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信天游的天空下

(2009-05-23 15:32:39)
标签:

信天游

芦笛秋

随园散人

文学/原创

文化

分类: 感悟生命
    从城市出走,我想要寻找的只是一片净土,一份难得的恬适与安闲。
    我是在一个夏日的黄昏,信步回到这片土地的,那时候炊烟袅袅,蛙声四起,从田里归来的人们哼着古老的信天游,一切都是那样熟悉,而仔细想来这样的景象却又过了多年!
    陕北,黄土高原的风沙依旧弥漫着行人的视野,千沟万壑的地貌里依旧绵延着千百年的惊叹。
    我识得它,这片贫瘠却又饱含生命热情的土地。儿时在这里欢笑过,少年时在这里奔跑打闹过,那崎岖的山路上似乎还留着当年的足迹。
    听着熟悉的乡音,闻着泥土的香气,静静坐在门前的石墩上,回忆、畅想,那悠悠的黄土梦,那恣意的信天游,夹杂着男女老少挑战命运的吆喝,从脚下的土地由近及远,渐渐形成一种意象,经过时间的涤荡,又归结成一种信仰。
    我无法考证人们在这里歌唱了多少年,我无法测算这里的沟壑要经过多少年的风雨欺凌,我只是一粒微尘,在广阔的天空下自由飘荡,因为与这片大地有缘,降落在这里,又以行人的姿态回归,带着一身的疲惫。
    是的,我又听见了乡亲们黄昏时分海阔天空的谈笑,无限的天际与无限的高山,围成一个有限却绝对没有拘束的坛,星月安静地倾听大地的呼吸。远处,野鸟啁啾,却改变不了人们谈到兴起时的畅快。
    孩子们借着星月的光奔跑着,这样的场景带我回到多年前的傍晚,而一旦从回忆中走出来,恍如隔世之感顿生,“今夕复何夕”,原来人生真的像是一次旅行,经过山川河流,尝过岁月的辛酸苦辣,终于明白,起点与终点,都不重要。
    夜深了,人们意兴阑珊地各自回家,他们选择在夏夜里沦陷,因为这里的夜清凉而安详,悠闲而舒爽。偶尔几声犬吠,似有“夜归人”的错觉,为这宁静的夜画上几个动的音符。
    当我从梦中慵懒地走出,人们已经在地里忙活了好长时间了,我想,人们是在追赶太阳,实际上,他们是在追赶命运。
    这里的穷山恶水,这里的茫茫不知前程,不能成为人们退缩的理由,反而让他们挺直了脊梁,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结果,未必是征服,但他们一直在努力。
    听,信天游又在飘荡,人们的脸上带着灿烂的笑,用双手创造幸福,搭建美丽家园,也许这就是他们能够在黄土地上一遍遍唱响信天游的缘由。
    夏天的午后,人们在大树下歇息,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席梦思,只有随阳光移动的树荫,却足以让他们享受幸福,真实的生命,真实的生活,在这里演示一种恬淡。
    也许,古老就意味着陈旧,但这里的古老却繁衍出一种淡然面对生活的态度,而这样的态度当然还有一些不服输的精神,一些对这片热土的爱。这样的爱,脱离了虚妄与浮华,一如信天游里唱到的男女感情般,没有半点掩饰与虚伪。
    因为这份爱,站在这片土地上,颇觉得踏实与自豪。
    于是,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人站在这里,不是一个行人,不是这里的过客。这里的春夏秋冬倏然间又流过我的生命。
    春天,在春雨后的土地上播种希望,经历火热的夏天,走到甜蜜的丰收季节,然后在白雪飘飞的冬天围炉欢笑,季节更替改变的是大地的颜色,却始终改变不了人们自由歌唱、快乐生活的心情。在这片黄沙漫漫、沟壑连连的大地上,当一种信念、一种对生活的追求演变成了一种信天而唱的歌谣,这只是一种演变,而近乎一种归结,将宿命归结为信仰,将贫瘠归结为追寻。
    苍凉,却不空洞;偏僻,却不狭隘。于是,信天游里除了凄然与辛酸,还唱出了悲壮与自由。
    “我低头向山沟,追逐流逝的岁月,风沙茫茫满山谷,不见我的童年。我抬头向青天,搜寻远去的从前,白云悠悠尽情地游。什么都没改变。”当这歌声飘满黄土高坡,又飘成了一种意象,蓝天白云下,信天游伴着流年,在春夏秋冬的变换中挽着生命的热情,小河边孩子在嬉戏,山谷里庄稼汉在劳作,大地很温暖,历史很饱满。
    当漫山遍野开满山丹丹花的时候,我惊异地发现,我曾经从这里出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闲词两首
后一篇:夏 晴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