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悟荀子谈做人的艺术

(2010-03-15 09:41:07)
标签:

荀子

谈做人

三不祥

三必穷

杂谈

分类: 人生我悟

感悟荀子谈做人的艺术

     

      总感叹古人的先知先觉,总得益于先人的大智大慧,总佩服那些俗语古训,因为,其实,我们经常行走在古圣先贤思想的边缘……

 

    荀子在《非相篇》中指出:

    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人之三不祥也。

    人有三必穷: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非其上,是人之一必穷也。乡则不若,偝则谩之,是人之二必穷也。知行浅薄,曲直有以相县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穷也。

    人有此三数行者,以为上则必危,为下则必灭。

    ……

 

    读罢上文,掩卷沉思,越来越觉得“人有三不祥(吉祥)”、“人有三必穷(困厄)”这些观点可真是概括得太经典了,即便是就今天的状况来看,于己于人于社会仍然是十分重要的。    

    荀子从“三不祥”的角度提醒我们做人要知道“事长”、“事贵”、“事贤”,即便是自己处于别别人更有力的地位;从“三必穷”的角度提醒我们做人要知道多予爱、多行善、多说真、多助人。当今社会,党和国家积极倡导和建设和谐社会,温总理最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明确提出要让全国人民活得幸福,活得有尊严。因此,我认为我们每一个人必须有这种意识,更应该自觉践行这一理念。

    也许有人说,没人天生愿意事奉、顺从别人,这肯定不错,但可不可以换一个角度想一想:今天你“事”了别人,说不准明天别人就会“事”你哩;反之,你今天损了别人,凭什么明天他不损你呢?孰优孰劣,不言自明。从现在起,做一个“‘事长’、‘事贵’、‘事贤’的人”,变“不祥”为“祥”;从今天起,做一个“多予爱、多行善、多说真、多助人”的人,变“穷”为“不穷”。

 

   【附 译文】

    人有三重不吉利的事:年幼却不肯侍奉年长的,卑贱却不肯侍奉尊贵的,没有德才却不肯侍奉贤能的,这是人的三种祸害啊。人有三种必然会陷于困厄的事:做了君主却不能爱护臣民,做了臣民却喜欢非议君主,这是人必然陷于困厄的第一种情况;当面不顺从,背后又毁谤他,这是人必然陷于困厄的第二种情况;知识浅陋,德行不厚,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又与别人相差悬殊,但对仁爱之人却不能推崇,对明智之士却不能尊重,这是人使自己必然限于困厄的第三种情况。人有了这“三不祥”、“三必穷”的行为,如果当君主就必然危险,做臣民就必然灭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