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教师休息权、改革职称配额、打击“学闹”,代表委员们的这些建议有没有戳中你的“痛点”?

标签:
代表委员说教育话题教师休息权教师职称打击学闹 |
分类: 教育我谈 |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308/56ca6957cc5d42b7a5dbec991c23cde8.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308/099c9dc52a464ed3abb923f1f273156e.jpeg
改革中高级教师职称配额
李鸿彬,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外国语学校教学处副主任
改革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职称评选的配额制度,让更多优秀教师获得职称晋升的机会,提高教师的幸福感、获得感。
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待遇保障机制,增加收入外,还要在职称评选、岗位晋升上打开通途,让更多的教师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要破解中小学中高级职称名额“僧多粥少”的现象,一方面要进一步明确晋升各级别的要求和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践,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另一方面要打破原有的配额制度。
我们应该把原来是框定的学校高级岗或者中级岗的这样一个比例的区间,要进一步地放大。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当中,可以把原来的编数到校,调整为编数到县或者编数到市,这样一个更大的范围,这样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做一些灵活的、弹性的、机动的这样一种调整。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308/32d53967e34d488bb1123b7a279a0bc8.jpeg
建章立制打击“学闹”现象
朱晓进,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目前,我国已经立法打击“医闹”,但与之类似的闹学校、砸校园、殴打教师的“学闹”现象日渐猖獗,却没有得到有效地遏制。“学闹”不仅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危及到教师人生安全,也助长了“大事儿闹、小事儿缠、要我不闹就掏钱”的歪风邪气。为此建议:
尽快出台打击“学闹”法律法规
借鉴处理“医闹”的方式,自从国家制定打击“医闹”的法律法规出台后,“医闹”情况少了很多。国家也应加快出台打击“学闹”法律法规,以便澄清认识、妥善的解决学生伤害事故,既维护学生及其家长的合法权益,又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客观公正地对待教育和校园安全。校园意外的事件,是不可预见和不可控制的,一旦出事,就要公平客观对待,新闻工作者要以事件的真实性为工作原则,如单纯为博得公众眼球为自己出名为目的或从中牟取不当利益,一经查实,要坚决查处,还大众传媒一块净土。
健全校园事故处理机制
出台相关的制度、法规、程序及备案制度,客观、公正、科学的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校园的安全责任界限。以政府机构的形式成立以教育、医疗、司法三方机关相联合的校园事故评估鉴定中心(可以借鉴劳动伤残鉴定的模式),专门负责评估事故等级、责任认定,整理事故当事人的正当诉求,引导当事人依法处理纠纷。
对代表委员这些建议你怎么看?
留言说说你的想法!
微信编辑 | 冬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