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标签:
河北唐山市2019届一模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
分类: 好卷我存 |
河北省唐山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6.民营企业如何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请结合三则材料概述。(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未遂
赖海石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8.小说在情节上环环相扣,构思巧妙。请结合小说简要梳理、概括。 (6分)
9.小说结尾交代了事情真相,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樊莹,字廷璧,常山人。天顺末,举进士,引疾归养。久之,授行人,使蜀不受馈,土官作却金亭识之。
成化八年,擢御史。山东盗起,奉命捕获其魁。清军江北,所条奏多著为例。改按云南,交阯诱边氓为寇,驰檄寝其谋。出知松江府。运夫苦耗折,莹革民夫,令粮长专运,而宽其纲,用以优之。赋役循周忱旧法,稍为变通,民困大苏。忧归,起知平阳。
弘治初,诏大臣举方面官。侍郎黄孔昭以莹应,尚书王恕亦器之,擢河南按察使。黄河为患,民多流移。莹巡振,全活甚众。河南田赋多积弊巡抚都御史徐恪欲考本末众难之莹曰视万犹千视千犹百耳何难恪以属莹部吏钩考旬日间宿蠹一清四年迁应天府尹。守备中官蒋琮与言官讦奏,所蔓引多至罪黜。莹承命推鞫,初若不为异者,琮大喜。后奏其伤孝陵山脉事,琮遂下狱,充净军。
七年迁南京工部右侍郎,寻改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锦田贼结两广瑶、僮为寇,莹谕散余党,戮首恶十八人。岁余,以疾乞休。家居七年,中外交荐,起故官抚治郧阳,旋改南京刑部右侍郎。
十六年,云南景东卫昼晦七日,宜良地震如雷,曲靖大火数发,贵州亦多灾异,命莹巡视。至则劾镇巡官罪,黜文武不职者千七百人。廉知景东之变,乃指挥吴勇侵官帑,图脱罪,因云雾晦冥虚张其事,劾罪之。还进本部尚书。武宗践阼,致仕归。刘瑾以会勘隆平侯争袭事,连及莹,削籍。明年又坐减松江官布,罚米五百石输边。莹素贫,至是益窘。三年十一月卒,年七十五。瑾败,复官,赠太子少保,谥清简。
莹性诚悫,农月坐篮舆戴笠,子孙舁行田间,曰:“非徒视稼,欲子孙习劳也。”其后人率教,多愿朴力学者。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河南田赋多积弊/巡抚都御史徐恪欲考本末/众难之莹/曰/视万犹千/视千犹百耳/何难/恪以属莹部吏钩考/旬日间/宿蠹一清
B.河南田赋多积弊/巡抚都御史徐恪欲考本末/众难之莹/曰/视万犹千/视千犹百耳/何难/恪以属莹部吏/钩考旬日间/宿蠹一清
C.河南田赋多积弊/巡抚都御史徐恪欲考本末/众难之/莹曰/视万犹千/视千犹百耳/何难/恪以属莹部吏钩考/旬日间/宿蠹一清
D.河南田赋多积弊/巡抚都御史徐恪欲考本末/众难之/莹曰/视万犹千/视千犹百耳/何难/恪以属莹部吏/钩考旬日间/宿蠹一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御史,先秦时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自秦朝开始,除记录史实外还有监察职责。
B.应天,在明代指南京,为明朝前期首都,后永乐时期迁都顺天府(北京),应天作为留都。
C.方面官,古指执掌一方军政职权的官职。明清时指地方政府长官,如巡抚、按察使等。
D.削籍,“籍”这里指官名册,“削籍”就是将官员名字从官名册中除去,意味着永不录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樊莹为官清廉,拒绝他人馈赠。樊莹虽家境清贫,但在出使蜀地时,拒绝当地人的馈赠,当地土司特地建“却金亭”纪念他。
B.樊莹体恤百姓,关心民生疾苦。由于百姓运粮辛苦,樊莹取消民夫,让粮长专运;黄河泛滥,他巡察赈济,许多百姓得以保全。
C.樊莹为官严正,弹劾不称职者。景东、宜良、曲靖、贵州发生灾异之事,樊莹奉命巡视,到达后就弹劾镇守、巡察官员的罪行。
D.樊莹为人真诚,注重言传身教。农忙时节,樊莹让子孙抬着自己行走于田间,以此来告诉子孙要习惯于劳动,后人都遵循教导。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改按云南,交阯诱边氓为寇,驰檄寝其谋。(5分)
(2)乃指挥吴勇侵官帑,图脱罪,因云雾晦冥虚张其事,劾罪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胡无人(节选)
陆游
丈夫出门无万里,风云之会立可乘。追奔露宿青海月,夺城夜踏黄河冰。
铁衣度碛雨飒飒,战鼓上陇雷凭凭。三更穷虏送降款。天明积甲如丘陵。
中华初识汗血马,东夷再贡霜毛鹰。
【注】胡无人,古乐府篇名,多表现边塞生活。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两句写大丈夫驰骋疆场,正赶上边塞战机,“立可乘”表现其求战心切,斗志旺盛。
B.五、六句从听觉方面来写,身披铠甲的勇士在雨中穿过戈壁滩,在陇地的雷鸣中作战。
C.七、八句描绘了胜利后的场景,敌人势穷力竭,连夜送来降书,缴下的铠甲堆积如山。
D.“汗血马”“霜毛鹰”代指贡品,诗人借以表达“四夷宾服”“天下定一”的理想。
15.诗歌三、四句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岳阳楼记》中“ , ”两句写一个人身份不同、所处境遇不同,忧患的内容有别。
(2)《赤壁赋》中,诗人在参悟了人生道理,与客人宴饮之后,“ , ”,反映出内心解脱后的安适与自在。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 , ”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百度已死”固然
,而争议的焦点恰恰在于,百度通过提供有选择的信息结果,达到向自家产品引流的商业目的,而且内容
,甚至存在涉嫌侵权和虚假的信息,这无疑从根本上违背了其作为公共搜索引擎的初衷。
无论如何,一个已达到垄断级别的搜索引擎,已经不是哪个企业的“私家花园”,而首先是互联网的公共平台。倘若以亲近远疏为规则,那么搜索引擎只会沦为牟利的私器。曾经的教训
:当贴吧的公共空间标上“可售卖”的价码,当寻医问诊的页面布上广告陷阱,病友的家园变成骗子的“狩猎场”。这些悲剧一再警醒我们,谁掌握了信息入口,谁就要相应地担起责任,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共识。
不可否认,对每一个搜索引擎而言,排名总有先后,结果总有页码。但问题在于,究竟以怎样的方式进行考量、用怎样的思维加以布局。“按照优质内容排序”的承诺践行了吗?平台内容的把关义务尽到了吗?事实证明,那种只在乎企业利益不注重公共效益的做法,无异于
、饮鸩止渴,不仅失去用户,而且触犯众怒。
对于直接服务亿级用户的互联网平台,( )。平台越大,责任越大。平台的公共性与资本的逐利性,似乎存在天然的冲突,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正是对企业最大的考验之一。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耸人听闻 良莠不齐 记忆犹新 竭泽而渔
B.骇人听闻 良莠不齐 历历在目 釜底抽薪
C.骇人听闻 参差不齐 记忆犹新 釜底抽薪
D.耸人听闻 参差不齐 历历在目 竭泽而渔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但问题在于,究竟以怎样的思维进行布局、用怎样的方式加以考量。
B.但问题在于,究竟以怎样的逻辑进行考量、用怎样的方式加以布局。
C.但问题在于,究竟以怎样的逻辑进行布局、用怎样的标准加以考量。
D.但问题在于,究竟以怎样的标准进行考量、用怎样的逻辑加以布局。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公益性和公共性是第一属性
B.公共性和公益性是第一属性
C.公共性和盈利性是第一属性
D.盈利性和公共性是第一属性
20.下面是扶贫对象李大爷的一段话,有五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并作修改。(5分)
要问我明年有啥愿望?就是企盼国家能够拿出更多、更好的扶贫政策,修补一下我的寒舍,让我这破旧的房子也能蓬荜生辉,这些扶贫干部都是热心肠,近乎天天都在村里夜以继日地忙活,抛家舍业的忒不容易。
21.下面是员工申请劳动仲裁流程图,请把“调解成功”的内容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5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春天来了,南下过冬的大雁开始北归了。近日,网络上热传一段大雁齐飞的视频,视频中数百只大雁一波波地在空中飞过,一会“人”字形,一会“一”字形,景象颇为壮观。视频的说明文字是:“这段视频拍摄于前几天,广州新白云机场的上空出现了大雁北归的场面,因此,机场决定临时暂停飞机起飞降落,让雁群从机场上空飞过,为大雁北飞让出生命通道!”。
对此,你怎么看?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A“不再从家庭获得”表述绝对,原文是“主要不是从家庭获得”;C“完全不同”错误,应为“有所不同”;
D
陈述对象改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代社会的道德基准”错,应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现代社会的道德基准”)
2.D(未论及“可行性”)
3.C(强加因果)
4.B(“均超过50%”错)
5.B(“免租金日”不属于扶贫
)
6.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造丰富多样、机制灵活的公益模式。
要结合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去履行社会责任。
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文化,培养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7.D(“批判社会中不诚信的丑恶现象”并非小说主题)
8.开头展现了一个常见的救人的故事。
小说笔锋突转,被救的是彭老板的母亲,彭老板良心发现,立刻还了拖欠的工程款。
情节再转,彭老板还款,是卖掉了自己的别墅。
结尾再掀波澜:揭出小说开头的“救人”事件,竟是一个精心策划的犯罪未遂案件。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9.情节上,补叙使小说情节完整,结构严谨。
形象上,使任大成这一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艺术效果上,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增强小说的可读性;由作者点出真相,增强故事的真实感。(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0.C
11.A(后世的御史只有监察的职责)
12.B(“百姓运粮辛苦”理解有误,原意是,运粮民夫苦于运输中的耗损)
13.(1)改调巡按云南,交阯引诱边地的百姓作寇贼,樊莹迅速传送檄文制止了他们的阴谋。(按:巡按;氓:百姓;驰:迅速传送;檄:檄文;寝:停止,制止。每点1分)
(2)原来是指挥(官)吴勇侵吞公款,企图逃脱罪责,借云雾阴暗虚张声势,樊莹弹劾吴勇给他定罪。(乃:原来是;官帑:国库里的钱财;因:借;晦冥:阴暗;罪:给…
…定罪。每点1分)
14.B(“在雨中穿过戈壁滩,在陇地的雷鸣中作战”分析错误,是说行军发出的声响如雨声飒飒,鼓声雄壮,有如雷鸣)
15.形象:塑造了不畏艰险、勇敢作战的报国将士形象。
如何塑造:通过动作描写。“追奔”“夺城”等动作表现“丈夫”勇敢作战。
借环境烘托。“冷露”“青海月”“黄河冰”写战斗环境的艰苦,从而表现“丈夫”不畏艰险。(形象概括2分,分析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6.(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3)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即不得分)
17.D(耸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骇人听闻:人听了某事后感到很惊讶,恐惧。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前者强调夸大或捏造事实,而后者强调真的发生的严重的事情。语境强调的是“有些夸大”的意思,故选耸人听闻。参差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前者搭配对象是物,能力、水平等,而后者对象是人。语境的搭配对象是“内容”,故选参差不齐。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记忆犹新: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晰,如刚发生过的一样。历历在目,强调过去的事情一一清楚的列在眼前,后面往往可以列举具体事实。与语境中列举的事实相合。竭泽而渔:比喻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打算。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语境看应选竭泽而渔)
18.C(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逻辑顺序,应先布局后考量;二是搭配,以什么逻辑布局,以什么标准考量。故选C)
19.B(根据语境看,强调的是公共性和公益性,而不是盈利性。另外,作为一个互联纲平台首先
是公共性。故选B)
20.“企盼”改“盼望”。“寒舍”改“破房”。“蓬荜生辉”改“干净亮堂”。“近乎”改“差不多”。“夜以继日”改“黑间白天”。
(每点1分,修改内容意思对即可)
21.员工提出申请,登记后,仲裁部门立案受理,先进行庭前调解,调解成功后制作调解书,然后送达双方结案。
22.立意提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尊重生命。
批评机场没有预案。
质疑材料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