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北省八市2019届高三3月联合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9-03-13 14:11:52)
标签:

湖北省八市

2019届

3月联考

高三语文

试题及答案解析

分类: 好卷我存

湖北省八市2019届高三3月联合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所谓家国天下,乃是以自我为核心的社会连续体。每一个自我都镶嵌在从家国家天下的等级性有机关系之中,从自我出发,逐一向外扩展,从而在自我、家族、国家和天下的连续体中获得同一性。

中国的古代社会政治关系,不是以契约为核心的法来调节,而是伦理性的礼乐制度构成了基本的社会框架。家国一体的礼乐制度,来自西周的分封制。天子封诸侯为立国,诸侯分封土地和人民给卿大夫为立家,因而形成金字塔形的封建等级制度。所谓的家国天下,就是以这样宗法分封制联为一体的卿大夫、诸侯与天子。天子代表天下(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国),诸侯代表列国(相当现代意义上的地方),卿大夫代表采邑(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家乡),家国天下之间,通过层层分封与效忠而形成血缘——文化——政治共同体,既是亲戚,又是君臣,如同一个大家族。春秋战国之际,这一西周分封制礼崩乐坏,但家国一体却在大一统的秦汉体制中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到汉武帝之后,法家的郡县制与儒家的礼乐制合流,董仲舒提出的三纲思想成为二千年中华帝国的意识形态核心,宗法家族的父子、夫妇伦理与国家的君臣之道高度同构,王朝的政治关系是家族伦理关系的放大,伦理与政治高度一体化。

    家国与天下,是灵魂与肉身的关系。天下代表了至真至美至善的最高价值,这一价值要在人间实现,必须通过宗法家族和王朝国家的制度肉身,它们是由将伦理与政治合为一体的名教、典章制度和风俗民风组成,由此,天下价值不远人,就在人间的礼法秩序与日常生活之中。离开了家国的肉身,天道将沦为无所依傍的孤魂。另一方面,宗法秩序的正当性、国家秩序的合法性,无法自证其身,只能从超越的天下意识、从更高的天命、天道、天理中获取。家国对于中国人来说之所以神圣,之所以具有不可撼动的现实权威性,乃是超越之天下价值的人间体现。

    以自我为出发点的家国天下连续体之中,家国不过是中介物,最重要乃是自我和天下这两极。天下在古代中国有两个有密切关系的含义:一个是普遍的宇宙价值秩序,类似于西方的上帝意志,与天命、天道、天理等同,是宇宙与自然最高之价值,也是人类社会和自我的至善所在;另一个含义是从小康到大同的礼治,是人类社会符合天道的普遍秩序。前一个天下,因为是作为价值体的天命、天道、天理,不必经过家国的中介,自我可以与其沟通,孟子有“天民”之说,以后为宋明理学特别是阳明心学发扬光大。一个人的内心因为先天拥有良知,可以直接与天理打通,良知即天理,天理即良知,自我与天下有直接的通道,不必经过家国的转手。后一个天下,乃是现实世界中的文化伦理秩序,个人若要与天下打通,必须经过“齐家治国”,才能达致“平天下”,因而家国成为从自我到天下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而与出世的佛教与向往天国的基督教不同,儒家的个人良知之实现,必须在家族与王朝的公共事务之中从事道德实践。所谓致良知中的“致”,不仅是对天理的领悟,更是对天理的践行。

(节选自许纪霖《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家国天下推崇自我至上,并从家国到天下的等级性有机联系中获得同一性。

   B. 自西周的分封制而来的家国一体的礼乐制度在后来的历史中已不复存在。

   C. 天下代表的最高价值要在人间实现,必须依托于宗法家族和王朝国家的制度。

   D. 自我与天下有直接的通道,人们不必经过国家的中介,就能达致“平天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先揭示了家国天下的内涵,接着阐明了自我、家族、国家和天下之间的关系。

   B. 文章借助具体的历史事实,论述了家国天下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之间的联系。

   C. 通过“天下”两种含义的辨析,论证了家国天下连续体之中天下和自我的重要。

   D. 文章开头和尾部都引用孟子的言论,突出了“孟子推重家国天下”这一中心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中国古代社会治理只重视伦理性的礼乐制度,一贯无视以契约为核心的法律制度。

   B. 董仲舒“三纲思想”提出后就成了中国封建帝国的意识形态核心,政治伦理化更明显。

   C. 中国人认为家国是天下价值的人间体现,觉得它具有神圣而不可撼动的现实权威性。

   D. 儒家“致良知”是在从事家国事务的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不只是对天理的领悟。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1月10日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苗圩就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接受了人民日报记者王政、新华社记者张辛欣、中央电视台记者宋菀、经济日报记者黄鑫的联合采访

  记者:会议指出加快5G商用步伐。5G将带来什么?如何推动?

    苗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作用日益凸显,5G具备更高速率、更低时延、更大连接的特点,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深度融合,进一步深入到各行各业,加快生产活动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演进升级,激发出如智能网联汽车、远程医疗手术等各类创新应用,改变我们的社会。5G将构筑万物互联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成为社会数字经济和各行各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引擎。我们不仅要建好5G,更重要的是想方设法用好5G。加快促进5G终端成熟。5G芯片、终端的研发进程正在全力加速,力争5G终端尽快与用户见面,部分企业有望2019年中推出供用户测试使用的手机。加快网络建设进程。2018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放了5G试验频率使用许可,下一步将开展5G规模试验,着力打造城市级的高质量5G精品网络。加快培育5G融合应用。不断深化基于C-V2X的车联网标准体系、产业协同和示范应用,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和5G的融合应用,进一步推动5G与农业、交通、医疗、教育等各领域的协同创新,集各方力量共促5G应用发展 

(摘编自中央发布未来动向,城市级5G网络成为发展重点》,《人民日报》2019年1月11日)

材料二:

    中国、美国、欧盟、日本、韩国5G商用时间表和路线图

 


(资料来源:公共资料整理)

材料三:

    美国某报援引政府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美国三大政府机构司法部、财政部和商务部正对华为展开调查,调查后者是否违反了美国的制裁令,向伊朗出口含有美国技术的产品;华为已经收到来自美国商务部和司法部的行政传票。如果找到华为违法出口的不利证据,美国政府可能会对华为进行行政处罚和商业制裁。继制裁中兴之后,美国对中国科技行业巨头华为不断进行打压,可一直拿不出证据。

    美国为什么要在科技领域制裁中国? 无非就是中国在科技领域追赶美国的速度越来越快。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经济规模在快速增长,用不了10年就将超过美国,这让美国意识到按这种速度发展,中国在科技领域超越美国是迟早的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开始借贸易战打击中国的科技产业。与过去相比,中国在5G技术中已经获得国际领先地位,和美国已经可以分庭抗礼。然而,美国的制裁没有让中国停步。据媒体报道,我国有关部门已经批准联通、电信移动在北京等部分城市试点5G网络,从我国三大运营商的实验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在5G网络的商业布局已经展开,现在已经开始网络布网测试。

(摘编自《美国制裁也没用 中国的5G即将到来》 2018年4月网络新闻)

材料四:

    5G的未来很美好,但在具体的应用时遇到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在网络实施方面4G从标准提出到完成经历了4到5年的时间,而5G标准的完成到真正商用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从时间上看,网络实施任务艰巨,需要大家一起携手克服困难。投资效益也是摆在运营商面前的重要挑战。5G投资需要大规模投资,未来5G基站量将是4G基站量的2倍,5G网络建设对运营商的投资要求至少是4G的1.5倍如此巨大的投资如何获得回报,是运营商面临的挑战在行业融通方面,5G要赋能各行各业也是难题5G的发展实现了从移动互联网扩展到物联网的阶段,但是垂直行业和2C市场不一样,怎样去洞察行业需求?我们的解决方案需要完全定制化,用户认同也需要一定的周期,尤其是我们需要跟行业本身共同投入、联合创新。这和4G以及过去的3G完全不一样。范式变革也是面临的挑战之一,目前通信行业技术体系在变革,而技术的变革也要求价值体系和管理体系作出相应变革去适配。无论是运营商国内公司内部,还是合作伙伴公司的内部,管理体系、价值体系可能都需要发生变革,不发生变革就难以应对5G的发展。

(摘编自5G商用四重门:美好的未来和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一财经日报》2019年1月3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5G以其更高速率、更低时延、更大连接的优点,能加快生产活动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演进升级,激发各类创新应用,从而改变社会。

   B. 从材料二可知,所列国家和欧盟再启动5G商用的时间安排上比较接近,在全球运营商加快5G布局的情况下,中国将在2020年年初正式启动。

   C. 继制裁中兴之后,美国政府机构司法部、财政部和商务部对中国科技行业巨头华为开展调查,企图进行行政处罚和商业制裁,可一直拿不出证据。

   D. 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向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放了5G试验频率使用许可,5G精品网络打造、5G终端使用、5G融合发展都处于大规模试验阶段。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5G若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深度融合,深入到各行各业,构筑起万物互联,必将成为数字经济和各行各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引擎。

   B. 通过对材料二的分析就可发现,中国5G发展路线图为技术研发、产品研发和商用三个阶段,而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均没有产品研发试验阶段。

   C. 中国的经济规模在快速增长的同时,科技领域追赶美国的速度越来越快,在5G技术方面更是取得了国际领先地位,已经可以和美国分庭抗礼。

   D. 联通、电信和移动三大运营商已在部分城市试点建设5G网络,5G网络的商业布局竞争去啊年展开,布网测试已经开始,必将取得丰硕成果。

6.5G在具体应用时将遇到哪些困难?破解这些困难将有怎样的举措?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中国社会生活开始大面积地解冻了。阳历二月下旬到三月初,庄稼人出牛动农之前生产责任制的浪潮大规模地席卷了整个黄土高原。

双水村的孙玉厚父子们眼下的腰杆确实硬了许多。只要这政策不变。他们有信心在几年中把光景日月变个样子。尤其是孙少安,他现在手里破天荒有了一大笔积蓄,去年拉砖除过运输费、房租和牲口草料钱,净赠了两千元。另外,铁青骡子卖了一千六百元。这头牲畜干赚了五百元。两千五百块钱哪!

    孙玉厚老汉早已表明了态度,他对儿子说:“这钱是你赚的,怎个花法,你看着办吧!爸爸不管你……”秀莲一门心思要拿这钱箍几孔新窑洞。
    他想拿这钱作资金,开办一个烧砖窑。他先征求了父亲的意见。父亲仍是老话,秀莲让步的附加条件是,烧砖只要一赚下钱,首先就要修建窑洞(不能一辈子住在饲养院)。
    他,他父亲,少平,秀莲和他妈一齐上手,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终于修建起了一个烧砖窑。少安在城里拉砖时,已经把烧砖的整个过程和基本技术都学会了。烧砖窑建好后,他率领一家人开始打土坯。
    第一窑砖坯很快装就序。烧砖的炭也用县运输公司的包车拉来了。
    这天晚上一直弄到大半夜,才把最后的一切细节都安排好——明天早晨就要点火呀!
    鸡叫头遍的时候,少安和秀莲才回到一队的饲养院。现在,牲口都分给了个人,饲养员田万江老汉也搬回家住了,这院子一片寂静。
    秀莲累得头一挨枕头就睡着了。但孙少安怎么也合不住眼——明天一早,烧砖窑就要点火,年轻的庄稼人兴奋得睡不着觉啊?
    在这静悄悄的夜晚,他的思绪象泛滥的春水一般。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无数流逝的经历和漫无边际的想象在脑子里杂乱地搅混在一起,皎洁如雪的月光洒在窗户上,
把秀莲剪的窗画都清晰地映照了出来:一只卷尾巴的小狗,两只顶架的山羊,一双踏在梅花枝上的喜鹊……
    少安猛然听见外面什么地方有人说话的声音。
    他的心一惊:这时候外面怎么可能有人呢?
    他在被窝里轻轻抬起头,支梭起耳朵,可又没听见什么,他正准备把头放到枕头上,却又听见了外面的说话声——这下确切地听见了,似乎就在外面院子里,而且声音很低,就象传说中的神鬼那般絮絮叨叨……少安尽管不迷信,头皮也忍不住一阵发麻。他本来想叫醒妻子,但又怕惊吓了她。他就一个人悄悄爬起来溜下炕,站在门背后听了一阵——仍然能听见那声音!
    他于是顺手在门圪崂里拿了一把铁锨,然后悄悄开了门,蹑手蹑脚来到院子里。

    院子被月光照得如同白昼
    他仔细听了一下,发现那奇怪的说话声来自过去拴牲口的窑洞中
    少安紧张地操着家伙,放轻脚步溜到这个敞口子窑洞前。啊!原来这竟然是田万江老汉
    老汉没有发现他,立在当初安放石槽的土台子前,仍然喃喃地说道:“……大概都不应时吃夜草了……谁能在半夜里几回价起来添草添料呢……唉,牲灵不懂人言呀,只能活活受罪……”
    孙少安忍不住鼻子一酸。他眼窝热辣辣地走到了田万江老汉面前
    万江老汉吓了一跳,接着便嘴一咧,蹲在地上淌起了眼泪
    原来他是在对那些已经被分走的牲口说话
    人啊……
    少安也蹲下来,说:“大叔,我知道你心里难过。队里的牲灵你喂养了好多年,有了感情,舍不得离开它们。石头在怀里揣三年都热哩,更不要说牲灵了。你不要担心,庄稼人谁不看重牲灵?分到个人手里,都会精心喂养的。再说,这些牲灵都在村里,你要是想它们,随时都能去看望哩……”
    万江老汉这才两把揩掉皱纹脸上的泪水,不好意思地笑了,对队长说:“唉,我起夜起惯了,睡不踏实,就跑到这里来了……这不由人嘛!”
    少安也笑了,说:“今晚上我也睡不着,干脆让我把旱烟拿来,咱两个拉话吧。我还有点好旱烟哩,头茬,我爸喷上烧酒蒸的!”
    少安于是又转回家里,尽量不惊动睡熟的妻子,拿了烟布袋和卷烟的纸条,悄悄溜出了门
    他来到隔壁饲养室,和田万江老汉面对面蹲在一块,一边抽烟,一边拉话。这两个被生活的变化弄得睡不着觉的庄稼人,竟然一直呆到庙坪山那边亮起了白色……天大明以后,仍然精神抖擞的孙少安,就吆喝起一家人,来到了他的烧砖窑前。
    在亲人们的注视下,他用微微发抖的手划着一根火柴,庄严地点燃了那团希望的火焰
    清晨,在双水村上空,升起了一片浓重的烟雾……

(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第十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7年5月第一版)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只要政策不变,他们有信心在几年中把光景日月变个样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实施生产责任制改革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这钱是你赚的,怎个花法,你看着办吧!爸爸不管你……”父亲孙玉厚的懦弱反衬出孙少安的果敢,使孙少安的个性更加突出。

   C. 田万江老汉“不好意思地笑了”是一种掩饰,“少安也笑了”是一种理解。月夜两人心与心的交流,给人一种真诚和温暖的感觉。

   D. 节选部分叙述故事不失匠心。如钱如何使用的矛盾解决一笔带过,重点写孙少安一夜无眠的经过,充分展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8. 请举例简要分析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6分)

9. 路遥《平凡的世界》对孙少安这个改革先行者的形象塑造非常成功。作者是怎样塑造孙少安这一典型人物的?请结合节选部分的内容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沈亮,字道明,清操好学,善属文。未弱冠,州辟从事。会稽太守孟顗(yi)在郡不法,亮纠劾免官,又言灾异,转西曹主簿。时三吴水淹,谷贵民饥,刺史彭城王义康使立议以救民急,亮议曰:“东土灾荒,民凋谷踊,富民蓄米,日成其价。宜班下所在,隐其虚实,令积蓄之家,听留一年储,馀皆勒使粜货,为制平价,此所谓常道行於百世,权宜用於一时也。又缘淮岁丰,邑富地穰,麦既已登,黍粟行就,可析其估赋,仍就交市,三吴饥民,即以贷给,使强壮转运,以赡老弱。且酒有喉唇之利,而非餐饵所资,尤宜禁断,以息游费。又缘淮岁丰,邑富地穰,麦既已登,黍粟行就,可析其估赋,仍就交市,三吴饥民,即以贷给,使强壮转运,以赡老弱。且酒有喉唇之利,而非餐饵所资,尤宜禁断,以息游费。”即并施行。

    襄阳地接边关,江左来未有皇子重镇。元嘉二十二年,世祖出为抚军将军、雍州刺史。以旧宛比接二关,咫尺崤、陕,盖襄阳之北捍,且表里强蛮,盘带疆场。以亮为南阳太守,加扬武将军。边蛮畏服,皆纳赋调,有数村狡猾,亮悉诛之。遣吏巡行诸县,孤寡老疾不能自存者,皆就蠲(juan 免除)养。耆年老齿,岁时有饩(xi)。时儒学崇建,亮开置庠序,训授生徒。郡界有古时石堨(e,堰),芜废岁久,亮签世祖修治之,曰:“窃见郡境有旧石堨,区野腴润,实为神皋,而芜决稍积,久废其利,凡管所见,谓宜创立。”世祖许之。又修治马人陂,民获其利。在任四年,迁南王义宣司空中兵参军。随王诞镇襄阳,复为后军中兵,领义城太守。

    亮莅官清约为太祖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赉焉又赐书二千卷,二十七年,卒官,时年四十七。     

(选自《宋史·列传卷一百》)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亮莅官清约/为太祖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赉焉/又赐书二千卷/

   B.亮莅官/清约为太祖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赉焉/又赐书二千卷/ 

   C.亮莅官清约/为太祖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赉焉/又赐书二千卷/

   D.亮莅官/清约为太祖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赉焉/又赐书二千卷/ 

11.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辟,是汉代公卿或州郡自行聘用掾属的制度。东汉时地方长官有权直接聘用士人。 

   B.耆年,即高年、老年人,古时称六十岁为“耆”,六十岁以上可称为“耆年”。

   C.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职责之一是推行人伦教化。

   D.太祖,古代开国之主、国家奠基者的特定谥号,是继承帝位的子孙对其的尊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沈亮为官尽责,直言进谏。会稽太守孟顗在郡里不守法纪,沈亮检举弹劾他,因此被罢官。后沈亮因直言灾异现象而遭贬。

   B. 沈亮关注民生,妙策解困。三吴遭受水灾,民生疾苦,沈亮提出打击投机营利行为、建立互市等建议,都被刺史采纳、施行。

   C. 沈亮治政威严,心怀仁爱。在治理边蛮时,沈亮果断诛杀奸猾之徒,令村民畏服;他爱护百姓,馈赠老者,兴办学校,教化风气。

   D. 沈亮为官清廉,深受器重。他为官清正廉洁,才能出众,得到皇帝肯定,多次担任要职,太祖还多次赏赐他一些贵重的物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东土灾荒,民凋谷踊,富民蓄米,日成其价。 

    (2)且酒有喉唇之利,而非餐饵所资,尤宜禁断,以息游费。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重阳(1)

文天祥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江湖满。

落叶何心(2)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3)如梦中。

【注】 (1)《重阳》这首诗是文天祥被捕后,在元朝被囚禁期间,所做。当时,皇帝皇太后均已投降,并劝文天祥投降。(2)何心:何来的心。(3)龙山:隐喻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的发源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联是写他长期被囚的景况以及孤独思乡怀国的情绪,勾勒出一个鲜活的囚人形象。

   B. “梧桐”是狱中所见景象之一,诗人着意写它,寄予了一片深情,属触景生情的写法。

   C. 颔联通过想像描绘雁南飞、燕归巢等美妙景象,表现作者坚信能重获自由的乐观豁达。

   D. 尾联“龙山”既可指作者战败被俘之地,也指华夏民族发源地、沦陷的中原地区。

15.请从颈联撷选的意象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中的百姓无论老幼均能快乐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 

    (2)《琵琶行》一诗中,白居易在听完琵琶女自诉身世后,由琵琶女的身世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不禁发出了“_____,_____”的感慨。

    (3)在苏轼的《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慨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个体渺小的句子是“_____ ,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小题。

    湖北省八市2019届高三3月联合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7.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顽强  雄伟  掷地有声   众彩纷呈    B.振奋  澎湃  掷地有声  交相辉映 

   C.振奋  雄伟  铿锵有力   众彩纷呈    D.顽强  澎湃  铿锵有力  交相辉映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湖北省八市2019届高三3月联合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湖北省八市2019届高三3月联合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下面是某中学学生会邀请2019届高三毕业生家长参加学校成人典礼信函中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修正。(5分)

    我校将于2019年4月28日上午9时在学校体育馆隆重召开2019届高三毕业生成人礼仪式。18岁是成人起点,意味着成熟,意味着独立,意味着责任担当。因此成人礼对即将走进成人行列的高三学生而言意义匪夷所思。为确保仪式圆满成功,学校领导和老师高度重视,精心策划;我们每一个学生充满热情,鼎力相助。我们无比期待成人礼仪式的精彩呈现,更期待您们能前来见证这个庄严时刻。在此,我们谨代表全校师生诚邀全校所有高三学生家长务必拨冗出席。

湖北省八市2019届高三3月联合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2)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

    (3)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张之洞

    (4)凡事以理想为因,实行为果。——鲁迅

    (5)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汪国真

    (6)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毛泽东

    在这个比历史上任何时候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新时代,你读了上述六句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

1.C理解错误。“以自我为核心”“从自我出发”并非推崇自我至上,并且“获得同一性”不能将“自我”排除在外,即在自我、家族、国家和天下的连续体中获得同一性。理解片面绝对。后来虽礼崩乐坏,但家国一体却在大一统的秦汉体制中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董仲舒提出的“三纲”思想成为两千年中华帝国的意识形态核心。张冠李戴。此项前半说的是前一个“天下”,后面的“达致”却是后一个“天下”的结果。)

2D(对文本中心论点概括错误,孟子言论只是作者论述家国天下思想的论据之一,本文重在阐述家国天下的内涵、发展以及对中国社会政治的巨大影响等。)    

3.A只重礼治一贯无视法治的推论失当,“无视法治”言过其实。文章第二段谈的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关系,非治国之道。)

4.D(选项中说5G精品网络打造、5G终端使用、5G融合发展都处于大规模试验阶段”错,原文是说“下一步将开展5G规模试验”,并且“力争5G终端尽快与用户见面,部分企业有望2019年中推出供用户测试使用的手机”。)

5.D5G网络的商业布局竞争全面展开”的分析错误,原文只是说“我国在5G网络的商业布局已经展开,现在已经开始进行网络布网测试”,“ 布局竞争”没有依据。)

6.将遇到的困难:网络实施任务艰巨;投资巨大,效益承压;行业融通需要各方助力、联合创新,光靠运营商统筹各行各业有难度;运营商与合作方在价值体系和管理体系都要做出相应变革,双方改革的步伐难协调。(3分,须指出困难所在,答出三点即可。仅答“网络实施”、“投资效益”、“行业融通”、“范式变革”等按“半对”给分。)

举措有:加快促进5G终端成熟;加快网络建设进程;加快培育5G融合应用;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并统筹协调相关行业齐心协力、联合创新。(3分,其中为必答点,共答出3点即可。)(遇到的困难集中于“材料四”;破解的举措集中于“材料一”,须关照“材料四”。)

7.B(这句话并不是表现孙玉厚懦弱,表现的是老人的开明和对儿子的尊重和信任,所以反衬的说法不成立。)

8.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如开头一段中概括地写“春天”和“大面积地解冻了”,就是为了交代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生产责任制”改革大面积推广的社会环境。(2)衬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个性。如月夜景物描写,表现了主人公期待砖窑点火的兴奋与激动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3)寄予深刻寓意,预示创业成功。如结尾处写点火场景,就暗含一种成功的寓意,“希望”与“升起”令人回味,留给读者无限想像的空间。(每点2分。其他分析如“展开、推动故事情节”等,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1)通过衬托刻画人物。孙少安和家人对两千五百元钱的用途产生分歧,衬托出孙少安敢于进取的品格。田万江老汉舍不得牲口,守旧的思想衬托出孙少安的开拓进取。(2)在特定的环境中刻画人物。小说将人物置于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中,并具体描绘人物活动的场景,彰显人物个性。(3)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刻画人物。如主人公与田万江老汉的对话,展示了曾经的队长对群众的了解和关心。(每点2分,其中归纳正确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其他分析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A亮莅官清约,为太祖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赉焉,又赐书二千卷。

11.D(太祖,非谥号,是庙号。两者不同: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庙号是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12.A(沈亮因言灾异,转任西曹主簿。转,改换任地,或转换官职,并不一定是贬职。)

13. 1)东方发生灾荒,民生凋敝,粮价高涨,富人屯积粮食,使粮价一天天上涨。(“凋”“踊”“成”各1分,句意2分。)

2)酒不过是喉咙舌获得享受之物,却不是进食必备的东西,尤其应该禁止,杜绝投机营利的行为。(喉唇之利”“餐饵所资”“息游费”各1分,句意2分。)(喉脣之利:利,好处,指“得到享受”餐饵所资:餐饵,进食,指“吃饱肚子”。游费:息,停止,指“杜绝”;游费,指“游资交易”。三处须意译,大意正确即可。

【参考译文】

  沈亮,字道明,节操清廉,笃思好学,擅长写作。未成年时,本州便征召他担任从事一职。会稽太守孟顗在郡中不守法纪,沈亮检举弹劾他,而被罢免官职,又上书陈说天文地理的灾难异常现象,转任西曹主簿。当时三吴发生水灾,粮价昂贵,百姓饥饿。刺史彭城王刘义康吩咐部属献计献策,解决百姓的疾苦,沈亮献策说:“东边三吴发生灾荒,民生凋敝,粮价高涨,富人屯积粮食,使价格一天天上涨。朝廷应该命令下属,查明贫富的虚实情况,命令广有积蓄的富户,允许他们留下一年的储粮,其余粮食都要卖出来,从而稳定粮食价格,这是可推行于千百年间的好方法,暂时适宜用于这一个时期。另外,因为淮河流域今年丰收,城镇富裕,土地肥沃,麦子已经丰收,粟米也将成熟,可以分出一部分抵税,在互市交换,凡是三吴的饥民,就借贷给他们钱财,让强壮劳力转运粮食,来赡养年老衰弱的人(帮助渡过难关)。酒只是喝着舒服(酒不过是喉舌的享受之物),但并非必须进食的东西,尤其应该禁止,杜绝投机营利的行为。”他的这些建议立即都被采纳实行。

 襄阳与边关相接,从江左建制以来,从未有皇子出镇此州。元嘉二十二年,世祖出外担任抚军将军、雍州刺史。因为老宛城近邻两关,与崤山陕县相隔很近,是襄阳北边的屏障,加上这一带内外都有强蛮之人,盘踞边疆之上。世祖任命沈亮担任南阳太守,加扬武将军。边区强蛮之人非常敬畏佩服沈亮,都积极缴纳赋税,有几个村的村民非常狡猾,沈亮将他们全部杀死。他又派遣官员巡视各县,对县中不能养活自己的孤寡衰病者,官府都免除他们的赋税并施以救济。他对年老者,每年都有馈赠。当时儒学兴盛,沈亮开办学校,收学生授课教化。

郡内有个古时石堰,年久荒芜,沈亮上告高祖请加以修制,他说:“我看到本郡境内有旧石堰,那一带土地肥沃,确是一块宝地,但是荒废太久无人耕耘,我的意见,是应加以重新改造。”世祖同意了沈亮的建议。沈亮又修造马人陂,当地人民获得很大好处,他任期四年,升任南谯王刘义宣司空中兵参军。随王刘诞镇守襄阳时,沈亮再当后军中兵,兼任义成太守。

沈亮做官清正廉洁,很受文帝称赞,赐给他车马玩具服装,前后无数。每有远方贡献稀奇器物,也赐一些给他,另外又赐给沈亮二千卷书籍。二十七年,在任上去世,当年四十七岁。

14.C“坚信能重获自由的乐观豁达”错,到文天祥被捕、身陷囹圄的时候,全国都已沦陷,包括当时的皇帝、皇太后等都投降了,作者清醒地知道没有多少重获自由的可能;后文诗句尽管表达出宁死不屈的心意,但属于对华夏民族气节的忠守。所以,“坚信”“乐观豁达”显得言过其实,理解为“仍存再获自由的心愿”更为恰当。)

15.“落叶何心定流水”句撷选“落叶”和“流水”两个意象。“流水”喻指时代大势,“落叶”是自喻,喻指个人力量。诗人用“何心定”串联两个意象,表达了自己难以阻挡这一历史趋势的悲痛之情。(3分,意象理解正确各1分,感情归纳1分。大意正确即可。)

“黄花无主更西风”撷选“黄花”和“西风”两个意象。“黄花”,即黄菊,素有生命力顽强、品格高贵的寓意。“西风”,即秋风,常寄予萧杀之意。“黄花”无主却更胜萧杀的“西风”,诗人以勇立“西风”中的无主“黄花”自喻,表达了自己坚守理想和民族大义、绝不屈服的决心。(3分,意象理解正确各1分,感情归纳1分。大意正确即可。)

【诗歌赏析】

全诗没有一点过节的喜悦和快乐,更多的是凝重、自励、追忆、反省,但尽管如此,全诗却不曾给人一点消沉和沮丧,相反,它让人痛定思痛、发愤图强。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是写实、写景。“万里”是指地理距离,“飘零”是指他自己一个人,“万里飘零”实则孤身被囚于元朝监狱的写照。“两鬓蓬”是形容他自己在被囚禁过程中的形象,也是年龄和景况的实际写照。“万里飘零两鬓蓬”,一个长期被囚于远离故土的监狱中的犯人形象跃然纸上。

  “梧桐”是囚室中能看到的窗外景象之一,看到这老梧桐,就让诗人想到自己的家乡,这是写景,触景生情。梧桐在古诗词中常有多种意像及寓意,其中包括高洁品格、孤独忧愁、离情别绪等,诗人在此特别写梧桐,恐怕这些意义多少都有一点。“故乡秋色老梧桐”是诗人被这秋天景色勾起的对家乡、故国的眷念,也是诗人以梧桐自勉、自励,希望自己最终能成为凤凰向往的、有用的栋梁之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是诗人的向往、是抒情。诗人祈望自己能象大雁或者燕子,自由自在地在天地间翱翔。我们都知道,大雁是候鸟,雁至秋而南翔,故称秋天为雁天。雁南飞正是文天祥所希望的。燕子到了晚上也要回巢守家,享受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这是多么美妙的景象。不过这些虽然简单,但对文天祥来说,却是可望不可及的。这里诗人将它们安排在颔联里,严格的对仗更显形式上的美感,它既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有转换的用意。这一句重在真情流露,诗人将自己比作南飞雁和归巢燕子,盼望能最终再获自由。

  “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颈联又是一句工整的对仗,这是这首诗的核心,更是其灵魂。没有这一句,全诗必然落入俗套,有了这一句,全诗都活起来了:出众、清奇、典雅、高尚。落叶是狱中文天祥的隐喻。流水代表大势所趋,是指元朝推翻宋朝,进入新的历史纪元。这时文天祥非常清醒,当时全国都已沦陷,包括当时的皇帝、皇太后等都投降了,他要想靠自己一已之力去阻挡这一潮流,绝无可能,因此,他用“何心”、“定”来入诗,“何心”可以理解为“那有这样的心”、“任何这一类的心事”,“定”是“定下来”、“定住”的意思,他在此用诗句表明自己的态度,换言之,他声明,自己无力阻挡这一历史必然趋势。

“黄花无主更西风”中的“黄花”是指菊花,即黄菊、秋菊。“无主”当然是指没有主人的、是野生的、是自然生长的。“无主”让文天祥更自豪,因为皇帝都投降了,而且反过来劝他也投降,如果说文天祥是为了效忠宋朝小朝廷,那已经完全解释不通。因此,文天祥通过用“无主”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也是对古往今来说他是“愚忠”的反驳和反击,他在告诉世人,他的抗元行动是自觉自动的,是不受别人指使的,他为的是心中的理想、为的是民族的大义、为的是中华文明的传承。他要告慰后人,无主的黄花特立独行、无主的黄花巍然屹立、无主的黄花永不言败,凛冽的西风根本不算什么、凛冽的西风只能自叹不如、凛冽的西风最终无可奈何,所以,文天祥用了一个“更”字,他让后来人知道,“无主”的“黄花”“更”在“西风”之上。这里的深意,只有用心聆听,才能有所觉悟。

  “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这一句是回顾和反省,是收尾。“龙山”隐喻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的发源地,也有称为“方山”的。方山是指中岳嵩山的南麓两山之间,是夏族群的生息繁衍之地,也是中华第一个王朝夏朝、夏禹国的诞生地—河南登封。夏后自方山北麓迁徙至方山东麓的颖水之滨,即夏都夏邑—河南禹州。方山颖水,就是指华夏民族,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当然,文天祥这里的“龙山”,也有他个人的隐痛。

16.1)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2)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每小句1分,错、漏、多一字,该小句不给分。)

17.B(振奋,是指精神振作奋发。顽强,一般指强硬或坚强、不屈服。结合前文“精神饱满”、后文“继续推动”“推向”等词语,选用“振奋”更为合理。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雄伟,雄壮而伟大。结合后文“活力”“源泉”“涌流”等词语,选用“澎湃”较为合理。掷地有声,扔在地下能发出声响,多形容话语豪迈有力,现也可形容落实力度大。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有节奏。此句形容“举措”宜用“掷地有声”。众彩纷呈,形容事物缤纷多彩。交相辉映,指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多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原文强调“现代化”和“伟大复兴”互相促进、互相映照。)

18.C(本句的语病主要是动宾搭配不当和语序不合理。“唤起激情、激发壮志、坚定决心”搭配最妥,且从语言严密性的角度来看,三个动词“唤起”、“激发”与“坚定”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即由轻到重的递进。“闯难关、蹚险滩、啃硬骨头”看似三个短语并列,其顺序也不能随意,“难”与“险”有轻重之分,并且“闯难关”、“ 蹚险滩”意思接近,应连接在一起。“啃硬骨头”不仅从意思角度应摆在最后,而且语言习惯中多重并列短语一般也是字数多的放后面。)

19B(根据段意,重点强调劳动者对改革的助推作用。即所选句子强调的重心应该是“推动改革的进程”,而不是“书写下自己人生的精彩”。而且“书写下自己精彩的人生”与“书写下自己人生的精彩”也有差别,后者重点强调的是“精彩”。故ACD都有不足。)   

20.1“召开”改为“举行”或“举办”;(2“匪夷所思” 改为“非凡”或“重大”;(3“鼎力协助”改为“积极筹备”或“全力以赴”;(4“您们”改为“你们”或“您”;(5“务必”改为“届时”或删去。

21.【示例】大江南北,旧城新貌(或笑语迎天),各族人民安居乐业 北斗组网,飞天探月,5G网络建设全球领航,或智慧城市,万物互联,北斗组网全球导航(各3分,内容2分,要突出“社会安宁祥和”, 要突出“科技强国”成就;语言简明连贯且基本对称,1分。)

22.【解析】这是“选句关联型材料作文”,此类作文审题需要在所给“名句”范围内,进行“有机联系”,在“原句含义”和“选句关联”的基础上进行“集中立意”, 写作时还要求对“名句”进行“合理引用”。另外,此题目在审题上还要求以年轻人的角度写,结合这个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新时代,将自己的理想、奋斗、豪情等与国家前途、民族复兴结合起来。

明确“名句”含义,是立意前提:自知自省、战胜自我、自强不息;珍惜青春、发愤图强;刻苦学习、立志成才、责任担当;坚定理想、勤于实干;攻坚克难、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豁达自信、奋发有为、勇于担当。在此基础上,再选出两三个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进行整合立意,如:

自知 自信 自强

发愤图强,逐梦青春。

立志成才,勇担社会责任。

坚定理想,实干兴邦(行动为实,梦想成真)(用汗水浇灌理想之花)。

坚定信心,奋斗不息(艰苦奋斗,助推中国梦)。

年轻人在新时代应勇于担当

其他整合立意,只要有内在关联并引用恰当,也属于切题作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