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含解析)

(2019-09-12 08:33:06)
标签:

烛之武退秦师

学案

解析版

高中语文

教育

分类: 案例我编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含解析

编写 / 柳栖士


读一读

一、你能准确认读、书写、理解下面这些词语吗?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氾(Fán,课本注释为fán,当修正,详见《现代汉语词典》P357,下同)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      鄙(bǐ)远     共(gōng)其乏困        

若不阙(quē)秦    逢(Páng)孙

2、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贰于楚也      贰:从属二主       B.寡人之过也   是:与“非”相对,表判断

C.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D.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

【答案】B(代词,这)

二、你能给下面的两个句子准确断句吗?(用/ 断开即可)

1、吾 不 能 早 用 子 / 今 急 而 求 之 / 是 寡 人 之 过 也 /  然 郑 亡 / 子 亦 有 不 利 焉  (注意注意虚词等标志词的提示作用)

2、微 夫 人 之 力 不 及 此 / 因 人 之 力 而 敝 之 / 不 仁 / 失 其 所 与 / 不 知 / 以 乱 易整 / 不 武  (注意句式的对称性)

记一记

三、你知道这些常识吗?

1、填空。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 《左传》 ,这是一部编年体 (体例)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     左丘明  所作,它与 公羊传 谷梁传 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故三者被称为“  春秋三传  ”。

2、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春秋时期有公、侯、伯等五等爵位,因侯爵位高于秦伯。          

2)寡人,寡德之人,以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对自己的谦称。                                                               

3)执事,指的是办事的官吏,是对对方的敬称。“敢以烦执事”意思是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4)子犯,是晋国大夫狐偃的字。古人对晚辈或平辈要称字。           ×

【解析】古人尊对卑、上级对下级,称名;对平辈或长辈要称字)

练一练

四、课文阅读与理解。读课文第2-3自然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1、下列各句中,不完全含有词类活用情况的一项是(  

晋军函陵     夜缒而出     许君焦、瑕    越国以鄙远     其乏困  

 阙秦以利晋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答案】A军,名词作动词; 夜,名词作状语;无;鄙,名词作动词;乏、困,形容词作名词;阙,动词使动。)

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无能为也已                   B. 朝济而夕设版焉  

  C. 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D. 失其所与,不知

【答案】BA“已”通“矣” C“共”同“供” D“知”通“智”)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A. 焉用亡郑以陪邻   其无礼于晋       B. 君知其难也  吾其还也

C. 舍郑以为东道主 使烛之武见秦君   D. 夜缒而出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答案】C(都是连词,表假设。A连词,表目的,来;连词,表原因,因为。B代词,那样;副词,表祈使语气,还是。D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

4、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同属古今异义词,请写出它们的古义和今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         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指秦穆公  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5、下列各句中,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马之千里者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邻之厚,君之薄也   D.何陋之有

【答案】D(宾语前置句。A定语后置句;B省略句;C判断句)

6、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烛之武在劝说秦伯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C.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要强。

D.晋君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未履行诺言。

【答案】C(文中并没有“晋国实力比秦国强”这样的分析,只是说“邻之厚,君之薄也”,属无中生有。)

7、翻译下列句子。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译文】既然(晋国)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扩张它西边的边界,如果能不使秦国的土地减少,又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2)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译文】使秦国的土地减少来增加晋国的土地,希望您(能)考虑这件事。

3)吾其还也。亦去之。

【译文】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也离开了郑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