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实用文体失误与对策写作指导高考备考教育 |
分类: 教学我思 |
——高考实用类文体的写作失误与对策
焦文林(特级教师)
【例2】
尊敬的父亲:
此刻我的心中盈满了喜悦与骄傲,为我们的国家!
父亲,我们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那个战火纷飞,内忧外患,黎民饥寒交迫,伏尸千里,人民朝不保夕,命悬一线的时代终于结束了!
父亲,我今天参加了国庆大典的游行活动,我感到无比幸福。长安街上人流熙攘、彩旗飘扬,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激动与自豪。我和同学们一路欢呼,一路歌唱,一路热情激荡!
(2019年高考作文《尽吾力,强吾国》)
亲切的呼告里,有兴奋,有激动,有热情,有自信,有担当!
语言风格方面,写信要亲信自然,写演讲稿要充满激情,富有鼓动性。
问题2 忽视情境要求
情境化设计,是高考作文试题的新特征。从阅卷实际看,考生对情境要求不太重视。如写“1919.5.4,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作文中看不到“五四”运动的时代背景,看不到群情激愤的场面描写,听不到“五四”青年愤怒的呐喊,有的甚至大谈“五四”运动的意义,情境要求形同虚设。
对策:根据情境写作
切合情境,有的放矢。考生要弄清情境包含的对象、内容,有对针性地安排演讲内容。如写“1919.5.4,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就要应该弄清以下内容:一是对象,1919.5.4.集会上的青年学生;二是内容,民族存亡,爱国革命运动;三是演讲目的,痛斥列强瓜分中国、北洋政府腐败无能。
【例3】
惊闻噩耗: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山东半岛落入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军阀的卖国行径怎能不令人愤恨?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怎能不令人痛心?我们又怎能再沉默下去?国将不国,何以家为!不在沉默中奋起,就只有在沉默中灭亡!——保家卫国之责,振兴民族之任,不在他人,唯在我中国青年!
(2019年高考作文《以青春之我,报青春之国》)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山东半岛落入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交代五四运动的背景,下面的内容用反问、感叹句式推出,在中国青年有愤怒,有痛心,有热血沸腾,责任担当,瞬间营造出一个热情激荡的情境氛围。
问题3 忽视真我体验
高考情境作文着力引导考生写自己的真情。2019年高考全国课标Ⅰ卷强调“热爱劳动,从我做起”、Ⅱ卷强调“青春接棒,强国有我”,致力于突出“真我”要求。但一些考生却对这些要求视而不见,写“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或大量引入古今诗文,或联想农民伯件汗滴禾下土的情景,或赞扬大国工匠的精湛的劳动技能,这些内容是与的,但“从我做起”轻描淡写,或根本没有提及,是作文的重大缺陷。
对策:体现真我情怀
在情境作文方兴未艾的背景之下,“真我”作文势在必行。考生要在试题设计的情境范围内,实施个性化表达。个性表达,着眼三个方面:
(1)描写场境,应该是“真我”所见;
(2)抒发情感,应该是“真我”心声;
(3)发表看法,应该是“真我”独见。
【例4】
开国大典开始了,国歌响起来了,节奏铿锵有力,瞬间激荡起我内心的热情,望不见国旗仪仗队那矫健的英姿,却能望见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孩儿的情结绪随着庄严的五星红旗的升起而高涨,一浪高过一浪。天安门广场礼炮轰鸣,彩旗飞扬,群情热烈,孩儿激动得流下了眼泪!母亲,北京国庆观礼上的28响礼炮,千里之外的您也听到了?我想,您一定也热泪盈眶了吧!所有的中华儿女终于抬起了头,挺直了腰,昂首面向世界!我们终于可以骄傲的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019年高考作文《红旗飘扬,中华阆阆》)
考生围绕试题提供的“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情境任务作文,用“礼炮轰鸣,彩旗飞扬,群情热烈”将1949年国庆观礼的氛围具体化,在具体的情境中表现自己激荡的情怀、激动的泪水和昂首面向世界的自豪感。从“真我”的视角,表现普通人物国庆观礼的真实情感,句句都能让读者体会到考生情感脉动,这便是文中“有真我”。
【满分作文】
让劳动奉献成为青春底色
复兴中学各位同学:
复兴中学的同学们呵,今日复兴之责不在他人,全在我青春之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青春之少年更应让劳动成为青春之底色,奉献青春之家园。
【名师点评】
1.语言丰富,情感真挚。考生引入名言、诗句,兼用比喻句、排比句、四字短语句,词语丰富,内涵深刻;感叹句、呼告句、反问句的运用,突出了真挚的情感。
2.立意深刻,切合题意。文章围绕“让劳动奉献成为青春底色”立意,将“劳动”与青年成长联系起来思考,涉及青年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等根本性内容,表现出思考的深度。
3.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考生以名句开篇提出全文中心,然后分三层展开论述,即“坚守传统,立足实践,我们以劳动完善性格修养”“积极进取,乐于奉献,我们以劳动促进全面发展”“尊重劳动,充盈人生,我们以劳动书写无悔青春”,有条不紊地展开内容,表现出清晰的认知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