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1-06-07 13:05:49)
标签:
2011高考浙江卷语文答案解析 |
分类: 好卷我存 |
2011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语言文学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给(ji)予
B、山崖(ya)
C、馄饨(dun)
D、神甫(fu)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笔法闲熟,感情真挚。/文章如流水账,缺乏细腻的描写。/融感情于琐碎的细节中不作直接抒情,情却自然溢出。(摘自作文评语)
B、贷款金额为叁拾肆万元,月底结算。/暂收定金伍佰元,余额货到验收合格后十日内付清。(摘自单据合同)
C、我们都是虫,可我是萤火虫。/苦难是化了装的幸福。/不是忙到脚不沾地,是忙到脚没空儿粘地。(摘自教室板报)
D、一期售罄,二期将出,敬请期待。/领衔浙江,独占鳌头。/创意至上,虚位以待,欢迎报名。(摘自招牌广告)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竹叶和阳光彼此恋慕所闪出的光,使人坠入了无我境地;口令不闪光,竹叶自身或浅黄、或翠绿的色彩,不也令人陶醉吗?
B、老校区遗留着一中旧时的氛围,参天的古木,平滑的石道,随处可见的老旧建筑……一切浓重得无需装饰就可做电影的背景。
C、日常交往中,平等是人与人之间投桃报李、礼尚往来的前提,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只会使人与人彼此疏离、产生隔阂。
D、班长在征文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大家都夸她是才女,她却求全责备,谦虚地说年级里水平比她高的同学有很多,自己的文章还存在很多不足。
4.
A.
B.
C.
D.
5.
A.
文以为常,白以应变。
C.
白以为常,文以应变。
6.
7.
由于人类不必要的装饰需要,全球象牙贸易恣意蔓延,100多万只大象因此失去了生命。
(2)
从这则公益广告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9分)
日本这次大灾难让所有人对科技文明的脆弱有了深刻的体验。现代人看上去很强大,他能建核电站,能建规模很大、功率很高的水电站,因为他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的科技知识,但仅仅这些知识对人类的存在就是真理吗?显然不是,只有当这种技术的后果呈现在人类面前,被人类充分意识到,人类才看到自然向我们敞开的完整真理,黑格尔说:“真理是整体的”就有这个意思。“改造自然”是科技文明的一个基本观念,但它却蕴含着摧毁我们生存根基的各种危机。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然是不可改造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是人类适应与协调自己与自然的关系。“改造自然”的本质是人要以自己的意志和愿望为目标,让自然服从自己,而不是在天地间不可逆转的规律之内,争取人与自然的共济。结果,人类强行向自然索取的地盘全部都被自然以诸如洪水、海啸等各种方式抢回去了。每每谈到这点,我都要对中国先人曾经的睿智心生敬意。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创造的都江堰四六分水的治水法,直到今天都令人叹为观止。它是一个体现人类与自然天人合一的规则。堰意味着对水的因势利导,在达到人的引水目的同时,并不违背水的自然本性。而坝则意味着对水的强硬抗衡,对水流方向的强力阻遏,是人与自然的迎面撞击。哲学家指出,这才是现代技术的本质。
但从哲学角度看,对我们生存性命攸关的根本自由是我们对真理开放的自由,行动的自由乃是后发于它的。如果我们看不清我们的真实处境,我们的思想还被各种偏见、流行的概念所蒙蔽,那行动对我们造成的后果就可能是灾难性的。对真理开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这些所谓的正常人往往也不能摆脱怪癖的意志、扭曲的心理、知识的局限所造成的视野的偏狭,也许,退后一步,放弃(至少是暂时放弃)那种疯狂的自我表现,包括由此而生的扭曲行为,倾听自然,还事物以本来面目,存在的真理就可能向我们敞开。
其实,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生活中正在发生
8.下列不属于“对真理开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的原因的一项是
A.我们往往不能摆脱怪癖的意志、扭曲的心理所造成的视野的狭隘。
B.洪水、海啸等诸多自然灾害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然是不可改造的。
C.科技飞速发展,但人类并不清楚怎样对已主宰人类的技术施加影响。
D.真理是整体的,而我们对技术、知识的认知常常存在局限。
9.
A.人类应顺从自然。
B.真理是整体的。
C.人类应与自然共济。
D.使真理向人类敲开。
10.联系全文,指出最后一段画线句中“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的具体内涵。(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列车在下一站听了3分钟。买第9车厢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就顺序跑到前一节第9车厢门口排队上车。乘务员看着这么多乘客,惊慌失措的挡在车门口说:“我这儿只有两个空铺,去找列车长吧,在第1车厢,让他把大家都安排到其他车厢去,跑快点,要不车就开了!”愤怒的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的
11.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
12.补写第二段中“极度读者”来信的内容。(不超过50字)
13.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
14.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15.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三、古代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注】①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17.下
A.
C.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选材合理,主要叙述了张文瓘与高宗、李勣之间发生的故事,生动地刻画了张文瓘为官的形象特点。
B.文章描写李勣赠物这一情节,巧妙刻画了张文瓘及同僚的性格特点,体现了作者运用写作技巧的独具匠心。
C.针对高宗造宫室、征四夷的做法,张文瓘在其谏言中,运用举例论证等方法,采用骈散结合的语言,成功说服了高宗。
D.文章描写了囚犯们因张文瓘贬谪移职而难过流泪的细节,从一个侧面表明张文瓘执法公允、深得人心。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他宰相奏事帝必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若子才,无流不可,焉用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2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计数:不能用十来计算,不用十个。
23.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1分)
2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
(2)沧浪之水清兮,____________;沧浪之水浊兮,____________。(《楚辞》)
(3)盖将自其变着而观之,____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_。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4)凭谁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人生代代无穷已,____________。不知江月待何人,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