迹工整。

45-49 分

审题:对汉字“一”的字形、意蕴丰富有所揭示、解说,有一定的材料支撑,能结合当下赋予汉字“一” 现实意义。

行文:观点明确,语言通顺,结构完整,论据恰当,论证严密,字迹工整。

42-44 分

审题:介绍汉字“一”,或字形特点,或精神意蕴,但不够具体、明确,有材料,但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 系不够紧密。

行文:观点清晰,语言通顺,结构完整,论据恰当,字迹工整。

36-41 分

审题:介绍汉字“一”,但不够集中,材料支撑不足。

行文:观点清楚,语言通顺,结构完整,能运用论据论证观点,字迹清晰。

不提材料,偏离题意,36 分以下。

套作 20 分以下,抄袭 10 分以下,抄袭考卷文本视作无效部分,正常评分后扣减字数不足的部分。

 

【范文赏析】

于惊鸿“一”瞥见大千世界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汉字博物馆。我十荣幸地担任本次展览的导游。现在展现在各位面前的是汉字“一”。它虽是汉字中最简单的一个字,但却有着深远意蕴。正所谓于惊鸿“一”瞥见大千世界。

“一”象征创造,缤纷的世界源自最质朴的开始。在道家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正是对此最凝炼的诠释。中华文明于“一”中诞生,于创造性的每一步中不断丰盈。当仓颉用树枝在沙地上划出那一笔,中国汉字的种子悄然发芽;当秦始皇统一中国,中华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开始浓烈地交融发展;当张骞的骆驼在无垠沙漠上留下一道长长的足迹,友好往来的思想栖根于每个中华儿女的灵魂。”一“是勇敢的开拓,是热情的创造,是在遍地生花后追根溯源时发现的魂宝。邓小平于上世纪末提出了一个伟大构想,今日改革开放之奇迹有目共睹;谷爱凌在冬奥会最作一跃中挑战目我,属于勇者的金牌闪闪发光。这一切,正是原点处的“一”所带来的巨变。大千世界源自于“一”。

“一”寓意团结,世界的发展离不开千万人拧成一股绳的团结气魄。“万众一心”便是这份团结之力的商度总括。 2021年郑州暴雨,全国上下一心,从各地赶来的消防队员在洪流中构建了一堵人墙,排成“一”字。无数个体因为同一个信念聚成一堵爱的墙,挡住了灾难,守住了所爱之人。中华民族的历史又何尝不是如此?无数英勇无畏的战士为了保家卫国,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长城。若不是这坚韧的“一“,中国恐怕早已沦陷。团结的“一”,是一呼百应、整齐划一,是微小的力童坚定地凝聚,推动着历史车轮碌碌前进。大千世界,发展自“一”。

“一”饱含力量,创造未来更需“一往无前”的冲劲与决心。疲情仍未结束,我们无法忘记2020年春天那些奔赴武汉、以凡人之躯与死神搏斗的白衣天使。也许是一意孤行,但这场“意”,是承担着济世情怀与责任担当的勇气与舍我其谁的果敢。“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我们与守住了武汉、不让疫情进一步扩散。那便是“一“的力量。一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巨大内驱力。今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仍未实现。更需要每个中国人贡出一份力,大千世界,未来需要“一”。

“一”是起源、是开始,也是我们这次中国汉字博物馆之旅的第一站。感谢大家的聆听,顶大家在惊鸿“一”瞥中见大千世界,在一往无前中寻精彩人生!

【评语】

得分:58分

简评:

文章紧扣“一”字的字形、意蕴两个方面介绍汉字“一”,尤其在揭示“一”字创造、团结之意蕴时,能结合“一”的字形、构造进行合理的延伸勾联,意蕴揭示充分,材料支撑上有力、丰富,深入挖掘“一”所包含的丰富的精神意蕴和时代价值,落实“汉字博物馆导游向游客介绍汉字‘一’”的情境要求。落实“汉字博物馆导游向游客介绍汉字‘一’”的情境要求,交流意识强。观点明确,结构严整,表达流畅。

注:本文系转载,仅供学习用。侵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