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杜甫《秋兴八首·其四》诗注释与赏析

(2020-02-19 09:11:33)
标签:

《秋兴八首》

其四

杜甫

注释

赏析

分类: 精品我赏

杜甫《秋兴八首·其四》诗注释与赏析

 


【原作呈现】

其四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注释及译文】 

注释:

闻道:听说。杜甫因离开京城日久,于朝廷政局的变化,不便直言,故云“闻道”。似弈棋:是说长安政局像下棋一样反复变化,局势不明。

百年:指代一生。此二句是杜甫感叹自身所经历的时局变化,像下棋一样反复无定,令人伤悲。

第宅:府第、住宅。新主:新的主人。

异昔时:指与旧日不同。此二句感慨今昔盛衰之种种变化,悲叹自己去京之后,朝官又换一拨。

北:正北,指与北边回纥之间的战事。金鼓振:指有战事,金鼓为军中以明号令之物。

征西:指与西边吐蕃之间的战事。羽书:即羽檄,插着羽毛的军用紧急公文。驰:形容紧急。此二句谓西北吐蕃、回纥侵扰,边患不止,战乱频繁。

鱼龙:泛指水族。寂寞:是指入秋之后,水族潜伏,不在波面活动。《水经注》:“鱼龙以秋冬为夜。”相传龙以秋为夜,秋分之后,潜于深渊。

故国:指长安。平居:指平素之所居。末二句是说在夔州秋日思念旧日长安平居生活。 

译文:

  听说长安的政坛就像一盘未下完的棋局,彼争此夺。反复不定,反思国家和个人所经历的动乱与流亡,有说不尽的悲哀。世道的变迁,时局的动荡,国运今非昔比,王侯们的家宅更换主人,无奈宦官当道,贤臣良相更成泡影。中央的典章、文物、制度都已废弃,在政治上我已经是一个被遗忘的人了。回纥内侵,关山号角雷动、兵戈挥舞;吐蕃入寇,传递情报的战马正急速奔驰。在这国家残破、秋江清冷、身世凄苦、暮年潦倒的情况下,昔日在长安的生活常常呈现在怀想之中。 

 

【赏析】

  此诗承上从慨叹身世飘零转入慨叹世事时局。首联:“闻道”,是指听说,“似弈棋”,说长安政局如同弈棋之变化,盛衰无常,开篇突兀,比拟奇崛。接以“ 世事”之“不胜悲”,“世事”贯以“百年”,是就唐王朝开国至今而言,也暗指“世事”之“不胜悲”乃日渐积成。长安之似弈棋,实指国家之似弈棋,这种局面不是一朝一夕形成,而扫除这种悲剧局面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首联委婉曲折,而又从大处落墨,笔带感情。二联承上进一步就“闻道”写长安之变化。王侯奔逃,旧宅易新主;文武非人,群小并进,衣冠皆易。说“皆新”,说“异昔”,一来映照己身之寂寞潦倒,一来揭露政局黑暗腐朽。这两句承上作细致描写以见“长安”之“似弈棋”。三联又从长安跳出,写全国“世事”之不胜悲。诗以“直北关山”、“征西车马”作转换,作振起,形成纵横开阖之势。上两联以传闻口气写,这一联写亲闻战鼓振响,目睹羽书飞驰,与上一联“第宅”、“衣冠”构成尖锐对照。“直北关山”指回纥内侵,“征西车马”谓吐蕃入寇。正值志士枕戈,流血边庭之时,而自身却流离异乡,请缨无路;那些王侯新贵,文武衣冠会怎么想?结联收转到自身。战乱频繁,国事堪悲,诗人却远走他乡,对此秋江,何等惆怅。秋日江寒,鱼龙潜跃,滞秋江而怀故国,悲政局而思致太平,其情可悯,其境堪悲。

  全诗纵横跌宕,悲壮婉转,感情深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