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作文题解

(2010-01-16 16:42:06)
标签:

湖北

重点中学

高三

第二次联考

作文题

解读

个人

杂谈

分类: 教学我思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作文题解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少年想成为少林寺最出色的弟子。他问大师:“我要多少年才能那么出色?”
    大师回答:“至少10年。”
    少年说:“10年时间太长了。如果我付出双倍的努力,需要多长时间呢?”
    大师回答:“20年。”
    少年又问:“如果我夜以继日地练习呢?”
    大师回答说:“30年。”
    少年灰心了。他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我每次说更加努力,你反而告诉我需要更长的时间呢?”
    大师说:“当你一只眼睛只顾盯着目标时,那么就剩下一只眼睛寻找道路了。”

    读上述文字,体会其中的含义,联系社会实际或你的人生体验,自选文体,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材料解读】

    这是一道材料命意作文,下面我来分析一下这则材料。

    本段文字的含义是什么?一不留心可能就会认为是“要正确对待目标”了,其实不然。一者,要看到三个关键词,即更加努力、盯着目标和寻找道路;二者,要正确理解一个关键语句即材料的最后一句话,这是一个假设复句,其表意重心在后一结论句上;三者,要准确发现并解决三对矛盾,即少年的期望与大师的意见的矛盾,越努力与所需时间越长的矛盾,盯着目标与寻找道路的矛盾。从大师的回答中不难发现,大师从未否定少年的目标,从未否定少年的努力,只是用时间的不断增加来延长实现目标的过程。至此,“玄机”、“禅理”逐渐明朗,目标、努力是前提,但大师更强调努力实现目标所需的认识、过程、方法、心态、坚持、踏实等若干方面,这些也正是“寻找”的内涵即“道路”。  

    【考查意向】

    一个同学某一学科学得不好,于是花大量的时间,甚至废寝忘食,可成绩并不见其增;也有人总怨自己的方法有问题,没找到捷径,可借了别人的好方法以后还是不行,为什么?心态有问题,过程出了问题!社会亦然。上述材料直指当前学生学习和社会上大肆感染的急功近利心态、只管目标不愿坚持也不愿用心付出的浮躁心理,由此可见命题人之匠心独运。由此我想到了心理学上那个著名的“瓦伦达效应”:美国一个叫瓦伦达的高空走钢索的表演者,在一次重大表演之前,不停地向他妻子说:“这次太重要了,千万不能失败。”结果,瓦伦达在那次重大表演中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的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而以往每次成功的表演,他总是想着走钢丝这件事,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这种“专注于事情本身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就叫“瓦伦达心态(效应)”。因此,那种只专注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也即“全心全意”寻找道路者,成功反而离他更近,但这种观点在当今时代却极少有人能接受。当代人认为成功的秘诀是“拥有机遇”、“出奇制胜”、“剑走偏锋”,殊不知这种“投机心态”往往浪费了人的青春和才情。

   

    明白了以上“玄机”,后面就可以以“心态决定状态”、“成功不只在目标”“凝神道路,踏实前行”等为题,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合理关照好其他因素,并按照题目要求联系实际来写就可以了。

 

    纯属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