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五地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02-12 15:13:22)
标签:
山西省五地市2019届高三上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
分类: 好卷我存 |
山西省五地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
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1-3小题。
(选自颜景龙《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
1.
B(对“外象之美”的解释不正确,原文说“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本身,也包括画作以外的无限性”“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可见“外象之美”也表现在中国山水画作本身,而且“画作以外的无限性”也不只是“画家的内在的精神追求”。)
2. D
(“层层递进”不正确,文章是并列式结构。)
3.
C ( A“注重意境美而轻视笔墨气韵”不正确,原文说的是“充分表现笔墨气韵的同时,更注重意境美”。B“在意境构成上取得了主动权”的应是画家,“获得了想象空间”的应是欣赏者。D“只要……就”说法过于绝对,原文“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者,只有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徜徉于大自然之中领受山川、风云、水石、林木际会之妙,铸就独特的艺术灵魂,方能构筑胸中意象,孕育笔墨语言,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摘编自李文瑶《外媒:2022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达美国两倍》,环球网2018年8月21日)
材料二
(摘编自崔丽丽《工信部电商顾问:农村电商正催生新乡村文明》,海外网2018年8月22日)
材料三
(摘编自李禾《智慧零售,能否捍卫电商的美好时代》,科技日报2018年8月22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6.
以上三则材料中,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
4.
C(扩大范围,“将消费者的需求反馈到种植和生产端”应为“将城市餐桌需求和城市消费升级需求,反馈到乡村种植和生产端”。)
5.
A(“拼多多、小红书已显后来居上之势”不正确,材料说的是“阿里巴巴和京东两大电商巨头仍将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拼多多、小红书等新兴电子商务平台也处于快速发展中”。)
6.
材料一侧重介绍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前景,突出了规模大、有增长空间的特点;材料二侧重介绍农村电商的发展及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材料三侧重介绍场景化新零售模式。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责任
程宪涛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8. 小说屮吴畏形象有何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分析。
9.
小说中为什么要用大量篇幅写吴畏之前的几届领导离任的情况?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
7.
D(“畏惧心理”“脱离群众”不正确,文中没有依据。从员工敢于放鞭炮“欢送”贪官的角度来看,员工不惧怕领导。老员工想与吴畏握手,表现出对吴畏的敬重、感谢、肯定,又“缩回”手,可从人之常情的角度思考,如担心场合不合适等。“脱离群众”属于主观臆断。)
8.
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细致扎实:每天巡视工厂,检修期间提前到岗。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或敢于打破常规),不怕非议:取消员工福利水电,学校和物业社会化,不怕掣肘、责难。为官清廉,深得民心:离任时员工欢送握手而不放鞭炮。胸怀全局,远见卓识:老厂添置新机组,垃圾电厂、环保基地在建。
9.
突出人物形象。暗示厂里情况复杂,吴畏工作开展艰难;以员工对贪官的态度和对吴畏的态度进行对比,反衬吴畏清廉深得民心。使小说情节连贯紧凑,波澜起伏。交代吴畏有压力的原因,引出下文吴畏离职的场景,使小说情节连贯,且设下悬念,形成波澜,吸引读者。深化小说主题。三任贪官落马,说明员工心里有标准,民心不可欺,民意不可违,警示为官者,为官一任应尽责一方,心存敬畏,深化小说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宇文神举,太祖之族子也。早岁而孤,有夙成之量。族兄安化公深器异之。及长,神情倜傥,志略英赡。有识钦之,莫不许以远大。世宗初,起家中侍上士。帝每有游幸,神举恒得侍从。保定元年,袭爵长广县公,芭二千三百户。寻授帅都督,迁大都督、仪同三司,拜右大夫。四年,进骠骑大将军,治小宫伯。建德三年,出为熊州刺史。五年,攻拔齐陆浑等五城。及高祖东伐,诏神举从军。并州平,即授并州刺史,加上开府仪同大将军。州既齐氏别都,控带要重。神举励精为治,示以威恩,旬月之间,远迩悦服。所部东寿阳县土人,相聚为盗,来袭州城。神举以州兵讨平之。宣政元年转司武上大夫高祖亲戎北伐令神举与原国公姬愿等率兵五道俱入高祖至云阳疾甚乃班师幽州人卢昌期、祖英伯等聚众据范阳反,诏神举率兵擒之。齐黄门侍郎卢思道亦在反中,贼平见获,解衣将伏法。神举素钦其才名,乃释而礼之,即令草露布。其待士礼贤如此。属稽胡反叛,入寇西河。时突厥与稽胡连和,遣骑赴救。神举以奇兵击之,突厥败走,稽胡款服。即授并路肆石四州十二镇诸军事、并州总管。初,神举见待于高祖,王轨屡言皇太子之短,神举亦颇与焉。及宣帝即位,荒淫无度,神举惧及于祸,怀不自安。初定范阳之后,威声甚振。帝亦忌其名望,兼以宿憾,遂使人赍鸩酒赐之,薨于马邑。时年四十八。神举博涉经史,临戎对寇,勇而有谋。莅职当官,每着声绩。故得任兼文武,声彰中外。百僚无不仰其风则,先辈旧齿至于今而称之。
(选自《周书》卷四十,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宣政元年/转司武上大夫/高祖亲戎北伐令/神举与原国公姬愿等率兵/五道俱入/高祖至云阳/疾甚乃班师/
B.
宣政元年/转司武上大夫/高祖亲戎北伐/令神举与原国公姬愿等率兵五道俱入/高祖至云阳/疾甚/乃班师/
C.
宣政元年转司武上大夫/高祖亲戎北伐/令神举与原国公姬愿等率兵/五道俱入/高祖至云阳/疾甚乃班师/
D.
宣政元年转/司武上大夫/高祖亲戎北伐令/神举与原国公姬愿等率兵五道俱入/高祖至云阳/疾甚/乃班师
11.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司,古代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仪同三司”非官职,仅指与三公同等待遇
B.
出,古时指官员离开京城外调,也指“出仕”,即出来做官。文中是前一种意思。
C.
别都就是“陪都”,指首都以外另设的副都,中国最早的陪都出现在炎黄时期。
D.
薨,古代指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用于高等级的妃嫔或者封王贵族的死。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宇文神举气量早成,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世族,幼年丧父,深受族兄宇文深器重,长大后才志出众,得到世宗赏识,袭爵后官职不断得到升迁。
B.
宇文神举爱重士人,曾礼待卢思道。齐国黄门侍郎卢思道因参与叛乱被抓获,宇文神举钦佩他的才能名望,不仅释放了他,以礼相待,还让他起草文告。
C.
宇文神举有勇有谋,能够出奇制胜。宇文神举多次领兵平定叛乱,屡建战功。稽胡反叛时与突厥结盟,宇文神举出奇兵进击,打败突厥,收服了稽胡。
D.
宇文神举名震中外,受到皂帝忌惮。宇文神举兼任文武,受到百官仰慕和称戮,宣帝只因忌惮他功高震主,威胁自己的地位,就派人送毒酒赐死了他。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神举励精为治,示以威恩,旬月之间,远迩悦服。
(2)神举见待于高祖,王轨屡言皇太子之短,神举亦颇与焉。
【答案】
10.
B
11.
A(对“仪同三司”解释不正确。仪同三司,是官名。始于东汉,本意指非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而给予与三公同等的待遇。魏晋以后,将军开府置官属者称开府仪同三司。金代分置仪同三司,为从一品中次散官。)
12.
D(“只因忌惮他功高震主,威胁自己的地位”不正确,由原文可知,还因为有“宿憾”,由上文可知“宿憾”指的是宇文神举曾说过太子(宣帝)的短处。)
13.(1)宇文神举振奋精神专心治理,威望恩惠同时使用,一个月之内,远近的人心悦诚服。
(2)宇文神举被高祖器重,王轨多次上疏说皇太子的短处,宇文神举也多次参与这件事。
参考译文:
宇文神举是太祖同族兄弟的儿子。早年成为孤儿,气量早成。同族兄长安化公宇文深对他十分器重。长大以后,神情豪迈,志向才略出众。有识见的人对他很钦佩,都说他前程远大。世宗初年,开始担任中侍上士。皇帝每有游幸,总是让他随从侍奉。保定元年(561),袭爵长广县公,食邑二千三百户。随即授帅都督,升任大都督、仪同三司,被任命为右大夫。四年,升骠骑大将军,主管小宫伯。建德三年,出任熊州刺史。五年,攻克齐国的陆浑等五城。高祖东征时,诏命宇文神举随军。平定并州后,当即任命他为并州刺史,加上开府仪同大将军衔。该州是齐室别都,地位重要。宇文神举振奋精神专心治理,威望恩惠同时使用,一个月之内,远近的人心悦诚服。境内东寿阳县的居民,纠集为盗,前来袭击州城。宇文神举率领州兵将其讨平。宣政元年(578),转任司武上大夫。高祖亲自北伐,命令宇文神举与原国公姬愿等人率兵,分五路攻入高祖抵达云阳时,病势转重,于是撤军。幽州人卢昌期、祖英伯等人聚众占领范阳反叛,诏令宇文神举率兵把他们捉住。齐国的黄门侍郎卢思道也在反贼中,平定贼党后被捉住,准备处死。宇文神举早就钦佩他的才能名望,就把他释放了,以礼对待,当即命令他起草文告。他就是这样礼遇文人。适逢稽胡反叛,侵入西河。当时突厥与稽胡结盟,派骑兵赴援。宇文神举出奇兵进击,突厥败逃,稽胡才表示归附。当即授他为并潞肆石四州十二镇诸军事、并州总管。当初,宇文神举被高祖器重,王轨多次上疏说皇太子的短处,宇文神举也多次参与这件事。宣帝即位后,荒淫而没有节制,宇文神举害怕大祸临头,心中不安。刚平定范阳时,威名大振。皇帝忌妒他的名望,又有旧怨,就派人送毒酒赏赐给他,在马邑去世。当时四十八岁。宇文神举博览经史,临阵对敌,勇敢而有谋略。出任州牧,每次都有突出政绩。因此得以兼任文武,名震中外。百官无不仰慕他的风范,先辈遗老至今还称赞他。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安乐宫
李 贺
深井桐乌起,尚复牵清水。
未盥邵陵瓜,瓶中弄长翠。
新成安乐宫,宫如凤凰翅。
歌回蜡板鸣,左倌提壶使。
绿蘩悲水曲,菜萸别秋子。
[注释]安乐宫:三国时期,吴国所筑官殿,在武昌。邵陵瓜;一说东陵瓜。召平,秦东陵侯,秦亡,于长安东城种瓜。左倌(gun):汉恒帝时宦官,封上蔡侯。绿蘩:绿蒿。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人汲水,惊起了深井边桐树上乌鸦,动静结合,写出安乐宫如今破败的景象。
B.
运用典故,写安乐宫中的水如今只能在瓶中泛着绿色涟漪,表达昔盛今衰之感
C.
宫殿精美,歌声回响,拍板声悦耳,内侍忙碌,展现了安乐宫昔时的繁华盛况。
D.
虽同为怀古作品,但此诗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所抒发的情感有所不同。
15. 诗歌的最后两句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
14.
A(“动静结合”不正确,诗中没有写安乐宫的“静”。)
15.
运用拟人手法,写池水边长满蒿草,茱萸子被秋风吹落。呼应上文,描绘出一幅荒凉衰败的秋景。渲染了悲凉萧瑟的氛围,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
(2)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_________
”而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_________”,所以不必羡慕江水和明月。
(3)《阿房宫赋》指出,秦与六国都是自取灭亡。他认为,“________”,则六国能抵御强秦;“__________”,则秦可江山永固。
【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3)使六国各爱其人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绝非 ,而是有着翔实的数据支撑。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教育部发布的我国首份《中国义务教育质量检测报告》指出,仅在四年级、八年级学生中,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6.5%和65.3%,其中八年级学生重度不良比例超过30%,这组数据令人 。近视成因分为先天因素和环境因素,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一年级,近视比例中国学生的上升了将近50%以上。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电子产品的伤害,学习负担过重,缺少户外运动等造成的。其中,家长 。据调查,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近视毫不在意,认为只要成绩好即可,显然,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
防控学生近视,已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为了让孩子拥有一个精彩的人生,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努力,過制并扭转学生近视高发、低龄化趋势。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中国学生的近视比例上升了将近50%。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主要原因是电子产品的伤害,学习负担过重,缺少户外运动等造成的。
B.
中国学生的近视比例上升了50%以上。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主要原因是电子产品的伤害,学习负担过重,缺少户外运动等
C.
中国学生的近枧比例上升了将近50%以上。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电子产品的伤害,学习负担过重,缺少户外运动等
D.
近视比例中国学生的上升了将近50%以上。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主要是由于电子产品的伤害,学习负担过重,缺少户外运动等造成的。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如果心灵的窗户蒙了尘,甚至被“关”上了,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看不清美丽未来,也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
B.
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看不清美丽未来,也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因为他们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甚至蒙了尘。
C.
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或者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也看不清美丽未来。
D.
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也看不清美丽未来,因为他们心灵的窗户蒙了尘,或者被“关”上了。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骇人听闻 触目惊心 责无旁贷 当务之急
B.
骇人听闻 胆战心惊 难辞其咎 迫在眉睫
C.
危言耸听 触目惊心 难辞其咎 迫在眉睫
D.
危言耸听 胆战心惊 责无旁贷 当务之急
【答案】
17.
B(画线句子中,“近视比例中国学生”语序不当,应改为“中国学生近视比例”;“将近50%以上”不合逻辑或成分赘余,删去“将近”或“以上”;“主要原因是由于…造成的”句式杂糅,可改为“主要原因是……”,或改为“是由于……造成的”,或改为“主要是……造成的”。A“主要原因是……造成的”句式杂糅。C“将近50%以上”不合逻辑,或成分赘余,“主要原因是由于”句式杂糅。D“近视比例中国学生”语序不当,“将近50%以上”不合逻辑或成分赘余。)
18.
A(从括号所处的位置看,括号内所填的句子应是承接上下文的。承接上文,应先说“心灵的窗户”,排除B、D两项;结合下文“精彩人生”,可确定应将“人生”放在最后,另外,也可按照内在的逻辑顺序判断,“蒙尘”“关上”由轻到重,“未来”“人生”由部分到全部。)
19. C(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凶残的事情。危言耸听:故意说些吓人的话,使人听了吃惊。材料中“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是一种说法,选用“危言耸听”恰当。触目惊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而内心震惊,形容事态严重,引起轰动。胆战心惊:形容非常害怕。结合上文提到的数据,选用“触目惊心”恰当。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难辞其咎:难以推脱其过失。句中说的是家长有过失,应选用“难辞其咎”。当务之急:当前应做的事情中最急需办的事。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句中有“已”,应选用“迫在眉睫”。)
20.下面是某校园广播站的一则广播稿,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吕梁英雄传》(长篇小说),作者系我国著名作家马烽和西戎。全书共80回之多,全部是吕梁草命史的真实写照。为提高冏学们的阅读鉴赏能力,校广播站将播出专题节目,为大家解读这部小说,到时将开通热线,由王宏老师为同学们垂询相关问題。敬请关注!
【答案】“《吕梁荚雄传》长篇小说)”改为“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系”改为“是”;“全书共80回之多”改为“全书共80回”;“全部”,删去,或改为“都”;“垂询”改为“解答”。
21.下面是某校组建新一届学生会构思框架图,请把这个构思框架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答案】学生会组建先分部门报名,然后汇总,确定候选人。候选人进行竞选演讲之后,民住投票选举出入选者,再报学校备案,建新一届学生会。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8年12月18日10时,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以下是《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几个片段:
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1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
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我们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必须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勇立潮头、奋勇搏击。
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总有些生命,酣畅淋漓地恣意挥洒,哪怕遍体鳞伤;亦有些生命,宁静淡泊地安于一隅,哪怕无波无澜。前者挥洒人生的激情,后者只求内心的宁静。但无论是激情还是宁静,出世还是入世,辉煌还是淡泊,都是我们内心的选取,所求的,都是一份心底的安然,心灵的安适。
还记得那些轻裘缓带、不鞋而屐的文人吗?还记得那些“白眼向权贵,折枝为美人”的才子吗?还记得洛阳东市刑场上那曲大气磅礴、曲高和寡的《广陵散》吗?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在那片愁云惨淡的天幕下,阮籍、嵇康,还有那么多与他们一样的魏晋名士们,明明一个个都是当时之大才,却不愿循规蹈矩、明哲保身,而是纵情狂歌、舍生忘死,生命,也随心绽放得如此灿烂,光耀千古。但是在那追逐自由的路上,必然也会有那大片大片浸透了鲜血的石板路吧。
他们,在避祸的同时,又满腹忧患,在践行理解的同时却又避免不了痛苦。可就算这样,也阻止不了他们追求自由与超然的心灵。就算那个年代战乱不断充满血腥,它们具有的那种洒脱,那种瑰丽,那份追求初心的执着,仍如一束阳光,穿透了唐宋的风尘、明清的阴气,带领我们探求人生变幻无常的命运,鼓励我们执着地爱恋生命,启发我们去寻找内心最本质的渴望与梦想。
“古来圣贤皆寂寞,”李太白不愧是一届诗仙,这话说得倒也不假,可毕竟,还是有些不同。你看那出关而去,一去杳然的老子;你看那四处奔波,劳碌一生的孔子;你看那逢遭贬斥、仕途不顺的苏轼;你看那古往今来的圣者,你便会明白,他们的寂寞,都源自于内心的选取。
庄子听从了内心的召唤,因此宁可做一只楚国水田里“曳尾于涂中”的乌龟,孤守着自已心灵的月亮树;孔子为了心底的安然,甘愿在长年累月的游说中度过一生,做那黑暗王国中欲亮却再也明不起来的残烛;苏轼为了心灵的安适,笑立于逆境之中,纵然仕途不顺,也能于月下庭中信步闲游……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群孤独的人,这些饱满的灵魂!可纵使孤独、纵使寂寞,与他们,又有何干?在追求初心的路上,就算寂寞,他们,也甘之如饴。也正是因为这份执着,这种寂寞,才令得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也记住了这些寂寞的圣哲。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根据要求写作的能力,以材料作文的方式呈现。本次作文材料是《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的四个片段:说的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强调的是实干;说的是不能骄傲自满,要坚持梦想(不忘初心)继续奋斗;强调的是信仰、信念、信心的重要性。考生可围绕“实干”“坚持梦想”“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等角度写作,可以围绕材料写对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感触,也可以写从材料中获得的感悟。立意角度参考:成功来自实干;脚踏实地,奋勇搏击;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坚定信心,才能愈战愈勇,取得辉煌;坚定信仰,行动才能有目标;等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