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云浮市黄岗实验中学2022年秋季12月检测高二语文试卷

标签:
广东省云浮市黄岗实验中学2022年秋季12月检测高二语文试题 |
分类: 好卷我存 |
试卷总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2022年12月25日)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
“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可称为理论命题,理论命题符合于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浅言之,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深言之,即学说理论与社会实践一致。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
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是最明显的不诚。“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学说、言论、文章,都有一个诚伪问题。
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人在观察现象的时候,往往表现一定的主体性,在认识中含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但是,追求真理就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管子》书的《心术上》提出所谓“静因之道”。《心术上》说:“因也者,无益无损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这是说,在认识外物的时候不要对于外物有所损益,力求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列宁论“辩证法的要素”,举出十六条,第一条是“观察的客观性”,这是唯物主义方法的基本原则。
多年以来,人们强调主体性的重要,这是正确的。但是,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这里有一个改造世界与认识世界的关系问题。人类的主体性,主要在于能改造世界,但改造世界应以正确的认识为依据。只有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有时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能加深对于世界的认识,但是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还是改造世界的基本条件。
“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据《汉书·儒林传》记载,齐诗的经师辕固曾对公孙弘说:“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所谓曲学阿世即是哗众取宠,曲解经典的原义以讨好于时尚,也就是背离了原则而顺风转舵,这就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汉代经师所尊崇的是儒家的原则,我们今天则应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揭示客观真理确非容易,但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应该并非难事。然而,千百年来,由于世事的错综纷繁,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人们常常把真实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这是复杂的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人心的扭曲。然而,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
(摘编自张岱年《修辞立其诚》)
材料二
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因为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头,哪里还肯看下去呢?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去年六月二十二日,苏联进行那么大的反侵略战争,斯大林在七月三日发表了一篇演说,还只有我们《解放日报》一篇社论那样长。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现在是在战争的时期,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延安虽然还没有战争,但军队天天在前方打仗,后方也唤工作忙,文章太长了,有谁来看呢?有些同志在前方也喜欢写长报告。他们辛辛苦苦地写了,送来了,其目的是要我们看的。可是怎么敢看呢?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或者有人要说:《资本论》不是很长的吗?那又怎么办?这是好办的,看下去就是了。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不是说任何东西都以短为好。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演说也是一样,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演说,是必须停止的。
(摘编自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修辞立其诚”在当今仍有价值,“诚”则是指真,“立其诚”则是要坚持真实性。
B.人类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有时在改造世界中又能加深对世界的认识。
C.党八股文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主要和首先的任务是禁绝一切空话。
D.文章的长短不是一定的,而是服务内容的需要,就如俗语说的“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强调为文要真,材料二强调为文要言之有物,都从为文的道理引申到做人的道理。
B.哲学和科学都能揭示客观规律,文学不表现客观规律,所以文学不符合名实一致的要求。
C.“静因之道”与列宁的“辩证法要素”都认为,要彻底避免主观因素对客观世界的干扰。
D.材料二中“懒婆娘的裹脚”是表象,结果是群众不想看,危害是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
3.下列对材料有关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语言平实,文风质朴。引用大量典籍史料并对其解释说明,让文章没有艰涩之感。
B.材料一逻辑严密,层次清晰。采取递进式论证结构,将“立其诚”的含义深入分析阐述。
C.材料二语言严谨、周密且生动活泼,引用谚语歇后语等群众语言,使文章内容通俗易懂。
D.材料二主要运用对比论证方法,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战争时期需要简短和精粹的文章。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这是网上一幅关于“标题党”的漫画,请结合文本中的观点分析“标题党”的危害性。(4分)
(二)现代文阅读 (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目。
喜剧演员哈格雷夫(节选)
欧·亨利
第二天下午约摸三点钟光景,哈格雷夫敲了塔尔博特书房的门。少校打开门,哈格雷夫走了进来,两手捧满当天的日报,竟没有注意到少校的脸色不同寻常。
“我昨天夜里大大地成功了,”他兴高采烈地说,“你看《邮报》这样说: ‘他对往南昔少校的理解和表现,通过他的滑稽的夸张、古怪的外套、离奇的词语、被虫蛀了的对家族的自豪感以及可爱的单纯,成为当前舞台上对这个角色的最出色的描绘。’”
“对于一个夜场首次登台的演员来说,你觉得他说得怎样?”
“昨天我有幸目睹你的非常出色的表演,先生。”少校的声音出奇地冷淡。
哈格雷夫不免仓皇失措。
“你去看了?我不知道你曾经——我不知道你会上戏院。哦,我是说,塔尔博特少校,”他坦白地说,“真对不起。我承认我确实从你那儿得到许多启发,帮助我出色地演好角色……”
“哈格雷夫先生,”少校说,他还一直站着,“你对我施加了无法原谅的侮辱。你讥讽了我本人,完全辜负了我对你的信任,践踏了我的诚意。我认为假如你还有一点起码的认识,知道一个绅士的尊严是什么,或者应有的尊严是什么,先生,我请你离开这个房间。”
那位演员好像觉得有点莫名其妙,似乎也没有完全明白这位老绅士的话。
“塔尔博特少校,我希望你会理解我。你要知道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要侮辱你。在我的这行职业中,各色各样的生活都属于我,我汲取我所需要的以及我能做到的,然后在舞台的灯光中交还给观众。好吧,如果你愿意,这件事我们就此为止。我来看你是为了别的事。我们交朋友已经好几个月了,我知道你手头很紧,我愿意借给你二百元或者更多些……”
“住嘴!”少校命令道,伸出一只胳膊,“你以为你的钱是一种药膏,能医治荣誉上所受的创伤,我宁可挨饿,也不会考虑你这种侮辱性的建议……”
哈格雷夫一言不发离开了书房。同一天他也离开了公寓。
塔尔博特少校和莉迪亚小姐形势危急。少校反复考虑,在华盛顿没有任何人他能启齿贷款。
一天下午一个黑人求见塔尔博特少校。他出现在走廊上,帽子拿在手里,笨拙的左脚向后退一步鞠了一躬。来人穿着一套相当体面的宽大的黑西装。他那双大大的粗皮鞋发出金属的光泽,大概是在暖房里擦亮的。浓密的头发已经灰白——几乎全白。一个黑人到了中年以后,是很难估量他的实际年龄的,此人大概经历了与塔尔博特少校同样的岁月。
少校站起身,向着行这种熟悉的老式鞠躬礼的人走去。
“你还记得辛迪家的莫斯吗,彭德尔顿老爷?”
“等一等,”少校说,用指尖擦擦额头。他喜欢回忆同那可爱的岁月有关的一切。“辛迪家的莫斯,”他回忆道,“你是在马群里工作,驯服马驹子。对啦,我记得了。投降以后,到西部去了。”
“是的先生,是的!”那老人的面孔高兴地笑开了,“当我离开的时候,老老爷,就是你爸爸,给我一对骡崽子,叫我带走。你还记得那骡崽子吗,老爷?”
“我好像不记得什么骡崽子,”少校说,“我很高兴见到你,莫斯。我希望你发了财了。”
“刚到西部的时候,我卖掉骡崽子得了三百块钱。……后来我开了爿铁匠铺,不多时赚了些钱,买了一些地。……”
“我听了很高兴,”少校由衷地说,“很高兴。”
少校走到门口叫道:“莉迪亚,亲爱的,你来一下好吗?”
出现了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事物将他们同幸福的往日连结起来了。于是,三个人坐在一块,畅谈往昔的时光,少校同莫斯大叔在回忆种植园的时日和光景时,既互相纠正,又互相提醒。
“你怎么会知道我们在华盛顿?”莉迪亚小姐问。
“有一个黑人在我下榻的旅馆里当差。他告诉我有一天早上他看见彭德尔顿老爷从这屋里出去吃早餐。
“我到这里来,”莫斯大叔摸摸口袋说,“一是看看家乡人,还要还我欠彭德尔顿的钱。”
“欠我的钱?”少校惊讶地问。
“是的先生——三百块钱。”他递给少校一卷钞票,“当年我走的时候老老爷说:‘把那两只骡崽子带走,莫斯,你几时有了能力,你再还我钱。’是的先生,这是我还的卖骡子的钱。”
塔尔博特的眼里噙着泪水。他握住莫斯的手,另一只手按住他的肩头。
“亲爱的、忠诚的老仆,”他声音抖抖地说,“我不妨告诉你,彭德尔顿老爷一星期之前用光了他在世上的最后一块钱。我们会接受这笔钱,莫斯!一方面,算是还债,同时也是忠于旧政权,奉献给旧政权的一个纪念品。” 莫斯大叔走了以后,莉迪亚小姐大哭了一场——那是为了喜悦。
在他们的好运光临以后一个星期光景,莉迪亚收到一封信。
…… ……
亲爱的塔尔博特小姐:
由于在研究我的角色方面塔尔博特少校对我帮助极大,以及为这件事而引起他发脾气,我急于对此作些补偿。他拒绝我的好意,而我无论如何非办到不
可。我可以毫不费事省下三百元。
你的诚挚的朋友 亨·哈格雷夫
又及:我扮演的莫斯大叔你觉得如何?
(有删改)
6.下面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哈格雷夫在日常生活中对塔尔博特少校多方观察、模仿,在夜场首次登台表演时,他因惟妙惟肖地塑造了一个南方少校而大成功。
B.哈格雷夫为了使自己在表演上取得成功,欺骗了塔尔博特少校,侮辱了少校的人格,遭到了少校的痛斥。
C.莫斯大叔刚出现时的穿着和举止,使塔尔博特少校丝毫没有怀疑他自报的身份,表明哈格雷夫演技的精湛。
D.塔尔博特少校喜欢回忆与“可爱的”往日岁月有关的一切,并且认为莫斯还他钱是于旧政权的表现,这都源于他对旧政权的怀念。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没有特别交代时代背景,但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推测到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彻底废除黑奴制度之后。
B.塔尔博特少校通常是不会去戏院的,而偏偏就在哈格雷夫首次夜场演出时去了戏院,小说运用巧合法,让情节顿生波澜。
C.小说通过哈格雷夫和塔尔博特少校的对话,间接交代了哈格雷夫演出成功的原因,突出了少校为维护尊严,不接受他人施舍的高贵品格。
D.哈格雷夫特殊的报恩方式,使小说的叙事变得更为复杂,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同时这种舞台下的表演也照应了他舞台上表演的成功。
8.向塔尔博特少校报告喜讯时,哈格雷夫的心理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6分)
9.欧·亨利小说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结尾常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这篇小说正是采用了这种结尾方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35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伶官传序
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11.下列对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合从连衡:连衡,是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国的策略;合从,是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的策略。
B.古文中的“宇内、四海、八荒、六合、八州”等都指全国,“百越、蛮夷”指中原之外的边远地区的民族,“山东”指崤山以东。
C.斧钺、汤镬、敲扑指古代刑具,矢镞、钩戟、长铩指古代兵器,锦瑟、箜篌、琵琶、箫笛、刁斗是古代乐器。
D.“顷襄王怒而迁之”“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迁徙之徒也”中“迁”的含义,与“拜”“黜”“擢”“除”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的分析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小序主要论述后唐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历史教训,侧重阐明国家的盛衰在于“人事”和“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B.本文为了总结历史教训,具有明显的针对性,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并非无病呻吟,而是寓有无穷的感慨,既是史论,又是针对现实而发的政论。
C.本文紧紧抓住一兴一亡的对比,十分鲜明地推导出成败由人的道理。虽是议论文,所举的人物极富形象性,神态如生,如写李克用,寥寥数语就表现出他愤恨填膺的神态。
D.本文意在告诫南宋统治者吸取“逸豫可以亡身”的历史教训,不要重蹈五代后唐王朝灭亡的覆辙。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译文: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译文:
14.在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的现象时有出现,如“天下云集响应”中的“云”和“响”。请你另举三例,并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欣赏(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15-16题。
书 愤
宋朝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诗紧扣一“愤”字,前半部分叙述早年收复失地的壮志,后者感叹时不再来,壮志难酬。
B.诗人开篇自问,“那知”一词隐含着对年轻时候不知世事艰难的自责,话语中多郁愤之情。
C.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气韵浑厚,感情沉郁,展现了中原河山的壮丽景色。
D.颈联写诗人揽镜自照,却见衰鬓先斑,皓首皤皤,其壮志未成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
16、诗歌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理解性默写(共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6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李白蔑视权贵、傲岸不羁个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秦论》中,贾谊认为秦王朝覆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屈原列传》中,司马迁用 ______________ 一句高度推许了屈原的志向。
(3)“杜鹃”鸟是古代诗歌里常见的意象,借以抒发感伤之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18、下列各项,与画横线句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白莽像是不喜欢“国民诗人”这个字的,都改成“民众诗人”了。
B.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
C.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
D.毛主席说:“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的一个最基本的唯一标准。”
19、下列各项,画曲线部分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排比 反问 反复 B、比喻 设问 排比
C.对偶 反问 比喻 D.对偶 设问 反复
20、用三个短句,概括文段内容。三句之间有转折或因果关联,且不得超过40字。(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21~22题。
盆景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始于唐,行于宋,而大盛于明清。中国盆景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受到不同的自然条件、文化传统、风土人情、欣赏习惯的影响,出现了( )的造型形式和各具特色的加工技艺。不同创作者由于生活阅历、思想方法、艺术修养各不相同,在长期创作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____________,很容易受到人们的认可和欣赏,通过耳闻目睹,师传口授,在一定地域流传下来就形成了地方流派。这种由形式和内容表现出来的地方风格,一旦得到更多人的接受和仿效,就会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流传,从而形成艺术流派。经过一代又一代盆景艺人的传承和发扬,中国盆景艺术最终形成了五个艺术流派。
中国传统的盆景流派分为南北两大派,其中岭南派是南派的代表。和其他流派相比,岭南盆景的历史较短,但岭南盆景艺人在不断吸收和效仿其他流派的基础上,冲破传统模式的束缚,使得岭南盆景异军突起,独树一帜。岭南盆景深受本土文化的影响,( )了岭南积极进取的文化精神,追求野趣自然,具有苍劲向上、清新明快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具体体现在树种选择、技法特点等方面。选树种是盆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创作者要( )地选取适当的材种,这是创作优秀盆景艺术作品的首要条件。岭南盆景材种丰富,____________,但更多的是选取岭南独有的树种,比如九里香、雀梅等。岭南盆景在技巧上独具一格,强调蓄枝截干、浑然天成,擅长处理主脉和次脉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修剪和拉枝处理枝条,表现作品的疏与密,简与繁。
2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美妙绝伦 融入 苦心经营
B.异彩纷呈 融入 煞费苦心
C.异彩纷呈 融合 苦心经营
D.美妙绝伦 融合 煞费苦心
2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谨,每处不超过15字。(6分)
三、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展开厚重的历史长卷,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纷至沓来。读他们的故事,我们会产生不同的感情,也会对人物作出评价。
从课文涉及的主要历史人物中选择一位,谈谈你对他的认识和评价,以及从他的身上汲取的精神力量或获得的经验教训。写成发言稿以备交流,题目自拟,格式规范,不得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我们主要和首先的任务是禁绝一切空话”错,原文内容是:“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原文的意思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禁绝长而空的文章,不是禁绝一切空话。)
2.D(A“都从为文的道理引申到做人的道理”错,材料二只是讲了党内写文章出现的问题,并没有把为文的道理引申到做人。B“文学不表现客观规律,所以文学不符合名实一致的要求”错,原文表述是“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C“要彻底避免主观因素对客观世界的干扰”错,原文表述是“追求真理就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力求”不是“彻底”。)
3.B(“采取递进式论证结构”错,材料一在总体上是采取了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但在论证“立其诚”的含义时,采用的是并列式的论证结构。)
4.(1)首先解释“修辞立其诚”的含义,即发言著论写文章,要坚持真实性原则。(2)接着材料从名实一致、言行一致和表里一致三个方面具体阐释“修辞立其诚”的含义。(3)然后辨析追求真理时如何处理客观性与主体性的关系。(4)最后指出要端正学风,要表达内心真实见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文章第一段“修辞立其诚……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可以看出,材料一解释了“修辞立其诚”的含义,并指出修辞立其诚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原则;
第二段“‘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领起下文三至五段,分别从“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三方面对“立其诚”进行论述;
第六至八段,“学说、言论、文章,都有一个诚伪问题”“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人在观察现象的时候,往往表现一定的主体性,在认识中含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但是,追求真理就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多年以来,人们强调主体性的重要,这是正确的。但是,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从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关系角度阐释,如何处理主客观的关系;
最后两段,“‘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揭示客观真理确非容易,但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应该并非难事”,指出要端正学风,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5.夸张失真,歪曲事实,违反了写文章要坚持真实性的原则。求怪求异,哗众取宠,学风不端正。只用虚空的标题吸引读者而无实际内容,言之无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通过观察漫画“标题党”,可以看出一种追求“夸张”“失真”“歪曲”“怪异”的现象,而“真实”被一只大手拽住,防止其走向那些不好的方面。
根据材料一内容,“‘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可以看出“失真”“歪曲”“夸张”都违背了“真实性”的原则;
由材料一“‘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曲学阿世即是哗众取宠,曲解经典的原义以讨好于时尚,也就是背离了原则而顺风转舵,这就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可以看出追求“怪异”违背了学风端正原则;
综合漫画内容和材料论述可知,标题党追求的“夸张”“失真”“歪曲”“怪异”,正如材料二所说“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6.B(“ 哈格雷夫……欺骗了……”错误,“欺骗了塔尔博特少校,侮辱了少校的人格”是少校主观认为的。)
7.C(“ 突出了少校为维护尊严,不接受他人施舍的高贵品格”错误,哈格雷夫的成功缘于他精湛的演技,“哈格雷夫想帮助陷入困境的少校,作为对他的报答”也并非施舍,所以也更加不能突出少校的高贵品格。)
8.演出成功后满心喜悦;得知少校看了他的表演之后仓皇失措;一心想表达歉意、帮助少校的急切;被少校拒绝后的无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人物心理的能力。
依据“‘我昨天夜里大大地成功了,’他兴高采烈地说……”可概括为:演出成功后满心喜悦。
依据“哈格雷夫不免仓皇失措。‘你去看了?我不知道你曾经——我不知道你会上戏院。哦,我是说,塔尔博特少校,’”可概括为:得知少校看了他的表演之后仓皇失措。
依据“真对不起。我承认我确实从你那儿得到许多启发,帮助我出色地演好角色……”“塔尔博特少校,我希望你会理解我。你要知道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要侮辱你……我们交朋友已经好几个月了,我知道你手头很紧,我愿意借给你二百元或者更多些……”可概括为:一心想表达歉意、帮助少校的急切。
依据“哈格雷夫一言不发离开了书房。同一天他也离开了公寓”可概括为:被少校拒绝后的无奈。
9.意料之外:哈格雷夫采用了假扮莫斯的方式完成了对少校的报答。
情理之中:文中出现多处伏笔暗示。比如哈格雷夫成功的演出表明他演技精湛,为他能成功扮演莫斯大叔埋下伏笔;哈格雷夫想帮助陷入困境的少校,作为对他的报答,但少校不肯收哈格雷夫的钱,为哈格雷夫想方设法接济少校埋下伏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
意料之外:
“‘你以为你的钱是一种药膏,能医治荣誉上所受的创伤,我宁可挨饿,也不会考虑你这种侮辱性的建议’……哈格雷夫一言不发离开了书房。同一天他也离开了公寓”,前文写塔尔博特少校拒绝了哈格雷夫的帮助,哈格雷夫无奈的离开了。结尾却写哈格雷夫采用了假扮莫斯的方式完成了对少校的报答。在读者的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尾在情理之中,主要是从前文去找伏笔暗示。比如“‘他对往南昔少校的理解和表现,通过他的滑稽的夸张、古怪的外套、离奇的词语、被虫蛀了的对家族的自豪感以及可爱的单纯,成为当前舞台上对这个角色的最出色的描绘。’”突出了哈格雷夫演技的精湛,这为后文他能成功扮演莫斯大叔而不被察觉埋下了伏笔。
比如“我们交朋友已经好几个月了,我知道你手头很紧,我愿意借给你二百元或者更多些……”突出了哈格雷夫帮助少校的急切心理,但是少校却不肯收哈格雷夫的钱,这就为后文哈格雷夫想方设法接济少校——“……以及为这件事而引起他发脾气,我急于对此作些补偿。他拒绝我的好意,而我无论如何非办到不可”埋下了伏笔。
10.C
11.B(A 两个刚好说反了;C“刁斗”不是乐器;D“相同”错,前两个“迁”室“贬谪”,与“黜”同;第三个“迁”是“征迁、发配”的意思,而“拜”“擢”“除”多为授予官职的意思,带有升迁的意味。)
12.D(欧阳修是北宋人,告诫南宋统治者不当。)
13.(1)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轨迹,都出自人的原因吗?(“抑”“本”、问句、大意,各1分)
(2)祸患常常是从微小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所溺爱的人或物困扰,难道只有溺爱伶人才如此吗?(“忽微”“所溺”“独”、大意,各1分)
14.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像影子一样,名词作状语 仓皇东出 “东”,向东方,名词作状语 一夫夜呼 “夜”,在夜晚,名词作状语。
15.C
16.这首诗对比手法的运用成功,富有表现力,如: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等对比。
17.(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3)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十里楼台倚翠微 百花深处杜鹃啼
18.A(都是特定称谓;B 反语;C 强调;D 引用)
19.D
20.刘和珍、杨德群被杀害,(1分)可是段政府说她们是“暴徒”,(可是过后就有“流言”)(2分)因此鲁迅先生对此十分愤怒。(1分)(转折或因果关系2分)
21. 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异彩纷呈:异彩,奇异的光彩,比喻突出的成就和表现;纷呈:纷纷呈现,指出现不同的突出的、有特点的事物。精妙绝伦:精彩美妙到了极点。句子指的是不同的优秀造型形式,应选“异彩纷呈”。
打破:突破原有的限制和禁区,如打破纪录、打破常规、打破情面、打破沉默等。冲破:突破某种状态、限制等,如冲破封锁、冲破禁区、冲破障碍等。“打破”多用于纪录等比赛项目中,而“冲破”多用在一些长期以来没有新进展的事物中,句子前面是“不断吸收和效仿”,说明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所以选择“冲破”。
融入:混入,可以是有形物质的融入也可以是无形物质的融入。融合: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比如文化融合,文中不是几种不同物质合为一体,而是指岭南文化对岭南盆景的创作产生了影响,融入盆景艺术的创作中,所以选择“融入”。
苦心经营:用尽心思去筹划安排或进行艺术构思。煞费苦心:费尽心思。句中指的是花费心思寻找材种,应选“煞费苦心”。
22. 出类拔萃的个人艺术风格 有些与其他流派选取的材种相同(每点3分)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根据“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人们的认可和欣赏”可知,第处说的是形成独特风格的优秀者,因此应该填“出类拔萃的个人艺术风格”之意的句子。根据“材种丰富”“但更多的是……”可知,第处说的是岭南派在材种上与其他流派的相同之处,应填“有些与其他流派选取的材种相同”之意的句子。
23.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