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柳栖士
柳栖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875,457
  • 关注人气:30,32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应用文写作系列(二):辩论发言稿怎么写?

(2020-06-05 15:14:59)
标签:

应用文

写作系列(二)

辩论发言稿

写作指导

高考备考

分类: 案例我编

应用文写作系列(二):辩论发言稿怎么写?



辩论,它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在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辩论发言稿是用来陈述观点的一种应用性文体,在写辩论稿的时候观点一定要鲜明,切不可模棱两可。

   格式:

   1)题目(居中)

   2)称呼(顶格写)

   主持人、各位评委老师:

   3)问候(空两格)

   大家好!

   4)正文:

我方的辩题(我方观点)是……

     为什么+举例论证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观点……,

     我方重申观点……

   5)结尾(表达感谢)

我的辩论陈词结束,谢谢大家。

   注意点:

   1)亮明观点。注意申请题干限定要素,明确身份以及辩论主题,进而明确己方观点。

   2)阐述理由。要多用举例论证和应用名人名言,事实胜于雄辩;一般应围绕己方观点多个角度阐述理由,分条分点写出;建议使用分论点;一定要用驳论,批驳对方的观点强化自己的观点。

   3)作出结论。这部分内容对前面的观点做一个总结,再次强调己方观点。篇幅不宜过长,应简短精炼

 

【典例解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成功卫冕世界杯冠军。38年来,中国女排屡创佳绩,形成了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

对于女排精神,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曾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只要你打不死我,我就和你咬到底。希望女排的经历给国人带来正能量。”

郎平还说过:“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规定的身份完成写作。

假如你所在班级举行辩题为“女排精神靠实力还是意志”的辩论会,请你选择其中一方写一篇辩论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示例】

女排精神——用实力说话

各位同学:(顶格写被建议单位或个人的称谓):

大家好(空两格写问候语)

我的辩题是“女排精神靠实力”(在文章开端就鲜明的亮出观点)

2019 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夺冠,这是 38 年来中国女排精神的又一次展现,这一切都源于强劲的实力。

何为实力?我想借用中国人大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的话做说明:“一个国家是存在两种实力的,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 GDP、硬件设施等,而文明、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在这里,实力的含义同样适用于女排精神,它是硬实力与软实力相结合而凝聚成的一种精神。

女排胜利源自强大的硬实力。

这种实力自然指的是过硬的技术。中国女排的阵营里拥有世界上最好的主攻手,同时

也拥有最好的一传、二传、接应和自由人。她们都拥有过硬的团体战术和个人技术,这是她们可以连克强敌的根本。倘若女排的姑娘们技术素质差,纵使再强大的意志也无法在强敌如林的系列赛中连续取胜。试问,中国男足不想为国争光吗?中国男篮不想在赛场夺冠吗?他们止步于想,没有过硬技术的实力加持,只能在赛场上一次次铩羽而归,屡战屡败。正如郎平所言:“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硬实力给了女排在赛场上克敌夺冠的强大保障,软实力则给了她们不竭的精神力量。

这种软实力就是女排 38 年里的自信。这种自信是直面强敌的果敢,是失败时永不止步的拼搏,是胜利时善于自省的砥砺。那一次次扣球后的低吼,发球时坚毅的眼神,无不展现了女排的自信。这种软实力成就了她们在赛场上的高光时刻,也陪伴她们走过黯淡无光的艰难岁月。无论是鲜花掌声萦绕,亦或是质疑批评不断,因为有自信的精神,女排常青不败,女排精神赓续不息。

没有了硬实力,在赛场上一打就垮,而没有了软实力,则会不打自垮。软硬相济,共

铸精神。女排过硬的赛场实力来自于不懈的坚持与顽强拼搏的精神。若中国女排没有每天长达十个小时的坚持训练,就不会拥有过硬的技术。若没有过硬的赛场技术,中国女排在赛场上就不会有夺冠的机会。软硬相济,铸就女排辉煌。

综上所述,女排的成功源于实力,技术的强实力和心理的软实力铸就了中国女排。所

以我的观点是——女排精神,用实力说话。(阐述观点之后,要对全文进行总结)

我的辩论陈词结束,谢谢大家。(最后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