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柳栖士
柳栖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00,553
  • 关注人气:30,3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看这道散文阅读试题该怎么审?

(2015-03-15 10:38:47)
标签:

教育

现代文阅读

训练题

审题误区及对策

名师指导

分类: 教学我思
看看这道散文阅读试题该怎么审?

文 / 柳栖士


    作为现代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散文阅读一直深受命题者青睐。作为考生,深入备考、细致备考方能从容应对。但是,有时候自以为做得很对的题却得不了多少分。这是为什么?
    存在即合理,既然没得分,肯定有没得分获得不足分的原因。这里有一个我今天刚上完课的例子足可证明,本博想在广大考生紧张冲刺高考之际,给一点提醒。

    【题目】
    请说说第⑤节中有关贝鲁特老太太一段文字的作用。(4分)
    

    【审题误区】
    很多学生一看,都觉得这道题十分简单,不就是考查贝鲁特老太太的作用吗?于是,丰富文章内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等答案提笔就来;如果思维在深一些,便有学生答“承上启下”“使结构灵动”等。这样的答案对吗?能得多少分呢?还得分开来说:前者可考虑给1-2分,关键看分析如何;后者只能给0分,因为此处压根都不存在这一作用——知识漏洞!不难看出,这道看似简单实则很容易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于审题失误!

    【试题分析】
    笔者认为,这道题本质上是考查文章的构思。首先,从选材上看,作者用前四段的篇幅写了自己的母亲,至此,宕开一笔写贝鲁特的母亲,散文的形与神在这里是统一的,延展自然。其次,从内容上看,由自己的母亲到他人的母亲,有母亲的精神特质到他人母亲的特质,内容变得丰富、深刻,更能凸显主题。再次,从结构上看,拓展了文章结构的张力,也是文章结构变得迂回而更加灵动,有利于体现散文的灵性特色。最后,从写作技巧上看,作者在这里采用了断笔笔法(也可成为上文的“宕开一笔”)和类似虚实手法,让文章技巧更丰富,更耐读。可见,只有真正认识到了文章的形式与内容的真正内涵和命题人的真正命题意图,才能更好的解决审题和答题问题。

    【参考答案】
       (1)这是宕开一笔,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1分)(2)内容上,与我母亲、父亲、爷爷的形象互补,说明无论何时何地,在灾难困苦当中,母亲和普通的人们,都表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定不移的信念。丰富了内容,突出了主题。(2分)(3)让文章结构灵活多变,有迂回,有张力,为下文抒写感受作铺垫。(1分)
    注:本博认为答案是完全可以再完善一下的。

   一点体会
    读文章要读明白文章“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做题时要明白“考了什么?”“是怎么考的?”“我应该怎么应考(对)?”当然,知识的缺漏和麻痹大意的不良习惯也很致命,需不断纠正。不用怀疑,意图弄清楚了,思维角度找准了,采分点明确了,岂能不考出高分而至满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