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青春谁做主》看罢

(2009-05-20 14:34:09)
标签:

我的青春谁做主

陆毅

王珞丹

赵琳

朱雨晨

芦笛秋

随园散人

杂谈

娱乐

分类: 静看世风
    由于朋友的力荐,我一口气看完了《我的青春谁做主》这部电视剧,不知道哪儿来的那么一股劲,也不知道哪儿来的这份兴趣,就那么迷迷糊糊、痴痴呆呆地看完了,连渣滓都不剩。
    作为八零后首批出现在社会上的人,我以为能为自己的青春做主是一件超级幸福和幸运的事情,但实际上,经过这些年的彷徨与挣扎、痛苦与迷惘,终于明白了,做主没那么容易,青春不是一道算术题,不尽是诗情画意、山明水秀,这里充满了崎岖,充满了山高水阔的危机,甚至还有社会的挤压,以及人性的争斗。
    当然,如果青春只是一条阳光大道,道旁长满鲜花,飞舞着蝴蝶,那又有什么意义呢?生命的本质,不只是享受沿途的风光,虽然我们必须拥有欣赏风光的心情,生命里更多的是绊脚的礁石,难以预料的阴晴雨雪,无可逃避的酸甜苦辣,这才是真的生命,这才是生命真实的颜色。青春也是如此,只有更多的色彩,才能见证青春时期生命的激昂与生机、斗志与精彩。
    那么,青春由谁做主呢?这是一个问题,毕竟青春期的人尚没有脱去幼稚的衣衫,还有些迷茫,有些不知所措,但是如果把青春交给父母,他们又不能接受,或者说,不舍得,青春多美好啊,凭什么交给他们,凭什么将这样一个有着宽广发挥余地的时期交给过了时的父母一辈?而父母站在自己的观点上,又相当愿意甚至是非常主观地将子女的人生大事、事业前程大包大揽,至少是为他们铺好道路。
    这是一场战争,如果不是战争,至少是一种不同时代人们认知和时代观念的强烈碰撞。于是,我们看到了《我的青春谁做主》的题目以及题目里的疑问。这是一道难解的问题,对于父母来说,必须从这个问题上作出深思,而深思的同时,又继续自己“全是为子女着想”的心态;对于子女来说,提出这个问题,首先就是要得到一个“我的青春我做主”的答案,这是一种宣泄,一种对自我的肯定,也是一种对父母强行主宰自己青春的不满。当这样的问题以电视剧的形式抛向社会,必然是一场热闹的争论,两代人或者三代人,将青春与人生疯狂地论述、争锋,以求得一个最终的答案。其实,对于八零后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毫无疑问的,他们想问的其实是:我的青春你们凭什么插手?
    《我的青春谁做主》与《奋斗》相比,风格很相近,尤其是语言风格,一样的很具时代特征的风趣和不屑,一样的“年轻就是本钱”的观点,当然还有一样的青春气息。
    说实话,我之所以能一口气看完这部电视剧,一方面是因为朋友将它夸的天花乱坠,而经过我短暂的论证,在某些方面赞同了朋友的观点,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看这样的电视剧有点“解气”的感觉,而且不会感觉很累。这里虽然也有思想和文化方面的差异和斗争,但都是不同年代人们的小争斗,没有太深沉、太较劲的东西,所以不会感觉有多么压抑。
    虽然与《奋斗》相比,《青春》一剧没有在一开始就出现亿万富翁的长辈,但是陆毅扮演的周晋和张铎扮演的高齐依然从一开始就算是成功人士,虽然他们不是作为“我的青春谁做主”问题的主角而出现的,但是就这么开着奥迪车出现在观众面前,还是让人感觉怪异。
    作为这样一部年轻人的电视剧来说,尤其是我作为一个普通观众,凭着一股热情看完这部电视剧,我无论如何也不能从艺术性、思想性上对它进行剖析和结构,我真的不具备这个水平。我只是想说说我的感受,以便证明我看过。
    从《奋斗》开始,或者很多人就喜欢这样的电视剧里的对白,以及人们因为年轻而什么都不怕的精神。与《奋斗》相比,《青春》的爱情很简单,不像前者将爱情描画成一种游戏一样,让人倍感不舒服,《青春》里的爱情,基本上认定了就死咬不放,这或许是一种进步,或许是一种讨巧,毕竟年轻人希望有一种牢固的什么都改变不了的爱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我喜欢那句台词“如果连爱情都不行,还有什么能够经得起消磨”,在如今这个什么都讲速度的年代,一份持久而坚固的爱情,着实令人羡慕,值得每个人追求。
    赵琳扮演的赵青楚,研究生毕业,很容易地找到了中意并且有很好发展前途的工作,并且很快又遇到了周晋这个开着奥迪、穿着名牌西服的地产商,虽然期间也有过买房等现实问题,但基本上是一帆风顺;霹雳被父母尤其是母亲寄予了太大的希望,她却选择了一条让她母亲无比失望和郁闷,无法接受的厨师之路,甚至在北京过着父母认为的“留学生”生活;周晋十年前做过让自己良心不安的事情,于是日日受尽煎熬,而最后的结果是,证据不足而免于起诉。。。。《青春》的很多剧情还是呈现了太多的理想化,或者说是,以最荒唐、最让人不能理解的方式,表现编剧所要求的理想化,这是跟《奋斗》很相似的。也许,这样以年轻人为核心,以年轻人的奋斗历程和爱情历程为题材的电视剧,都难以逃开这样的格局吧。
    不管《青春》的思想性如何,艺术性如何,至少从某些方面来说,它真实地反映了八零一代的生活,反映了这些人的心路历程,也能带给人们很多思索,作为偶像剧来说,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一口气看完32集的电视剧,难以消化是肯定的,但我还是在剧中找到了一些值得探讨和思考的点:
    方宇因为与钱小样私奔而撞伤了钱小样的父亲,他只是一个汽车修理工,却将自己所有的积蓄拿出来,虽然未必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虽然他可能因此而面临生活的困境,但是他没有犹豫,没有退缩,为了爱情,更为了一种男人的担当。其实,不管是什么年代,不管是什么地位的男人,责任感都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就算你拥有金山银山,就算你可以翻云覆雨,你也难以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从某些角度说,越是平凡的人,越能体现担当的重要。
    《青春》中的高齐,可以说在爱情上是失败的,从赵青楚到钱小样,他喜欢的都选择了别人,而他给出的答案是:爱情是一件特美丽的事,与其说是俩个人的相处形式,不如说是我们心里面的一种感觉。相恋也好,单恋失恋也罢,虽然说结果迥异,但都体会了爱的滋味,甜蜜忧伤痛苦,哪种是我们享受爱情的形式?
   “干嘛因为满足不了就把爱情弄得那么不堪呢?那不是爱,是占有。大部分人的爱都停留在占有阶段,很初级,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纠缠,怨恨甚至是相互伤害,当爱的目的不再是占有,爱情就不再跟爱的那个人有关,哪种形式你都可以享受爱情,这就是传说中的,我的爱与你无关。”
    我认为,高齐给出的是一种高级的爱情观点,虽然可能不会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但至少这是一种纯粹爱情的看法,也许透着一些酸,那有如何呢?
    钱小样对于爱情又一份难得的坚持,高齐也许是更好的选择,但也只是也许而已。他爱的是方宇,他们在一起有快乐,有生活的真味,也许这就够了,高齐能够给的,也许有很多男人能够给更多,但她不屑,或者说没有兴趣,她看重的是自己的感受,看重的是在一起时能够创造的快乐,能够享受到了生活的乐趣。
    这个物质的时代,《青春》给出了一种爱情的选择方式,一种虽然看上去不太真实,却毫无疑问是很让人迷恋的爱情方式。赵青楚选择周晋,也不是因为周晋的成功,在周晋似乎走到了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她选择了坚持,忠于自己的选择,忠于自己的爱情。这是一种爱情,现实中关于房子、关于车子、关于存款的爱情,与之相比有如何呢?
    其实,这也不只是为了表达一种纯粹的爱情,我认为,《青春》要给我们的,还有一种在物质时代里保持真实自我,不为物质所束缚,追求精神理想、追求自由生活的思想。
    无论是生活还是爱情,《青春》至少在某些方面,让我们受益匪浅,也许作为一部偶像剧,它还有着很多缺点,比如故事的逻辑性,人物的理想化,思想的年轻化等等,但这都没关系,它是为年轻人而创作的,“年轻就没什么不可以”,这不只是口号!
    青春,依旧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题,依旧有着子女与父母的斗争,但所有的所谓的斗争,都是为了青春上路的时候更少的摔跤,更多的享受阳光。《青春》里有碰撞,但很多的是理解、协调,这正是面对青春应有的态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