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记叙文是这样练成的
(2017-10-20 08:05:17)
标签:
记叙文写作困惑唤醒体验方法指导练成 |
分类: 教学我思 |
请看下文,它是我们这位同学改造后的文章:
忧与爱
在这世界沉睡的时候,校园门前,那架野蔷薇下,依然满是忧心忡忡的来接孩子回家的家长们。
我的目光下意识地寻过去,清泠的月光下,却没有发现那熟悉的身影,我竟一时怔憧,收起嘴角一丝疲惫的笑意。
妈妈也曾经是这行列中的一员。她没什么文化,也不善于与人交往,不善于表达自己。是位普通的工人,年过四十,却明显长得比较着急。她个高,手大,一双脚也生得大。她遇人常爱说手大、脚大的人是操劳的命。
果然,她真爱操劳。这不,我家离学校这么近,只需过条马路。但她竟也担忧不已,也学着别人,夜里守着校门来接我。每次她迎上来,给我一个激励的微笑,我却挤不出笑容。高三紧张的学业和夜晚冰凉的气息仿佛冻结了我的感官。直至昨天晚上,在回家的路上,我坚决言明不让她来接。
学校的铃声渐渐在身后隐去,夜归的路上,只剩下黑的幻影和蔷薇的绽放。夜色深沉,天空像飞燕草般的深深海蓝,孤独的枝桠在风中颤抖,抖落一树岑寂。
看到一家家低声笑语地走过,我突然感到,在这样的夜晚,我好空落,空落的内心只剩下一滴酸涩、一份歉意。此时妈妈在家里该是如何的忧心与不安呢?
爱之深,忧之切,我却没能理解。
想来高三的一年,妈妈真的默默地为我做了很多,却并没有得到我和爸爸的赏识,哪怕是一点认可。
爸爸是个颇自负的人,爱自作聪明的人。在别的家庭里,孩子的成绩波动能给平淡的日子晕开层层涟漪,但在我,却总是逗出雷霆之势。我的一直低迷不扬的成绩常使爸、妈担忧不已,但他们表现出来的方式截然不同。妈妈是默不作声,爸爸是把内心的担忧变成怒火,全发到妈妈身上,怪罪她从小没有教育好孩子。
每当此时,妈妈脸上总现出孩子般的怯弱和不安,她的眼睛就紧紧地跟随着爸爸,央告似的。所以每次的忧伤在妈妈那儿就变成了双倍。
其实,她一直努力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爱这个家。她不太懂我的学习,就尽力地在生活上关心我;她不善揣摩我的心思,就胡乱地给我添乱。我要高考了,她就连夜去赶包粽子,说是能考中;十趟八趟地跑商店,挑选绿色的衣服给我,说是能录取(谐“绿”音)。当她做了这些,脸上散发着小女孩般雀跃的笑容,暗暗得意时,我和爸爸却都嘲笑她。这么一个“艰难”的人,竟也在我枯燥的书房里,努力侍弄起几盆花草,想诗意一下,最终却被爸爸给不屑地扔了。
母亲为我的高三,忍受父亲的抱怨,忍受我的冷落,一直以她理解的方式传递着她内心深深的忧与爱。一直以她理解的方式伴着我。
昨天,还听爸爸说,高考来临,她为了我已向单位请了一个多月的假了。
就在这一刻,整个世界般浩大的暖意撞入我的内心。我心满满的,不再空落。母爱就像这路边疏条纤枝、横斜披展的野蔷薇,不经意处叶茂花繁、清香四溢!
上帝不能亲临每一个人的身边,所以造就了母亲。
然而,我看着时间像钢丝勒紧年轮,鬓云已从妈妈头上升起。妈妈,你沉默的爱,我懂,请你不要再为我担忧,也不要让我为你担忧啊!
妈妈,你陪我一晚,我会陪你一生!
当我抬起泪眼,见到那正在楼下密密的蔷薇花前徘徊的熟悉的身影。我赶忙跑上去,迎着那双急切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