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些事情比孩子的教育更重要,你知道吗?

(2016-04-12 07:20:38)
标签:

孩子

教育

方式

科学

爱心

分类: 教育我谈
这些事情比孩子的教育更重要,你知道吗?




[转载]这些事情比孩子的教育更重要
 

 
    家是充满爱的地方。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宝贝。我们都期望他们能够平安、健康、快乐地成长。所以,我们尽所能去为孩子提供丰厚的物质生活,但是我们忽略了一点:爱——宽容的爱,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我们想尽办法,为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参加各种活动,反而让孩子的童年失去色彩。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事情是比教育更重要的。孩子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0-6岁,6-12岁,12-18岁。每个阶段,都有比教育更重要的事情。

    0-6岁,陪伴大于教育。在这个阶段,孩子要“藏起来养”,所谓藏起来养,就是要“全神、全面、全家”地陪伴在孩子左右。对这个阶段的孩子而言,他们需要的不是奢华的物质享受,而是寂寞时有人陪伴,迷惑时有人指引,而能给予他们这些的人,恰恰是父母。

    6-12岁,体验大于教育。“家长与老师总是千方百计地想用自己的经验和体验来替代孩子的,这是何其荒谬的错误!”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而家长总会出于很多顾虑阻止孩子们的体验,殊不知,这也限制了他们的整体发展。最好的做法,就是鼓励孩子去体验,教育是唤醒人的天性,不是给予;教育是释放认自由,不是控制。

    12-18岁,尊重大于教育。很多家长担心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犯错误,所以很多家长会以说教的口气告诉孩子“这是对的,这是错的”,而叛逆期的孩子往往不会接受父母的说教。“导而弗牵,开而弗达”,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比较好面子,家长要学会运筹帷幄,有些真相,可以不让孩子知道。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适时引导,将孩子拉回正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第二任、第三任呢?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是帮孩子找到术师,让孩子有一身翻江倒海的本领;帮孩子找到明师,让孩子遵守规范;帮孩子找到导师,给孩子一个奋斗的方向。

    如果把受教育者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影响大树生长的因素有三: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关系是:家庭教育是养根护根,学校教育是修枝剪叶,社会教育是提供阳光雨露的外部环境。养根护根是基础,做好了,大树就会根深叶茂,乃至参天,终成栋梁。可一旦缺失,随时会被狂风暴雨连根拔起。所以说,谁该履行家庭教育的职责,谁该完成学校教育的任务,谁该达成社会教育的使命,是不允许越位和错位的。

    当前教育,不是种子出了问题,而是环境出了问题。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种子”身上,而是放在如何改良环境上。学习是人的本能和天性,就像一粒种子,只要环境适宜,自然会向上生长。真正的教育不是控制而是解放,不是给予而是唤醒恢复人的本能和天性。
 
    文章来自网络。谢谢原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