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短时评训练六则(含例文)
【柳栖士·言】
这种短时评的训练方式很好,关注话题及时,训练针对性强,易于时间把控,深得学生喜欢。
写这类短时评,一般都可用下面这个写作要求:
对此,你有什么感触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短时评,字数不少于300字。
这个训练形式灵活,易操作,易见实效。本博认为,值得推荐。
·话题一·
莫让“爱国心”成道德绑架之刃
【原新闻】
近日,在苏州马拉松赛事出现了巨大争议一幕:中国选手何引丽在冲刺时,遭遇志愿者冲上来递国旗受到干扰,最终以5秒的差距丢冠!马拉松赛已落下帷幕,但有关志愿者冲进赛道强行给中国参赛选手何引丽递国旗,导致她最终输给非洲选手屈居亚军一事,却在持续发酵引发舆论的热议与关注。而选手何引丽被塞国旗后掉落,这一幕被部分网友称不爱国。
【时评】
“成绩比国旗更重要?”“既然接了国旗,就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扔掉!”这番气势汹汹的逼问与质疑,看似满腔爱国热情,实则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比赛选手所进行的一场“莫须有”的指责。这种毫不讲理、强加于人的“不爱国论”,又何尝不是一种道德绑架?何尝不是一种“伪正义”“伪爱国”?
“愤怒之所以令人上瘾,大约是因为愤怒是通向正义感的捷径。”部分网友与网络自媒体博主在未弄清事件真相之际,仅凭个人的主观臆断,便将“不爱国”的罪名加于比赛选手身上,于这些“爱国人士”而言,是否冤枉选手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能借批判他人以彰显自身赤诚的爱国心。正是这种“伪正义”的心理,令社会上各种道德绑架言论大行其道。
当一个人的价值观不仅仅表现在严于律己,还发展为苛以待人之时,这种价值观不仅可能禁锢思想,也可能是危险的,因为很容易走向极端。有爱国之心固然是好事,但我们也应警惕通过道德绑架他人来宣扬自身爱国心的言行。
——高三20班 何见盈
·话题二·
巴西博物馆失火案,失去的不仅仅是文物
【原新闻】
2018年,巴西当地时间,9月2日晚,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巴西国家博物馆,有着200多年的历史,发生了大火。大火蔓延到大楼的所有地方,巴西博物馆的2000多万件文物经历了一场劫难。如今这座博物馆的馆藏品只剩下10%,大部分收藏品都已毁于一旦。
【时评】
我们国家彻底没有政府。没有合法的总统,没有现在。而现在。也没有了的记忆。
——来自推特评论
私以为最痛的莫过于丧亲之痛、灭国之殇,但似乎文明毁于一旦更让人寒心。《阿旁宫赋》里写道:“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怜的不仅仅是一大批珍贵文物,不仅仅是文物流失让巴西更陷水深火热,更是一个民族没有了历史的悲哀,甚至是全人类遗失了自身发展史的可悲。
“一个不懂自己出生前的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而我想说,一个不懂爱惜自己出生前历史的人,亦是个孩子。CNN用“地狱之火”来形容这次火灾,它毁灭了南美洲的历史,也毁灭了许多像我一样未曾与这些文明对话、对视却渴望有朝一日能聆听大海彼岸人类祖先心跳的人。
文物是有温度的,它需要被人疼爱,它需要全方位的呵护,因为它所见证的、所经历的、所承载的已远超普通的事物。就像人们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对此有人可能会反驳,我不需要这个形式,怀着“长城精神”登个山就好,照样是好汉。同样的也有人会说,文物烧了就烧了,南美文明永存于心。可试问,一个未曾抚摸过魏巍城墙之人,又怎能体会那种望着蜿蜒的长城巨龙,仰天长叹古人惊人智慧的心情呢?倘若望着一张互联网照片便能体会“长城精神”,那试问名胜古迹、博物馆存在的意义何在?要是对这张照片和你的孙子孙女眉飞色舞地讲述长城之美,要有“长城精神”,恐怕结果只会收到几个白眼吧。文物的保存从来不是形式主义,一个国家博物馆的存在更不是面子工程,此事关乎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责任感”,关乎人类在宇宙中得以延续的发展命脉。每件文物的每条纹路,都在诉说着人类往前迈进的艰难历程,都仔细记录着世界文明的点滴足迹。
据说巴西正值政治混乱时期,国家积贫积弱,但我想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连文物都不重视的国度,也只是空壳罢了。毕竟失去了灵魂,留下的也只有空洞。
——高三19班 何泳娆
·话题三·
半个西瓜引发的血案
【原新闻】
2018年9月1日下午,秦皇岛某小区附近的凯东超市,一对六十多岁的老年夫妇声称在这里买到了不新鲜的西瓜,与超市一赵姓男店员产生冲突。
据现场目击者回忆:当时是老太太先和嫌疑人赵某某起了争执,后回家叫来老伴儿一起辱骂赵某某。老太太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内来来回回骂了四次,脸上充满寻衅的表情,还骂了一些脏话。目击者还告诉记者“小伙子先说赔30块钱,她不干,(店员)说那300吧,老两口子还是不干,最少也要1万块钱。然后他们接着骂,骂完走了回来又继续骂。然后这个小伙儿就急眼了,拿起刀就去捅。”
9月2日,秦皇岛市公安局于官方微博发布警情通报:
2018年9月1日18时30分许,海港区某市场超市发生一起恶性案件,犯罪嫌疑人赵某某(男,45岁,黑龙江人)作案后潜逃。案发后,公安机关高度重视,经连续侦查,案件已告破,犯罪嫌疑人已畏罪自杀身亡,相关工作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时评】
半个西瓜,一场争吵,半日时间,人命三条。当老人们的儿女为其父母的逝去而哭天抢地之时,他们又何曾能想象到起因仅是一场得理不饶人的小争吵?当赵某的妻儿被告知这一噩耗之时,他们又是否可以接受其丈夫或者是父亲的一念之差?然而半条人命并没有敲响人们心中的警钟,直至10月28日这一天,15条人命的瞬间殒亡,终于令社会惊醒。如今的社会,人心已经“狭窄”到难以容下一件本可以小而化之的矛盾了吗?
无论是“半个西瓜案”还是“坠江案”,不外乎都是一个人宽容之心的问题。三国时期的蜀国蒋琬对杨戏不合礼法、独特性格的包容,成就了“宰相肚里能撑船”的一段佳话。战国时期蔺相如先国仇后私恨的大度风范,令将相和睦、国家安稳。如今的我们虽早已不需时刻秉持“修为圣贤”的脱俗之心,但为何连一件区区小事都难以释怀呢?私认为,这与社会道德风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网络肆意扩张的时代里,文化是“快餐文化”,生活是“高速上的跑车”,机会与财富是众人趋之若鹜的目标。我们逐渐长成了一座座孤岛,身为岛主的我们在竭力维护着我们这一独立个体的所有财产,只要是关乎自己,哪怕是丝毫利益也不愿让步,唯恐哪一天在利益受损的情况下会导致岛崩。在这样一种“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利己主义主导下,老人为半个西瓜产口角之辩,乘客刘女士为错过一站路攻击司机。这是在新时代“唯利己主义”冲击下,人性迷失与包容精神匮乏的表现。古代贤者之所以可以一心为公,他们或想报效国家,或望终能成贤,他们有着自己坚定的理想,恪守着道德,也影响着社会。对比看来,我们何其悲哀,失去了道德的精神,也遗失了精神的榜样。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逝者已矣,徒有悲叹而不做改变,只会令更多的生命继续消亡。我们当痛定思痛,打开那“狭小”的心田,辟成开阔的天地,谅他人之失,体他人之难。“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是令范仲淹之子范纯仁毕生受益的座右铭,同样适用于今日的我们。
——高三19班 陈绮颖
·话题四·
从酒店卫生乱象引出的又一个商业暗角
【原新闻】
14日晚,网友@花总丢了金箍棒曝光万豪、喜来登、香格里拉、希尔顿等知名五星级酒店存在严重卫生问题。
花总在过去六年间,入住147间五星级酒店及精品设计酒店,超过2000个房晚。在其公布的11分钟的视频《杯子的秘密》里,花总用针孔摄像头拍摄了酒店的洗漱台和卫生间。
在希尔顿旗下的北京康莱德酒店,一位清洁人员随手拿起地板上的脏浴巾擦拭口杯、洗手盆、镜面;在凯悦集团下的北京柏悦酒店,服务员使用脏毛巾擦杯子和餐具,甚至撩起衣角擦杯子;万豪酒店旗下的南昌喜来登的服务员将擦完坐便器的抹布擦杯子;上海宝格丽酒店住宿一晚价格高达4500元/晚,服务员从垃圾桶里捡起一次性的塑料杯盖,用自己的T恤擦一下就再次使用。
花总一共暗访了30多家五星酒店,视频曝光的是国内最顶级的酒店。花总表示几乎所有酒店都存在这种乱象,这是中国酒店长期存在的问题,波及面接近100%。
【时评】
近日一位名为“@花总”的网友用一段视频向我们展示了多家所谓“五星级酒店”的客房服务“黑幕”,紧接着又有一位网友曝出了“外卖速食包”的制作工序及暗访视频。屏幕上的他们每在垃圾桶里捡起一个一次性杯盖,每在大锅炉中翻搅一次廉价食材,都深深地震撼及刺痛着千万消费者的心。
“有资本主义的地方就有罪恶”,私以为,正是这种唯利的资本心态导致了商家如此的作为,进而达成一种全行业“共识”,给商业凿出了一个又一个暗角。为了更多利益,本应给旅客提供的舒心变成了糟心;为了利益,本应该给消费者饮食保障的放心变成了恶心;为了利益,这些商家甘愿放弃诚信的底线走上小人之路。但贪小方便、小便宜真的能带来长久利益吗?我认为不然。短期而言,这些商家或许从中得到了些许可观的利润,但当真相被揭发,社会信任崩塌之际,无良商家又该何去何从?
再说了,“利益”与“道义”从来就不是绝对的对立关系。日本的寿司之神小野二郎50多年来兢兢业业做寿司,从食材到每一个细节无不苛求完美,甚至在睡觉时都戴着手套保护做寿司的双手。我想,正是这份对职业的敬畏之心,对从商道义的坚守精神,才让日本寿司文化得以美名远扬,从而获得更长久、更可观的经济收益。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商业暗角的揭发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在相关部门深入调查下,不良商家得到了严厉惩处。钱是永远不会睡觉的,但资本行业决不能唯利是图。倘若今日这一层层黑纱不被揭开,任由此类恶劣风气蔓延,未来我们的社会、国家甚至民族只会蒙上另一层黑纱。
——高三19班 李芷珊
·话题五·
网红消费,“同质化”背后的市场争夺战
【原新闻】
近日,新茶饮品牌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在其微信朋友圈内公开抨击喜茶抄袭其产品,并直接点名喜茶创始人聂云辰:“我都替你没意思了。”彭心提到,喜茶抄袭了奈雪的茶的芝士草莓、软欧包、霸气系列产品,其中很多产品都是在与奈雪的茶下线产品回归之时同时上线。半小时后,聂云辰在此朋友圈下方回复称,创新不是抢时间占位,真正的创新在于发现裂缝与不足并提供更好的东西,并直接回怼:“如果是这样我们可以把所有世界上的水果或者材料都拼凑起来先出了,然后指责以后的人都在‘抄袭’自己,如果只是这样那创新真是太简单和幼稚了。”而此次新茶饮大佬之间交战的导火索正是因为:喜茶曾想推出一款车厘子茶饮,车厘子有甜味,有嚼感,但没香气,做出来只是一杯果汁,于是放弃。而“霸气车厘子”正是奈雪的茶准备回归的产品,口水战由此一触即发。
【时评】
奈雪与喜茶两大茶饮品牌恩怨不断,奈雪指责喜茶“抄袭”,喜茶反击奈雪“碰瓷”。一场口水大战在引来诸多看客的同时,也揭开了这一产业背后的发展隐忧——网红消费“同质化”现象严重,产业该如何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网红消费乃是建立在网络文化基础之上,以年轻人作为主要的消费群体。各式各样的网红茶饮店均期望能凭借其独特产品吸引年轻人,奈何不少茶饮店所谓的“独特”仅停留在表面,内里实则大同小异。今天这家店推出了“樱香青茶”,明天那家店就会推出“桃香清茶”。诚然,这是吸引年轻群体里的一招,但短期见效之后却又面临着后续创新发展疲软无力的尴尬。年轻消费群体固然购买力强大,但同时流动性也极强,在口味大同小异、包装同等精致的情形下,选择哪家店消费对年轻人而言似乎区别不大。各品牌门店鳞次栉比,行业竞争激烈,店家们只能靠短期的噱头吸引着各种新面孔。老顾客零星可见,但茶饮行业的产品迭代速度却令人眼花缭乱。即使人气削减,重新装修店面,再次给饮品凹上新的造型,又会迎来一波新的客户潮。
种种问题背后反映的其实是网红茶饮产业创新疲软无力的心虚以及害怕市场淘汰的恐慌心理。面对如此高淘汰率的市场现状,各茶饮品牌若想持续发展,以上问题的解决是必定不可绕开的。多数网红茶饮都意识到要以创新为发展之道,但还需深刻认识:所谓的创新,不能只停留于形式上的改头换面,而应该是打造能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吸引顾客留恋的品牌。大浪淘沙,只有真正具有品牌价值与差异内涵,茶饮企业才能在这一片广阔的市场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
——高三20班 陆泳春
·话题六·
来自深山远处的叹息
【原新闻】
《变形计》是湖南卫视继《超级女声》后重点研发的一档生活类角色互换纪实栏目,号称“新生态纪录片”。从2006到2008年,这档节目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寻找热点中的当局人物,采取一对一互换的形式,安排他们进行互换人生7天,体验对方的生活。
时隔六年,2012年1月4日起,每周三、周四晚9点20分,第五季变形计重新开启,定位于大型青春励志生活类角色互换纪实节目,结合当下青少年最典型最突出问题,聚焦都市子女“现代病”:如网瘾、厌学、脆弱、暴力、物质、冷漠等,让节目影响更多电视机前的青少年,
凸显节目的教育意义。
【时评】
《变形计》是一档很有创新意义的节目,与其他一些综艺类节目不同,它没有流量明星撑收视率,而是立足于社会中的最高层与最低层。它的初衷无可指摘——让性格乖张的富二代深入农村,在体验贫苦中改造他们顽固的个性;让生活困苦的农村小孩走出大山,体验另一个世界的精彩。然而它始终是一个真人秀节目,不是纪录片,也不是公益活动,它需要节目效果,需要收视率,如果只是如此,我们就当是个娱乐节目看看就好。
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参与节目的一部分城市主人公也许真的转变了,成了乖孩子;也有一部分回到城市后继续飞扬跋扈,我行我素;更有一部分凭借颜值收获了大批粉丝,成了网红。而农村的主人公呢?无人问津也就罢了,更严重的是,如果生来就在地狱,他们也许会认为生活本就如此,但是从天堂掉回地狱,并且以后可能将长久处于其中,这巨大的心理落差对孩子而言将会是怎样难以想象的伤害?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他们的一部分人也许会因此发愤图强,但并非每个孩子都能如此,倘若是反向发展呢?成年人尚且难以承受,更何况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犹如黄粱一梦,梦醒了,路在何方?
既然要做节目,就应克始克终,做好后续的心理援助与教育扶持。惟愿我们能给予贫困儿童更多的人文关怀,让大山深处无再有叹息。
——高三19班 尹浩然
【2019.11.3补发一篇·来源网络】
给违停车辆贴不干胶是动私刑
10月28日上午,在麓山国际社区违停的十多辆车身上,均被贴上了不干胶警示帖,其中一辆宝马车的车主发现后,张贴了更大一张回应帖,愤怒回应称:“车子是我的,你凭什么贴上不干胶?”这份回应帖,连同小区长期存在的违停问题,引发了周边居民和网友的讨论。(10月29日《成都商报》)
“小区是我家,文明靠大家。”不管是小区业主,还是外人,在小区乱停车、违章停车,直接破坏了小区的公共秩序,影响了小区的居民生活。可以说,乱停车行为俨然是小区一害,饱受诟病,令人气愤。尤其是在文明劝说无效的情况下,直接在违停汽车身上贴满不干胶警示贴,让车主很难撕下来,给车主开车带来不便和麻烦,直接提高车主违章停车成本,客观上倒逼车主长记性,吸取教训,这也是给未停车辆贴不干胶警示贴的主要目的。
但从法律角度说,小区物业、业主不是交警执法部门,无权对违法停车行为进行处罚。小区物业、业主给违停车辆贴很难撕下来的不干胶警示贴,实质上是一种动用私刑行为,并不合法,侵犯了违停车辆车主的合法权益,可能要为自己招致法律责任。
违停车辆属于车主的私人合法财产,受到法律保护,谁都不能破坏。《物权法》明确规定,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破坏。给违停车辆贴不干胶警示贴,让车主难以撕下,无疑是对他人汽车的一种污损、破坏。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行为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换言之,给违停车辆贴不干胶警示贴是好心办坏事,并不可取。
事实上在小区内外乱停车本身不只是一种不文明行为,还是一种违法行为,乱停车和乱贴不干胶都属于违法行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机动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禁止在人行道上停放机动车;在道路上临时停车的,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对违法停车的,可以指出违法行为,并予以口头警告、令其立即驶离。机动车驾驶人不在现场或者虽在现场但拒绝立即驶离,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并可以将该机动车拖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停放。
遇到小区内外违法停车、乱停车行为,正确、合法的做法是业主、市民拍照取证发给交警部门,或者报警联系交警部门,交由交警部门依法处理,而不是动用私刑直接给违法停车车辆贴上不干胶警示贴。再者,法律法规要小区乱停车纳入交警监管范围,并加大对小区内外违法停车行为的处罚力度,除了罚款之外,有必要增加扣分处罚,切实提高违法停车成本,让违法停车车主感受到疼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