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注日常生活,跟着媒体学写时评文

(2019-11-03 08:43:43)
标签:

日常生活

跟媒体

学写时评文

做有心人

分类: 案例我编

关注日常生活,跟着媒体学时评文



【柳栖士·悟】

  大千世界,生活何其丰富;莘莘学子,多数只管读圣贤之书。读书的目的还是为了生活,那为什么不同时多关注一下、思考一下现实生活呢?这才是最大的知识宝库、能力检验场。本博随机撷取了一则关于给违停车贴不干胶的新闻素材,也选取了相关的几篇网友写的生活时评,我感觉给同学们练习写时评很有帮助。特摘录编辑于此,以共享。


1、给违停车辆贴不干胶是动私刑

 

【素材】1028日上午,在麓山国际社区违停的十多辆车身上,均被贴上了不干胶警示帖,其中一辆宝马车的车主发现后,张贴了更大一张回应帖,愤怒回应称:“车子是我的,你凭什么贴上不干胶?”这份回应帖,连同小区长期存在的违停问题,引发了周边居民和网友的讨论。(2019年1029日《成都商报》)


“小区是我家,文明靠大家。”不管是小区业主,还是外人,在小区乱停车、违章停车,直接破坏了小区的公共秩序,影响了小区的居民生活。可以说,乱停车行为俨然是小区一害,饱受诟病,令人气愤。尤其是在文明劝说无效的情况下,直接在违停汽车身上贴满不干胶警示贴,让车主很难撕下来,给车主开车带来不便和麻烦,直接提高车主违章停车成本,客观上倒逼车主长记性,吸取教训,这也是给未停车辆贴不干胶警示贴的主要目的。

但从法律角度说,小区物业、业主不是交警执法部门,无权对违法停车行为进行处罚。小区物业、业主给违停车辆贴很难撕下来的不干胶警示贴,实质上是一种动用私刑行为,并不合法,侵犯了违停车辆车主的合法权益,可能要为自己招致法律责任。

违停车辆属于车主的私人合法财产,受到法律保护,谁都不能破坏。《物权法》明确规定,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破坏。给违停车辆贴不干胶警示贴,让车主难以撕下,无疑是对他人汽车的一种污损、破坏。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行为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换言之,给违停车辆贴不干胶警示贴是好心办坏事,并不可取

事实上在小区内外乱停车本身不只是一种不文明行为,还是一种违法行为,乱停车和乱贴不干胶都属于违法行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机动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禁止在人行道上停放机动车;在道路上临时停车的,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对违法停车的,可以指出违法行为,并予以口头警告、令其立即驶离。机动车驾驶人不在现场或者虽在现场但拒绝立即驶离,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并可以将该机动车拖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停放。

遇到小区内外违法停车、乱停车行为,正确、合法的做法是业主、市民拍照取证发给交警部门,或者报警联系交警部门,交由交警部门依法处理,而不是动用私刑直接给违法停车车辆贴上不干胶警示贴。再者,法律法规要小区乱停车纳入交警监管范围,并加大对小区内外违法停车行为的处罚力度,除了罚款之外,有必要增加扣分处罚,切实提高违法停车成本,让违法停车车主感受到疼痛。


 

2.车辆违停就贴不干胶:没权也任性? 


  【素材】14日晚,网友“小牙医小牙仙”发微博称:长春龙嘉机场停车需谨慎!坏人太多!前后风挡玻璃贴整张不干胶!走近一看,有的车窗不干胶上还贴有“除胶”广告:“专业清理不干胶”。微博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经核实,机场货运的工作人员称,不干胶是机场的管理人员贴上去的。除胶小广告张贴者则说,偶然间看到有车被贴胶,觉得这是个赚钱的道儿。(2017年3月17日《新文化报》)

  【注】以下第2-4篇评论均属上面同一素材

  因为车辆违停,就“享受”到被贴不干胶的“待遇”,如果不清理,汽车就无法驾驶如此机场管理也太霸气了,这不是有权任性,而是“无权也任性”

  按说,车辆违停是不对,但给违停的车辆贴上不干胶,使其无法驾驶,相当于扣车,却也涉嫌违法因为机场不是交警部门,也不是其他行政执法单位,机场管理人员一般没有执法权、处罚权,给违停车辆贴上不干胶予以无法驾驶的“惩戒”,如此“处罚”行为、措施没有任何合法授权和法律依据。

  本来,机场是经营、服务单位,且是对空防安全有特别要求的地方,有其特定的、严格的经营管理和安保秩序,可以对外来车辆设置专门停车场所,在不宜停车的区域可设置禁停醒目标志等,但机场也不是法外之地,一旦有违停乱放行为又不听工作人员劝阻的,可以报警处理等,场区管理人员却无权动用“私刑”以不干胶伺候

  如此简单野蛮的“以暴制暴”谈不上“无奈之举”,而是毫无文明法治可言,同时也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造成对他人所有车辆的破坏。究其实则,还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心理作怪,而法律被放在了一边,车主对车辆拥有的财产权、处置权也遭受漠视

  此外,车窗不干胶上还贴有“除胶”小广告,这种滑稽的场面纯属给机场公共管理秩序添乱,也严重有损机场对外文明形象。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谁能说这不是机场先前“乱贴乱罚”的行为给附近的小商贩或居民创造了“商机”呢?谁能说这不是另一种“破窗效应”下导致的结果呢?一种违法管理的混乱行为,带来更多违法乱象,给人乱糟糟的感觉,与机场应有的安宁祥和、井然有序氛围格格不入,机场管理者对此难道不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反思吗?(千龙网香山评论特约评论员 符向军)

 

3. 违停车窗被贴不干胶值得推广?

  闫桥

  看完此篇报道,每个人心里应该都有了自己的判断,估计会引发争议,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都不同嘛,不过这件事确实值得讨论一下,就像网友说的贴胶这种以暴制暴的方式确实值得商榷

  笔者认为,首先我们需要认定一下贴不干胶的做法是什么性质,机场管理方有没有权利这样做,如果有,是否应该推广到全国

  从图片上看,机场方面做得还够狠,大面积的不干胶几乎遮满了汽车前后挡风玻璃,后玻璃不清理问题不大,但前窗不清理自然是没法开的,但要清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我想许多人都有清理玻璃上不干胶的经历。

  不干胶有许多种,一种表面是纸质的,还有一种表面类似软性塑料。目前人们常见的经常贴在城市道路路牙石上的非法小广告表面都是纸质的,而且非常薄,铲起来易破碎,不能整张地揭起。不法商家印制张贴这种小广告本身就是要最大程度地给清理造成困难,使广告效应最大限度地延长。另外一种就是各种小商店玻璃上贴的字,那种材料学名叫即时贴。它的特点是粘性大,但表面是一层塑料,刚贴上还容易揭起,但时间一长,表面就会风化,非得用刀片来清理,而且胶质层由于经过日晒风吹雨淋早已起了变化,成为一种既黏又硬的物质,非常难清理,如不用清洁用钢丝球蘸洗洁净水是不可能完全清理干净的。还有一种不干胶就是我们通常所见的写真喷绘使用的不干胶,表面覆了一层透明塑料膜,下面是纸质。这种材料一旦被张贴到玻璃上之后,再想清理难度极大。因为上面一层完全可以整张揭起,但揭起的只是透明膜上面的胶粘走的一部分纸,余下了更薄的纸连同胶被紧紧贴在了玻璃上,清理起来只能一点一点地刮,即便是有稀释胶的液体,也由于隔着一层纸难以渗入到胶层表面,处理起来难度极大。

  从图片上看,我认为管理方很可能贴的就是写真喷绘专用纸,而且是没覆膜的那种,所以给违停者清理造成了极大的困难。看情况该地没有保安等管理人员值守,违停者开走车辆也没人出来露面,自然清理不干胶也不会有人帮忙。有网友说清理也容易,搞盆热水什么的,其实没那么简单,主要是面积大,清理起来绝非宜事。我注意到许多人支持推广,但这是否又成为一种侵权,而且试想一下这样的城市风景:这边是警察或城管抱着一大卷不干胶在给违停车张贴,另一边是司机们在热火朝天地清理,这岂不大煞风景

  法制社会崇尚一切都得遵从于法,尤其对各方面的管理者来说更是如此,决不能拍脑门子办事。就像给违停车窗贴不干胶的事,尽管有一定惩戒作用,但这类创意要不得。当今社会时间宝贵得很,试想一下那么多路边违停车都贴上不干胶,一个是资源的浪费,更主要的是会浪费违停者们更多的宝贵时间。我想,如果机场管理者们能把每一个违停者也当做建设者来看就不一样了。他们虽然没有采用收取罚款的办法违法,但贴不干胶的做法也属于侵权,只是违停者感觉理亏,且感觉胳膊扭不过大腿,无人愿意浪费时间起诉罢了。

4.违停贴不干胶的“创新”意义有多大?


  外来车辆禁停,并非将停车区当做了“办公车”的“后花园”,关键是有一些车辆占着应急救援通道,对空防安全和机场运行安全造成威胁,如果不加以警告的话,会有更多车辆效仿,后果不堪设想。用贴不干胶的做法让其吃一点苦头,从而起到“杀一儆百”之效果,其初衷可以理解。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贴不干胶的这种做法确实是一种“创新”,见过贴罚款单的,还真没见过贴不干胶的。

  那么,这种对违停车辆贴不干胶的做法,“创新”意义有大,真的“一贴就灵”吗?

也许是觉得理亏;也许是自知“胳膊拗不过大腿”,凡是被贴不干胶的几乎没有人在这搅闹。也许这就是其“威力”所在吧?

  但我们也不可低估了贴不干胶做法的副作用。闻腥逐臭,这不仅让附近的村们看到了“商机”,不干胶上被贴上了除胶小广告,有人贴胶,有人除胶,很容易让人误会为他们是一伙的,认为这是“补胎撒钉子”,立马降低了机场的形象;贴不干胶虽然针对的是“外来车辆”,但有时候也很容易“大水冲了龙王庙”,导致“误伤”,前来开会的那位女士既是,一名机场货运工作人员正在用湿毛巾和小铲子清理不干胶,那可真叫“后果自负”了。

  要命的是,前后挡风玻璃上都被贴得满满的,这很容易影响到被贴不干胶车辆司机的视线,虽然机场的用意是“后果自负”,一旦因此造成交通事故,恐怕很难撇清自己的责任。

  那么,用贴不干胶的做法,真的能够让这些司机吸取教训,以后别再乱停车了吗?答案是肯定的,他们一定会“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但这种做法只能对被贴过不干胶的司机起作用,而没有被贴过不干胶的司机,还必须试过之后才知道它的厉害,这也就是说,杀一并不能起到儆百的作用,机场只能不断的贴,才能有可能将这种方法“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更何况停放半个多月,一个多月的车辆,不会自动的离开禁停区,禁停也只能那么停着。机场的空防安全和机场运行安全,丝毫没有被解除。

  不管机场贴不干胶的理想多么丰满,也不论机场贴不干胶的做法多么的“创新”,也不问机场的这种做法是否涉嫌以暴制暴,但我们可以肯定的说,违停贴不干胶的做法“创新”意义真的不大。

  既然不能做到“一贴就灵”,既然办公区禁停车辆占了应急救援通道,对空防安全和机场运行安全造成威胁,就该有专人负责车辆停放,否则,就有对空防安全不负责任的嫌疑,甚至属于“懒政”的那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