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两天,“四重”“四不重”
——高考之前如何高效度过
还剩两天就要高考了,考生不紧张是假的,不想多复习点是假的,不想抓紧时间做最后冲刺是假的,但是,越是这样越是容易出漏子。为了缓解这些症状,下面的方法可以一试。笔者简称为“三重”“三不重”。
一、重“旧”不重“新”。
所谓旧,是指已经学过的知识、做过的题、整理过的错题本笔记本等,考前的复习应该把对这些知识、信息的巩固和保温作为重点。所谓新,是指那些没有涉及过的新的题目和自己根本就是再去学习也不容易学好的知识等,建议要大胆放弃,充其量也只能适量关照。至于新题目,最好不要再做。
二、重“对”不重“错”。
这里主要是指在复习和将来高考做选择题时的建议。从过去的复习中知道,很多同学一见到“选正确的”或“选不正确的”题目时,总感觉所有的选项都有“误”或有“病”,从而导致错误率高。我们不妨借鉴刑法上的“无罪推定”原则来做,即首先认为所有的选支都是对的,然后再来审定。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对于提高正确率很有帮助。
三、重“考”不重“学”。
不重“学”?对。马上要高考了,很多考生虽然仍埋头书山但自觉收效甚微。为什么?那是因为很多考生只知道一味复习,而忘记了按照高考考题要求来复习。因此,首先要想明白考什么,再有针对性地去复习,这就叫做做一点有一点,效果十分明显。
四、重“得”不重“失”。
作为人,“贪”真的是一种本性,考生亦如此。如果老想着我还有哪些没掌握是不是会很有压力呢?答案不言自明。如果换个思路,问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突然间是不是发现自己已掌握了很多?是不是也感觉到很轻松了呢?其实,在梳理“得”的同时“失”还是会找到的,合理的必要的补一补,效果也会很不错的。
当然,这只是一般性的理解,仅供考生们参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