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戈壁滩上,根系庞大的植物才能生长,而依米花的根却只有一条,蜿蜒盘曲着插入地下。通常它要花费 5年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一点地积蓄养分,在第六年春天,才吐绿绽翠,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这朵仅仅开放两天的四色鲜花,依米花母株却为此付出了6年的光阴。
请以“耐力”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优秀同题作文】
1.耐力
冰心说:“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的确,生命就好像长途跋涉,前路漫漫,道阻且跻。而支撑着人们走过艰难险阻的,除了头顶燃烧的太阳,唯有内心强大的耐力,它能够在我们快要放弃时,鞭策我们前行。
或许刚刚起程时,我们还步履蹒跚,面对高山激流,还不知如何攀登、渡过。此时,要掌握生存技能,磨炼本领则需有耐力使我们坚持到底。一定是耐力,让王羲之磨穿了砚台,染黑了池水,修炼到了书法的最高境界;是耐力让邓亚萍每天绑着沙袋,击球万次来克服身材矮小的缺陷,由弱者成长为强者;是耐力让以物理仅五分的成绩考入清华的钱伟长日复一日地在清晨五点便钻入图书馆自习,一年后以优异的成绩进人物理系,实现他“以理救国”的理想。在生命的征途上,他们都曾走得艰难,甚至不知如何去站立、去迈开脚步,然而是耐力,是年年岁岁的坚持,帮助他们实现了由一窍不通到炉火纯青的质的飞跃。
这路途上也一定有沼泽险滩,要想走出生命的困境,踏上更广阔的道路,就一定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耐力。看玄奘西行.一路有多少利益的诱惑和命悬一线的考验,然而他坚定的目光望向西方,道出一句“宁向西而死,绝不往东而生”,凭借着耐力求得了那“导利众生”的佛法。当司马迁在正意气风发的年纪遭到腐刑,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承受着足以击垮生命的奇耻大辱,说着“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继续走在完成一部旷世史书的道路上?他们有支撑生命的最强大的、最难以被扑灭的耐力,哪怕是前无来路,后无归途,也都一并承担下来,然后坚持走下去,实现生命的突围。
古语有云:“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接近终点,越觉得理想近在咫尺,走近它就会越加艰难,因为在接近成功时会阻挡我们的已不是路途的崎岖不平,反而是我们内心的松懈,因此就要有坚持到底的耐力。古时“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没能坚持下去,前面所有的付出便成了枉然,而今天马云也说道:“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而后天很美好,但大多数人死在了明天晚上。”多少人害怕那破晓以前愈发浓烈的黑暗而放弃了等待,殊不知坚持下去便会迎来灿烂曙光,那些攀上殊穆朗玛峰顶的人只是比半途而返的人,多了份风雨兼程的勇气与耐力。
是的,我们都有一种激情,去奔向一个远大的前程,然而,当最初点燃我们内心的激情褪去,我们将凭借什么走向终点7?唯有耐力。我们会发现,追梦的路上并非只有童话般的美好,还有现实的残酷,唯有耐力能让我们披荆斩棘,抵达梦想之国;唯有耐力能让我们在看穿人情冷暖,哪怕世态炎凉后,依然保有一份走向远方的热情与坚持。很多人后悔自己年轻时没能坚持下去,实现理想,所以,正年轻的我们,要有那一种耐力,不需耍从撒哈拉昂首阔步地走出,也不需要从英吉利海峡优美地游过,只需,一路坚持,攀上认定的高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前路慢慢,天地悠悠,要凭借耐力跋涉。
2.耐 力
生活中并不是处处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人们总是不得不面对狂风大作、阴云密布的日子,因此我们须有忍耐的力量,来挨过黎明之前的暴风雨。
耐得住残酷命运的人,凭借顽强再次锤炼了生命的强度。
史铁生双腿残疾又患有尿毒症,残酷的命运也曾一度令他绝望,可他终究还是挺过来了,以顽强的意志忍耐着身体的疼痛,并在忍耐中凝练了对生命的思考,以文字叩问着所有人的心灵。命运的不公是可以忍耐的,只要承认它、接受它、耐受它,待这阵暴风骤雨转缓时便会发现不过尔尔。贝楚齐亚尼只有l00公分,在他的第一次演奏会上,他特意让观众看完他的身材再开始演奏,侏儒的他也能大方地面对自己的身体残疾,在公众面前演奏出摄人心魄的乐曲。无臂钢琴师刘伟,也可以自信地说出“没有人规定一定要用手弹琴”,并且用双脚为全国观众奉上听觉盛宴和心灵的震撼。不必怨天尤人,不须呼天抢地,只要默默忍耐,命运的残酷挤压必将你的生命塑造得更加强大,忍耐过后自有力量的迸发。
耐得住外界袭来的苦难的人,以其坚韧必定能看到风雨之后的彩虹。
苏武持节牧羊十九年,在凄风苦雨的摧残之下,他忍耐着敌人的威逼,忍耐着贝加尔湖的瑟瑟寒风,终于,等来了回国的那一天——当初的壮年男子如今已经须发皆白,当他手持旄毛落尽的节杖一步一顿的向大汉走去的时候,他深信:自己的忍耐没有白费,十几年的忍耐捍卫了大汉的尊严。
wenge中,杨绛被派去扫厕所,被剃了阴阳头,她忍耐,甚至是优雅地忍耐着,挨过这场浩
劫,得到如今安稳的生活;而老舍却是跳入太平湖,投水自尽,再也不能创作出充溢着京腔京韵的文学作品。外界的苦难是人生路上背后袭来的石头,无法预料、无可避免,忍受不住就倒地而亡,如若不想就此止步,则只能忍痛继续走下去。
耐得往奋斗路上枯燥的人凭借坚持赢得了辉煌。
张艺谋在北电摄影系学习时,曾经抄写下大半本《暗室技巧》,耐得住以如此枯燥的方式汲取专业知识。邓亚萍年少时不被看好,她就每天练几千个球,重复同样的动作千遍不倦。李云迪和郎朗在童年也都要忍受着单调乏眯的音阶练习,以保证日后熟练掌握钢琴技艺。单讽、乏味、日复一日,这些有理想的人们始终如一地坚持着,忍耐着令人窒息的枯燥。终于,在忍过了奋斗路上的枯燥,阴云散去后,他们看到了明媚的阳光——张艺谋导演的作品广受好评,邓亚萍赢得乒坛皇后的美誉,李云迪、郎朗年纪轻轻就蜚声海内外,忍耐的力量让他们在奋斗的路上坚持不懈地追逐,终于好梦成真。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必须忍耐的事:残缺的身躯,外界施加的苦难,枯燥的奋斗之路,这些事情虽然充满辛酸与艰难,但是忍耐之后都指向幸福。无论现实怎样,人们都应在忍耐中怀抱着希望与梦想,不要做昆德拉吧,不堪忍受苏联坦克碾压着祖国,开始了至今不归的异域漂泊。没有忍耐力的人,生命中也只能有太多的不能承受。
忍耐的力量来自内心,需经一番强化与磨砺。我们就是河流中一颗平凡的石子,饱受冲刷,历经磨难。因此不必抱怨生活的单调乏味,不要指责命运的不公,不要被苦难吓到。安心忍耐吧,唯此,石子才能焕发着坚韧的光芒,我们才能挺过寒风冷雨,看到灿烂千阳。
3.耐 力
在荒芜的戈壁沙滩上,有一种美丽的小花——依米花。它没有仙人掌高大身躯,也没有沙漠大黄聪明的生长智慧。它是如此的渺小,只有一条细细的主根不断地向地下伸展。但就是这样的小花,却能在令大部分生物望而却步的绝境中生存。它用异乎所有的忍耐力坚强地守护着自己,需5年才能绽放四色小花。
有耐力的生命总是令人敬畏的,无论是花草,还是人。而耐力,这足以创造奇迹的伟大力量,又缘何时来?
耐力,源自对自我不断的挑战与超越。韩国球星朴智星因其异乎寻常的耐力而被称为“氧气罐”。但他的耐力并非天生,而是源于平时训练的一丝不苟。长跑,爬山,游泳,他不断地挑战着自己身体的极限,正是在那一次次的筋疲力尽中,他的耐力悄然增长。想那神话中终日推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在他心中,仿佛没有极限,只有无限的耐力。
古语有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我想这中途放弃的人中,因体力不支的应占少数吧,真正让他们放弃的,不是肉体的无力,而是精神意志的软弱。因此,耐力源自于坚强的意志。
在失败中保有对胜利的渴望,你便有了耐力。勾践被俘,而他却能卑躬屈膝,忍辱负重。有多少亡国之君曾在屈辱中选择死亡,而勾践却凭借对胜利的渴望,凭借坚强的意志,于敌国中默默承受一切。你的渴望越是热切,越能激发你强大的耐力。
在困厄中保有对信念的执著,你便有了耐力。若苏武放弃了手的杖节,抛弃了心中的忠义,那北海寒风中十九年又怎样度过?若太史公搁下了笔,遗忘了心中“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人之言”的承诺,面对残缺的身体和昏暗的牢房,他又有什么理由继续坚持下去?信念是耐力最好的土壤,有了对信念的执著,你便有了同苏武、太史公般面对无尽困厄的耐力。
当人被逼到绝境,失去了一切,对生命的渴望即是最强的耐力。我时常想到王家岭矿难中100位幸存者,他们也许只是卑微的劳动者,但在生命的的浩劫面前,他们无疑是强者,用裤带将整个人挂在管道上,喝污水,啃煤渣,l0天10天地坚持,他们终于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他们说:“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活下去。”正是这份对生的渴望,让他们忍耐着身体的饥饿,精神的崩溃,迸发出生命本质的耐力。
比起那些“宁折不弯”的刚烈之士,我更欣赏那“宁弯不折”的有耐力的人。死,终究是一件简单的事。而能坚韧坦然地面对人生中不尽的困苦,这样的生命更饱满也更有力量。
人生就如一场马拉松,唯有耐力之人才是最后的赢者,愿我们都能不断超越自我,磨炼坚强的意忐,收获面对一切的耐力。
4.耐 力
我们常常说短跑比速度,长跑拼耐力。仔细玩味这句话,确实如此。长跑不需要你在短暂的瞬间酝酿力量,急速爆发;但长跑需要你持续地,源源不断地奔跑着,长时间地忍耐路途中的一切痛苦感与不适。我想,这般坚持不懈的韧度即是耐力。
人生如长跑。生命的长途不苛求瞬间的绽放,更多的时候,它是蕴藏在平淡中的一场耐力的比拼。马云说过:“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而后天很美好,但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这巧妙的比喻告诉我们,只有耐得住前方未知的困难、寂寞甚至煎熬,我们才能笑到最后,笑着迎接光明的未来。
艺术家需要耐力,我们称那画出《蒙娜丽莎》神秘微笑的达·芬奇是旷世奇才,但不知道小时候的他是班上唯一一个坚持天天画蛋的孩子;我们为齐白石笔下清淡简约的朴素图像感动,却不知他浮生只有4天因病罢画;更不必说“书圣”王羲之年少练字曾将门前小溪染黑,陆游平生流传的诗作高达万首……这些艺术大师的技艺之所以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是因为他们不断地坚持训练自己,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耐力练就了他们扎实的基本功,并在后天的反复实践与不断摸索中使自己的艺术升华。
科学家需要耐力。还记得那个坚持把导师笔记认真誊写一遍的科赫吗?他可能不是班上最聪明的学生,但是他却是最有耐力的一个。几十年如一日,居里夫妇从废旧工业废渣中提炼出0.1克镭。试想,是什么支撑他们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那并不清晰的、尚待探究的未知呢?我想,除了他们自身对科学对探索的热爱外,其自身的耐力正是他们成功的催化剂。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会获得诺贝尔奖这科学家最高的殊荣的根本所在。
同样的,文学家、学者也需要有耐力。我总是敬佩那些耐住寂寞,耐住外界诱惑,潜心研究学问的人。不论是“虚寞守书人”钱钟书,“何妨一下楼”先生闻一多,还是每天早晨四点必起床研究学习的任继愈与季羡林,他们都有着一股韧劲儿,一种持久并且永不枯竭的动力。我想,这就是获得真学问的唯一途径。
然而,反观现实,耐力这种品性似乎已经被人们摒弃。凡事讲究高效,人们运用各种现代化的设施仪器代替人力,科学和艺术似乎也只成为少数人涉及的领域。呜呼!这岂非莫大之悲哀?我想,人有了耐力就有了坚韧不拨的品性,有了持续不断的练习与努力,这样,不管先天条件是否良好,面对复杂的任务和工作,人都可以凭借耐力去取胜,博得大家真正的敬佩与信任。
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总想着一劳永逸,只有有耐力才会让我们人生长跑的赛场上以最从容最潇洒的姿态奔跑。让我们学会坚持与忍耐,用那挥洒的汗水浇灌成功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