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一校长另类“励志”演讲:没背景还不学习?
(2014-04-19 09:52:04)
标签:
副校长演讲另类“励志”报告现代快报教育 |
分类: 教育我谈 |
江苏一校长另类“励志”演讲:没背景还不学习?
【他们怎么看】
昨天下午,记者在无锡堰桥中学门口采访到了几名学生(以下学生均采用化名),其中有3名男生就是许群益班上的。一名男生小周说,演讲时他在场,感觉很震撼。也有学生说,演讲时没太注意听,但突然听到‘詹姆斯、科比’之类的话,发现很多同学都笑了起来。
南京宁海中学的高一学生小天从网上看到了这篇演讲稿。“我也在努力学习,高考是我现阶段很重要的事,但在我整个人生中,高考并不是非常重要。”他说,“这位校长,是从把学生当机器的角度去发表演讲的,但我们是人,不能只知道学习,脱离了正常的生活。”小天坦言,看到每天只能去食堂、寝室、教室三个地方,连上个厕所都要算好时间再去,他惊呆了。“不认识朋友,不参加活动,将来人际交往都不行,也没什么特长,成绩再好,能找到好工作,真的能赚那么多钱吗?而且人会真的快乐吗?”小天认为,这番话应该已经糊弄不了现在的中学生了,大家都有独立的思想。
家长和老师:只强调物质太过了,但愿这位老师是调侃
对于这位副校长的另类演讲,无锡市南长区一所中学的老师表示:“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是对的,但我总觉得如果真的在学生中间公开演讲,有点过了。演讲时学生可能会觉得很有趣,很搞笑,不过之后会不会对一些学生造成心理压力,那就难说了。”
家长吴女士则表示:“我觉得在一个平常的演讲里夹上几句这类的话还好点,一口气说这么多,孩子们真是‘压力山大’了。”
南京的一位高二学生的家长,在看完演讲全文后直言,不敢把孩子送进这样的学校。“这校长真不知道说他什么好,用我们南京话讲,是不是平常讲话有点儿不上路子?”南京一位高二男生的家长李先生说,本来还以为只是个幽默的老师,在演讲中开开玩笑,没想到他是通篇讲的都是物质,让小孩连上厕所都要算时间,就为了将来考上名校赚大钱,能追明星?李先生说,不敢想自己的儿子如果放在有这种学习观的学校,会变成什么样。
南京的顾先生是位高三语文教师,也是位学生家长。昨晚9点,现代快报记者联系上他时,他正带着儿子在小区附近的花园散步。如果一味拼命苦学,这个点,孩子应该在家埋头读书,但顾先生认为,有张有弛才是好的学习动力。利用这段时间,父子俩可以谈谈有趣的事,也可以什么也不说,就静静地走走。
顾先生在看了演讲原文后,连声说,作为一位副校长,对教育和孩子成长的理解,却非常狭隘和功利,对学习的时代解读很落后。“我们需要勤奋苦学精神,但更主张对科学、高效的学习品质的培养。变苦学为善学,最好是乐学。这样才能引导孩子走上自我成长自我完善之路。我宁愿相信他是调侃!”顾先生说,从另一个角度,这也折射出这个社会功利的风气。
当地教育局:和学生交流,需把握分寸
无锡市教育局宣传群工处处长高群表示,许群益的做法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从正面的角度来看,这位老师的演讲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很有吸引力。以前,老师教导学生一般都是很严肃的,但现在都讲求新型的和学生沟通的方法。从这一角度来看,该老师的演讲是值得肯定的。”另一方面,高群也表示公开演讲需要把握好一个度,否则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这位老师的演讲内容稍微直接了一点,我觉得应该再含蓄一点,不过也不属违规。”
教育专家:演讲很雷人,现实更雷人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说,这位副校长的演讲,大家觉得很“雷人”,也要找找原因,其实,现实更“雷人”。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这位副校长说出了这样的话,而很多学生就是在应试教育环境中,围绕着分数去奋斗。也有些校长,是在进行应试教育,却天天喊着素质教育。
熊丙奇教授说,这位副校长的言论,可以让大家反思现在的评价体系太单一,真正能改变现状的,就是进行考试改革,把学生从分数中解放出来,才能根本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