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园贴吧,一个难以绕过去的话题

(2010-07-13 00:16:30)
标签:

校园贴吧

学生道德

引导教育

杂谈

分类: 教育我谈

校园贴吧,一个难以绕过去的话题

 

【博主感言】现在是信息社会,不光是信息量大,不光是传播速度快,也不光是传播途径多,而且传播的自由度较过去大了很多。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里,贴吧是一个很有市场的去处,同时它又是一个鱼龙混杂、境界不高的地方。于是,一些消闲的、发泄的甚至是谩骂的帖子是不是就出来了。正如作者所言,这是“一个难以绕过去的话题”!应该说这篇博文很好地总结了有关校园贴吧的问题,希望能给喜欢贴吧、关注贴吧的朋友以启示。

 

      我过去极少关注校园百度贴吧,甚至没有看过里面的内容,只是前段时间博客群组有博主多次提及,我才进入贴吧浏览。通过浏览,我发现,校园贴吧作为一种交流方式,大多是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比较自由随便。但对于内容,本人就实在不敢恭维了:“贴吧”里的帖子基本上就是一些对学校、老师和同学的评论,骂人和不文明语言的帖子占大多数,甚至有些帖子里还充斥着一些暧昧或宣扬暴力的语言。

    “贴吧”由此吸引了博主三月雪的眼球,因此这段时间,我浏览了很多学校的贴吧,甚至一些省市重点高中的贴吧。我原以为那些聚集了优秀学生的名牌高中的贴吧会“干净”很多吧,结果竟让我大出意外,差不多所有学校都有贴吧,贴吧内容也非常相似,基本上是一片乌烟瘴气。

    博主三月雪作为一个持续关注和研究养成教育20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既感到了触目惊心,也感到了痛惜和无奈,今天面对这一棘手问题,和新思考网的各地的班主任朋友们交流,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勉。

 

    校园贴吧,都“贴”了些什么

    学生在贴吧上到底发表了些什么内容呢?我看,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三方面:

    1.评价同学,发泄个人情感的:

    在贴吧上学生发表最多的是这个方面的内容:比如说,学校的校花是谁,班级的班花是谁,某班的什么人长得怎么样(或美或丑),表达爱慕或厌恶之情。当我们面对这些话语的时候,即使有的是褒扬的话语,也会让人感到不快。有的被评价的人可能感到很气愤,于是就在网上对骂,引发网络大战,话语非常难听。当一个人撕掉了笼罩在身上的文明的面纱,露出赤裸裸的狰狞的面目的时候,那是何等可怕!

    2. 攻击老师,评价教学工作的:

    学生们在百度贴吧里发帖子的大部分内容除了攻击同学,就是攻击老师。也许你正守在三尺讲台,完全没有料到会无辜地在网上被人攻击,而攻击者,很有可能正是坐在你对面的学生。在这些帖子中,有些是调侃性的,诸如长相美丑等。但也有不少是恶意的,有的甚至是人身攻击。有的不仅随意给老师取很不雅的外号,还有的甚至公开点老师的名字谩骂。这是目前贴吧里泛滥的一种让人心酸的现象。

    3.  抨击学校,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不满的:

   “某某学校很垃圾”是贴吧中最常见的语言,不论这所学校是否“垃圾”,可笑的是一所在全国赫赫有名的学校也竟然被称为“垃圾”。矛头直指学校的办学条件,课外活动,作息制度,安全保卫,后勤服务。在很大程度上,这些人发帖子并不是从学校发展的角度考虑的,不是经过深思熟虑,认真地把问题提出来,而是随心所欲想当然,只图一时之快,仅仅为发泄自己的不满,所以对于学校管理而言,裨益不大。

 

    校园贴吧,为什么会这么“烂”

    1.校园贴吧是一个虚拟空间。

    与搜索引擎、论坛、博客相比,贴吧具有更加灵活自由的特性,特别是贴吧采用的是匿名登录的方式,当学生处于匿名状态时,因无明确的个人标志,不必承担破坏社会规范的后果,从而降低了人的社会约束力,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因为这个时期的学生更易于冒险、越轨行事,再加上他们阅历不够丰富,自制力较差,缺乏客观分析事物的意识和能力,这些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冒失、报复、冲动、急燥等心理倾向,迫于现实环境的限制,他们将这些不良情感一股脑的发泄为成网络行为。

    2.学生道德修养迷失。

    网络的隐蔽性使不少学生网络言行放纵随意,暴露了学生道德修养的低下。在网络环境下,部分学生的人格冲突十分明显,在现实生活中是“好”学生,在网络中的表现却可能让我们意想不到。网络价值观念模糊,传统道德规范中诚实守信等道德品质在网络世界中受到严峻挑战。一部分学生认为,在网络这样的场所进行欺骗以及胡说八道随意发贴是很正常的事情。

 

    3.教育管理和必要的约束存在缺陷。

    当校园贴吧风起云涌之时,教育工作者对此要么听之任之,要么束手无策,既缺乏教育,又缺乏引导。

 

    面对校园贴吧,不应该只是困惑

    1.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一是加强网络道德的伦理规范和宣传教育,告诫学生即使在网络上也不是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更不能肆无忌惮,要以具体实例使学生认识到在贴吧发表错误言论的危害性;班主任可通过主题班会,讨论演讲,对话辩论等形式,教育学生懂得网络道德和网络文明,学会尊重老师,同学和他人;二是班主任要组织学生学习《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条例》、《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等法律法规,讨论新闻媒体已报道过的由于学生不良上网行为而引发的一些事件。通过这些事例,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强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选择能力和自律能力,增强网络道德责任感。三是注重对学生的人格教育,让学生知道在失去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靠自身的人格管束住自己,对将来一生的健康成长是多么重要。

    2.加强网络法制教育。

    网上就可以随意骂人吗?回答是否定的。如果骂人者点老师或同学的名字,且骂人这件事被周边的老师和同学知道的话,那么这就侵害了被骂老师和同学的名誉权,老师和同学是可以通过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因此,若有不慎,骂人者可能会吃官司,要承担赔礼道歉和精神损害赔偿等。网络发表错误言论不是儿戏,要有网络法制意识。

    3.学校网管老师要加强监管。

    要想千方设百计加强网络管理,(如有可能,争取做贴吧的管理人员),运用技术手段对那些不健康的帖文予以删除或限制。

    4.办好学校网站。

    有条件的也可以办班级网页,班级博客群,占领网络阵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打破校园贴吧的神秘感。

    5.发挥正面帖子的导向作用。

    可适当发一些有正面导向和激励向上作用的帖子;同时,对模糊认识和不良言论进行必要的辨析,“道理越辩越明”,努力减少不良言论在贴吧的市场。

    6.要切切实实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

    关注贴吧中反映问题的合理性,加强管理,改进工作,学校的教师,职员,工人,甚至临时工都要有“服务至上”的思想,真心实意为全体学生做好服务。 

 

    愿贴吧从此干干净净,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天空般纯净的赤子之心。

                                       ——转自三月雪的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