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叙事:研究高考题,清醒抓备考
文 / 柳栖士
今天开始,我们进入了“正确运用词语”考点的复习。
一上课,我就给学生提了个问题:“考纲中对于不同的考点有不同的表述,如‘正确使用词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等,我现在想知道‘使用’与‘运用’的区别,谁能告诉我呢?”一时间,同学们有点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于是我就从这里切入了正题。【“使用”和“运用”之间本没有多大差别,很多时候是可以通用的,细究起来,其主要区别在于:一、“使用”意为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服务,可见其更强调突出目的性,而“运用”的含义是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它更加重视扣住特点灵活处理,所以有“灵活运用”“运用自如”等短语;二、“使用”为并列式结构,“运用”一般为偏正式结构,其搭配上往往会有些细小的差别。个人归纳,供参考】
词语,从分类上看并不复杂,但从数量上看就有点儿让人有点头皮发麻,因为数量太过庞大。还不止于此,再看看词语的意义、色彩、用法等等,那更是让人迷迷糊糊了。
怎么样让学生能有一个清晰的复习思路呢?我想到了“解铃还须系铃人”:从“高考怎么考”中寻找“我们该怎么备考”的方法。
于是,我梳理了湖北卷2006—2012年关于词语的高考题,并将其全部抄写到黑板上,让学生观察、讨论,试图找出其中的某些规律。同学们都很聪明,个个跃跃欲试,通过一番比较分析,很快总结出了若干规律,在此基础上,我再稍加提示深化,并对2013年湖北卷词语使用考查做了大胆的预测:
1、属必考题,继续采用语段考查;
2、实词、虚词和成语仍将混合考查;
3、题型不变,仍将采用填空题,选择“最恰当”或“不恰当”的一项;
4、考查意图不变,那就是重点考查近义词的辨析与正确使用;
5、更关注实用类语料,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
学生一听,顿时来劲了,紧接着我因势利导,提醒学生在接下来的复习备考中需明确的思路和策略。经过不到半个小时的讨论、分析、归纳,学生茅塞顿开。
看来,这样的备考方式以后还要进一步深入使用。
新浪名圈“名师优生乐园” 博客圈圈主柳栖士 诚邀您加盟,请点击http://q.blog.sina.com.cn/wsq09625再点加入即可。通过本圈,您将欣赏到更多意想不到的精彩。愿黄冈教育与您共谱教育华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