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叙文阅读与写作之知识点梳理

(2019-04-06 16:15:56)
标签:

记叙文

基本知识

阅读与写作

梳理

语文学习

分类: 学习档案
记叙文阅读与写作之知识点梳理


一、记叙文概念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二、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叙述的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四、记叙线索:

    (1)以时间为线索(2)以事件为线索(3)以某物为线索。(4)以某人为线索。(5)以见闻为线索。 (6)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7)以感情为线索。

    有的文章不止有一条线索,线索有主线、副线之分;有明线、暗线之分。

五、 叙述的人称:

    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有时也用第二人称

六、记叙文的详略

    叙述中的详略问题是一个取材、组材如何扣紧中心,体现主题的问题。

    凡是对主题思想起重要作用,内涵深刻、情节生动的具体材料,就展开详写;而对主题思想起次要作用的材料,可只作概括叙述。

    阅读记叙文,应注意材料的详略处理是如何为主题服务的。次要材料虽不能详写,但也不能不写,因为涉及到文章点面结合的问题。点(详写),体现文章的深度,突出主题思想;面(略写),体现文章的广度,使文章全面、丰满,完全不写次要材料,会使文章的面受到影响。

七、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有五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描写人物可以进行正面描写,也可以进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内容。间接描写就是通过描写其它人物的言行、心理或者环境来表现主人公。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表现时代风貌、展现风土人情衬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深化主题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感染读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或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 

八、记叙文中的过渡和照应

    (1)过渡

    作用:承上启下

    连接不同事件或不同场景。    记叙、议论、抒情间的转换。 转换不同的叙述方式。

    (2)照应。

    分析文章的照应,要做到四看:

    看起段与题目的照应。    看开头与结尾照应。看前设悬念,后有照应,层层推进,多处照应。看相同或相近的语句、段复叠式照应。

九、理解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

    把握文章中关键词语,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性格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关键词语,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测、判断语语的含义。

    (2)试用同义或近义词语替换作比较,理解词语的含义。理解得对不对,还可通过朗读体味,通过工具书来查证。

    (3)注意句中隐含的意思(即言外之意)。

    1.理解词语的含义

    投石探波。

    分析综合

    词语的指代内容要联系上下文甚至全篇来理解。

    2.理解句子的含义

    (1) 文章开头段(句)的作用可能有: 点明中心、设置悬念、总领全文、引出下文(话题)、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

    (2) 文章结尾段(句)的作用可能有: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前后照应、结构完整等;

    (3) 文章中间段(句)的作用可能有:过渡(承上、启下、承上启下)作用。

    (以上三种题型回答时格式为:在内容上,起到---------的作用;在结构上,起到---------的作用。)

十、常用的修辞方法:

    1、比喻(形象,生动……);2、拟人(形象,生动……);3、夸张;4、排比(增强气势);5、对偶;6、引用(增强气势);7、设问;8、反问(增强语气)。

    比喻句的作用可能有: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什么(本体)的哪些特点。

    排比句作用是节奏明快,语气连贯,读起来酣畅淋漓,气势磅礴,表达出强烈的感情。 

十一、 记叙文的表现手法(写作方法)

    1、象征;2、对比;3、衬托(人物);4、烘托(气氛);5、伏笔/铺垫;6、照应/呼应;7、扬抑(欲……先……);8、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9、悬念;10、巧合。

十二、划分记叙文的段落层次

    划分段落层次要注意掌握以下几种方法:

    (1)按时间先后划分。

    (2)按地点的转换划分。

    (3)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划分。

    (4)按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

    (5)按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划分。

十三、概括记叙文的各段段意

    概括段意的有效方法有以下三种:

    (1)摘句法:摘出文段的中心句;

    (2)概括法:概括文段的主要意思;

    (3)联合法:有些文段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要意思,就要把这些意思连接起来,概括出联合段意。

    概括一件事的框架(方法)是:谁(一般是文章的主人公)干了什么。

十四、归纳记叙文的中心

    中心思想的归纳,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从分析标题入手。

    (2)从分析材料入手。

    (3)从分析段首入手。

    (4)从分析篇末入手。

   (5)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入手。

    (6)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有一套常用的格式。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十五、分析记叙文的人物形象

    (1)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

    (2)从侧面描写入手。

    (3)从细节描写入手。

    (4)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

十六、分析记叙文的写作特点

    分析记叙文的写作特点,除了注意体裁的特点之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从文章的取材方面看。

    从文章结构布局方面看。

    从文章的表达方式看。

    从文章的语言运用方面看。

十七、记叙文的六步阅读法

    这是一种根据文体特点来阅读记叙文的基本方法。它适用于阅读一切以记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写人、写事、记事、绘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各种类型文章。如: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日记、游记、参观记、访问记、回忆录、人物传记、报告文学等等。其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下列六个步骤:

    1、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

    2、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4、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5、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义;

    6、析表现手法,以供习作借鉴。

十八、赏析语段:

    1、内容(写什么;选材有什么独到之处);2、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3、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