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是迎客松,送别杨柳枝,中国浪漫向世界诉说

标签:
迎客松杨柳枝冬奥会北京 |
分类: 素材我录 |
2月4日晚,盘桓在鸟巢上空的迎客松惊艳世人。迎客松,生长在高山的岩石缝隙之中,1300年的树龄的它历经岁月更迭,星河转换。它一侧的枝杈向外伸出,宛若一个人伸出一只臂膀,好似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故得名为迎客松。而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用烟火的方式将悬崖之上的迎客松“移植”至鸟巢的上空,欢迎八方来客的到来。
来是迎客松,送别杨柳枝,在苍劲有力松树的迎接下前来,折一枝柳条回到世界各地,中国将一场传统浪漫缓缓诉说给世界。
一首歌,大家耳熟能详的《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是李叔同先生写的词,配上国外的曲,两者合二为一。
这是东西方的融合,我们叫琴瑟合鸣。
中国的情感表达是用词和诗的方式,西方是用曲和音乐的方式,于是珠联璧合形成一个全新的《送别》。
中国人「折柳送别」已有上千年,古人尤其文人之间离别,都会折一枝柳相送。
在表演中,80 位穿着圣洁服装的表演者在地屏上行走,轨迹构成了一个垂挂的柳枝,这个柳枝就是我们说的物件。
垂柳的画面突然被无形的风吹动,柳絮纷飞,飞到上万平方米的地屏。
等柳絮飞到周围的时候,我们设定了 365 个人,有男人、有女人、有孩子,有一家人,他们手里捧着一束束发光的柳枝,在送别的歌声中越走越近。
365 人代表着 365 天,代表着日日夜夜的思念。
此时,中间圆形直径 16 米的地舱已经打开,从地舱里拔地而起 106 根光束。
随着光束的闪烁,此时突然发现它像一棵参天大树,1 万平方米的地屏突然蔓延成了春回大地,素白的冰雪地面也变成了一片绿色,变成了柳枝飘飞。
365 个人好像突然站在了绿草如茵的春天里,山花烂漫,彩色的光线在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