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课堂教学变成了“个人专场演讲会”
在教师这个群体中,不排除有部分老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名师,他们不但专业素质好,基本功扎实,口才一流,而且博览群书,知识渊博。每每讲起课来,引经据典,充满激情,头头是道,个性张扬,风格独特。如果从“个人演讲”这个角度来进行评价的话,的确称得上是非常精彩的大讲堂。在这种课堂里,学生就是老师的“忠实粉丝”,因为他们都把老师都看作是自己心目中的偶像。除了聚精会神地听,不时还给老师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发出欢乐的笑声。
然而,在掌声与笑声背后,作为“演讲人”是否可以冷静下来做一些冷思考?
思考一:课堂到底是“讲堂”还是“学堂”?课堂教学应该以谁为主体?是老师还是学生?
思考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还是老师个人才华展示的大讲堂?
思考三:老师的演讲过程中有师生之间的活动吗?
思考四:一节课的时间都哪儿去了?
思考五:老师个人的才华与学识可以“讲成”学生的能力吗?
思考六:这样的课堂学生到底收获了什么?
思考七:老师自我感觉不错,学生的感觉又如何?课堂上的掌声与笑声可以代表真正的课堂教学效果吗?
建议:如果老师能换个角色,换位思考,从“演讲人”的角色变成“演讲会的主持人、评委或听众”,可能就会出现更多的惊喜与精彩了。
如果你从演讲人变成演讲会的“主持人”,你就可以为更多学生提供上台演讲的机会;
如果你从演讲人变成演讲会的“评委”,你就可以为学生的演讲作出精彩的点评;
如果你从演讲人变成演讲会的“听众”,你就有机会欣赏和分享学生的智慧与成果;
一个心中有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老师更应该多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与创造展示的机会,在台下欣赏自己的学生并为他们的才华欢呼喝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d052bb0102v4wd.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