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养成终生学习的15个好习惯

(2013-07-15 09:34:24)
标签:

终身学习

好习惯

15个

文化

分类: 精品我赏

养成终生学习的15个好习惯

 

 

    下面是一些养成终生学习15习惯的建议:

 

 

    1)要随时携带一本书

 

    你是花一年还是花一周时间来读一本书都没有关系。无论何时何地,你都要尽力找一本书来读,而且可以随身携带,以便你在空闲的时候就可以阅读。我只需要每天缩短几分钟休息的时间,每周就可以读一本书了。这样算来,一年至少也可以读五十本书。

 

    2)列个“需学习”的单子

 

    我们都应该写个计划单子。上面列的事情都是我们应该努力去实现的目标。要试着制定一份属于自己的“需学习”的单子。在上面你可以写上你对学习一门新知识学习的计划。或许你打算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掌握新技巧或者是阅读莎士比亚的著作集。无论你打算做什么,都将你要做的事情记录下来。

 

    3)结识更多有知识的朋友

 

    与那些有想法的人多接触。有想法的人不一定就是那些很聪明的人,而是那些打算花时间学习新技术的人。他们的习惯会影响你。若他们能和你分享他们拥有的知识,那就更好了。

 

    4)多多思考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读了很多书,但是却没有通过自己的脑子将这些书中所说的东西消化,那么他就是一个懒人。”只是很简单的学习他们的明智之处是不够的,你需要结合你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对你所阅读的东西进行消化。花些时间对你所读的书写一些读后日志,思考,消化。

 

 

    5)付诸实际

 

    如果不运用那么学习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你阅读一本C 的书和你编写程序并非一样,学习画画和你拿画笔做画也是不一样的,如果你可以运用你所学的知识,你就要运用。

 

    6)教导别人

 

    将所学到的知识教授给别人。如果你能将学习到的东西用来教导别人,那么你就可以巩固你所学到的东西。创建一个博客,当别人的导师亦或和朋友讨论一些观点。

 

    7)整理你所学到的知识

 

    有些知识是很容易消化的,但是我们常常不能抓住其本质内容。我非常重视对我的博客中的读者反馈进行整理。好的博客是新思路的重要源泉。但是,每隔几个月,我都会发现,我从博客里面收集出来的评论只需浏览即可。每隔几个月,对你所学习的东西进行整理,这样就可以节省你的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对你有益的东西上。

 

    8)集体学习

 

    终身学习并不意味着你就非得要你自己阅读那些沾满灰尘的书。加入传授技能的组织,研讨会这样的学习团体,这会使得你的学习变成有趣的社会经历。

 

    9)舍弃旧观念,从新的角度认识问题

 

    你无法向一杯装满水的杯子里加水。对于任一想法我都会对其保持一定的距离。学习太多的信念,反而会使你就无法找到新思路。要积极寻求那些推翻你世界观的信息。

 

    10)找一份鼓励学习的工作

 

    找一份鼓励继续深造的工作。如果你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太多的学术自由,就应该考虑是否要换一份拥有学术学习自由的工作。不要每周花四十个小时在工作上,这样的工作对你而言根本没有挑战性。

 

    11)做你没做过的事

 

    做些你所不了解的事情。强迫自己去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也许会是一件有趣和极富挑战性的事情。如果你对电脑一无所知,那就试着组装一台电脑。如果你有美术方面的恐惧,就开始画画吧。

 

    12)相信你的直觉

 

    终生学习就像在宽阔无垠的原野里漫步一样。你不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在脑中也没有一个最终要实现的目标。让你的直觉来指引你会使你的自我学习变得更有趣。我们的生活已经被一个个有条理的决定占据了,因一时的激动而做决定这样的事情已经不存在了。

 

    13)早晨十五分钟

 

    利用早上的十五分钟来学习。如果你觉得你睡意未退,你可以迟点进行。但是千万不要推到一天的最后一刻再去做,因为繁忙的工作和活动可能会占据你的学习时间。

 

    14)收获

 

    学习一些你可以利用的信息。掌握规划的基本知识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其他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充分利用你所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你会因此而骄傲的。

 

    15)优先权

 

    没有什么外界因素可以迫使你学习,自身对知识的渴望才能使你的终生学习变成你的习惯,因为此时终生学习已成为你生活中所优先考虑的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