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案例我编 |
2014届高三语文滚动训练(6)
命题人:王升旗
题号 |
1 |
2 |
3 |
4 |
答案 |
|
|
|
|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5、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2)题。(8分)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4分)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4分)
6、请给下列名篇名句填上所缺的上句或下句。(10分)
2014届高三语文滚动训练(5)参考答案
1、A(B炮páo
3、C(有口皆碑,碑,纪功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纪功碑,比喻对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颂扬。此处对象误用。A乏善可陈,说不出有什么优点,没有什么好称道的。B.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D.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那样融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得很紧密。)
4、A(B成分残缺,缺少中心语,应为“为了恪尽职守而牺牲自己幸福的思想”。C.搭配不当,应该是“拓宽民意沟通渠道”。D.逻辑关系不对,应该是“食入和吸收”。)
5、(1)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贵族们)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2)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3)假使拿崤山以东诸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那么(完全)不可以相提并论了。(4)不理解文句,疑惑得不到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意思是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
6、(1)但见悲鸟号古木
7、(1)诗人自远方仰视望海楼,先以镇江城在“云间”和“近青天”衬托望海楼,坚如铁瓮的城池是楼的根基,无垠的天宇是楼的背景,极写出望海楼的高峻奇伟。(2)这一联写景自楼内向外远望,红日、白烟形成色彩的对比,画角、沧洲形成听觉和视觉的对比,红日落处、白烟起处形成远近和趋向的对比,把它们融合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答出两点即可)
注:1、2、5、6题题料来自必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