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学校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学科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杨四耕
学科是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家园。在中小学范域内,学科除了“知识”形态外,还具有“组织”形态以及“活动”形态等特征。也就是说,学科不仅是知识的分类,还是一个由师生、知识信息以及物质资料所组成的实体化了的组织以及相关活动。在中小学,学科既是以知识系统为表征的“学科课程”,又是以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建制为依托的“学科团队”,还是以知识授受为活动形态的“学科教学”与“学科学习”。换言之,学科是一个由学科课程、学科团队、学科教学以及学科学习构成的一体四面的三棱锥,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学科三棱锥”:从知识角度看,学科是一个按知识模块划分的学科课程;从组织角度看,学科是一个有自己的组织建制、力量配备和运行机制的学科团队;从教的活动角度看,学科意味着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从学的活动角度看,学科即学科学习活动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科的四大构成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从这四大构成要素出发构建特色学科是优质学校刻不容缓的任务。
第一,全面开发“学科课程”,形成特色学科课程群。
学科课程群一般由“基础学科课程”和“延伸学科课程”组成。其中,基础学科课程在学科课程群中具有导向作用,决定着学科课程群的主攻目标,而延伸学科课程则是学科发展的重点和特色所在。一般而言,打造特色学科需努力让学科课程群形成交叉与融合的格局。上海市宝钢新世纪实验学校秉承“每一门课程让学生感兴趣”的理念,以学科课程群推进学校课程建设,使学校课程建设更扎实地展开,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潜能。学校以语文基础课程为主,开发了阅读、写字等限定性拓展课程,故事课、戏剧、书法等自主性拓展课程;以美术基础课程为主,开设了绘画、剪纸、电脑制作等活动课程,提升了学科教研组的课程领导力。
第二,全力打造“学科团队”,营造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
对一所优质学校而言,一流的学科团队是实力和声望的象征。如果没有一流的学科团队,就不可能创建一流的学科。加强学科团队建设,理应成为中小学学科建设的价值选择。学科团队建设的关键在于培养好学科带头人、优化学科队伍结构以及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首先,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建设的引领者、学科梯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学科带头人不仅要有比较高的学术水平,而且要心胸宽阔,包容性比较强,这是学科团队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结构良好的学科梯队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一般而言,一个学科仅有一两个学科带头人是不够的,还必须注意学科梯队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性别结构,要注意培养一批杰出的学科骨干教师,促进学科的持续发展。最后,良好的教研氛围是学科团队成长的沃土。要建设特色学科,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小环境,除了营造良好的“硬环境”之外,还必须特别关注“软环境”建设,包括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学术环境、一种奋发向上的文化文化氛围。
第三,用心改革“学科教学”,让课堂教学富有灵魂。
教学是“活动”形态的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学科教学更具“品质”是大家的共同追求。上海市宝钢新世纪学校围绕“‘双案’联动下‘弹性预设—互动生成’的课堂实践研究”课题,推进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双案”联动强调师生并重,教学并行,聚焦弹性预设与互动生成,大家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新的生长点。同时,学校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让每位教师都有教学主张,让每位教师都成为学科领导者”。教师们阅读体悟教学主张,尝试提炼教学主张,模式建构教学主张,课堂实践教学主张,课程彰显教学主张,研究丰富教学主张,讲座介绍教学主张,循环实验教学主张……宝钢新世纪学校形成了自己的专业成长“方程式”:(连续的事件+系统的思考)*X(每一个教师的主观努力)=内在成长。踏上“教学主张”之路,让课堂教学富有思想含量,有思想的行动者在这里得以成就。
第四,着力关注“学科学习”,有序推进学科学法指导。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很不一样的学习方法。学法指导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枯燥学习为快乐学习、变低效学习为高效学习的法宝。学法指导必须联系学科实际、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要有具体可行的方案及实施步骤。切忌会议式传达与空洞说教,尽可能采取学法交流会的形式,或由教师介绍自己或他人的学习经验,言传身教;或由优秀学生和进步生谈学习体会,给人启迪。同时,要加强学法矫正指导,发现问题症结,积极指导学生自我调控。
总之,学科是中小学的细胞,没有特色学科几乎就没有特色学校。“学科三棱锥”思维意味着:学科的四个构成要素是整体的、结构的、生态的。中小学应不断发展优势学科,突破薄弱学科,培育特色学科,带动学校所有学科上水平、上台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