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柳栖士
柳栖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91,059
  • 关注人气:30,3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叙述性材料作文题如何开头

(2018-03-23 09:53:35)
标签:

叙述性材料作文

开头写法

优劣比较

写作指导

高考

分类: 教学我思

叙述性材料作文题如何开头


文 / 徐飞


 

清代文章家唐彪说:通篇之纲领在首段,首段得势,则通篇佳作。精彩的开头往往能迅速赢得读者的青睐与好感。但很多同学作文的开头入题太慢,往往写了很多“正确的废话后,文题才千呼万唤始出来。在800字的应试作文中,这种开头方式是最为低效的。

根据作文题材料性质的不同,新材料作文可分为叙述性材料和言论性材料。作文题的材料品质不同,开头方式也不同。下面就苏锡常镇2017届高三二模作文题,来谈谈叙述性材料作文题的几种开头方式。

我们不妨先回看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一位小女孩骑单车违规逆行,剐蹭了一辆奔驰车。司机让她给家长打电话来处理问题。女孩紧张得哭了起来,路人纷纷过来围观。有人觉得司机不近人情,劝他不要为难孩子。司机说,赔偿事小,但要让女孩知道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看下面两个开头,你觉得如何?

『开头一』

一位小女孩骑车违规逆行,剐蹭了一辆车,司机让她打电话给家长来处理问题。当路人都觉得司机不近人情时,司机却说:这是让她知道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开头二』

责任,一个老生长(常)谈的词,想来它的重要性自是不必多说吧。如果一个社会不存在任何责任感,那一定是混乱的,它的结局定是死亡。不承担责任,那就满足了欲望的横行,人类好不容易建立起的文明便会堕入无尽的深渊。

(《责任》)

开头一基本照抄材料,此类基本照抄材料作为作文开头的写作,应尽量避免。一是没有看点,不能开篇就先声夺人,给评卷老师留下好的第一印象。二是直接暴露出作者作文的机械与生硬。

开头二脱离材料。整段文字只字未提题目中的材料,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要紧的是,作者将这道材料作文题转化为以责任为话题的作文。原作文题中确实有“责任”的含意,但指的是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责任”,而非大而化之的责任。这种从材料作文题中自以为是地提取出关键词、然后弃材料于不顾的写法,存有偏题、脱靶的危险。

 

那怎样的开头,才是比较理想的开头方式?我们来看下面几则开头。

『开头三』

“好心的路人就像家中的爷爷奶奶,在孙辈无助时送来温暖。可这样的温暖当真有利于孩子成长、有利于这个社会的发展吗?在我们呼唤人情人性的今天,情与理的矛盾该如何解决?

(《情理如何融?》)

这种开头方式为截取材料。原材料涉及的对象有三个,而这个开头只就其中的路人这一对象来写,避免了泛泛而谈,有很强的聚焦性,可以先声夺人。当然,截取材料也要防止抓小丢大。忽视材料的整体性,只就材料的枝枝节枝来写,也有偏题的可能。

『开头四』

小女孩骑单车违规逆行,剐蹭了一辆奔驰车后,好事者围了上来。他们听到了女孩的哭声,看到了奔驰司机的训告,他们品头论足,认为司机不近人情,他们服从于感性认知,为女孩打抱不平,却忽视了女孩的违规逆行。

这起事故中,小女孩被群体判为弱势,是因为她的年龄、体型、又或是交通工具,都与另一方强势的奔驰司机形成了鲜明对比,于是这种强弱认知,影响了事情的判断。……

(《反思乌合之众》)

这种开头方式为驾驭材料。与开头三一样,都是从“路人的角度来写。所不同的是,开头四对材料的使用是在改编中进行的。这种改编含有情感倾向,便于为下文的议论蓄势。但也要防止违反命题者意图的改编。

『开头五』

人生的悲哀常常在于,他凭借强大的逻辑、智慧和麻木,早已把无理的现实合理化了。

小女孩骑车违规逆行,剐蹭了一辆奔驰车,司机合理要求其父母来处理问题,可众人竟指责司机不近人情,为难孩子,将情感凌驾于规则之上。这样可笑的现象,着实令人悲哀。

(《不要陷入情感的泥潭》56

『开头六』

法如堤岸,情如流水。无水则岸不生芳草,无岸则水泛滥成灾。以法约人,以情润人,是谓和谐社会。

女孩违规而行、剐蹭轿车,路人以为此事甚小,可心怀宽恕不了了之,司机却以为小中有大,犯规必要负责,必须请来家长处理此事。我认为这件事折射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大矛盾:法理与情理的冲突。

(《法理与情理》)

『开头七』

一桩虎口没能脱险的人间惨剧,几近沸腾了春节期间的舆论。这场逃票引起的悲剧,以生命献祭,警示众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而司机追责之举,看似冷血无情,实则是对小女孩的深沉之爱。事情大小尚可搁置,而责任意识不容漠视。

(《呼唤责任》)

这三个开头都用了内化材料的方式。开头第一段虽然没有直接引述材料,但作者已然吃透材料内涵,在精准把握材料的精髓后,或开门见山或引述他例,第二段再回扣材料,体现了很高的写作机智。

 

以上开头三至开头七这五个开头,都是比较理想的开头方式。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对题目材料吃准吃透,执大御小,抓住材料的主要矛盾发力。在精准把握题意的前提下,至于你选择何种开头方式,可以结合自己的写作风格,但尽可能使开头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杨载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