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通价值投资网
价值投资者的精神家园!
凌通价值投资网欢迎您
价格是投资人对基本面的认知和印象
“小王,我们上面在讨论股市为什么比其他领域更容易出现错误的过程中提到了几个具体原因,其实在这些具体原因背后有一个总原因”
小王问道:“这个总原因是什么?”
“就是价格是投资人对基本面变化的提前认知和预期,不是基本面本身,价格是主观化的基本面,价格是投资大众对未来基本面变化的主观认识。在资本市场上基本面本身虽然决定价格但基本面是第二位的,对基本面的预期、想法和认识是第一位的,对基本面的预期、想法和认识形成价格,因此价格先于基本面变化形成,基本面相当于是判官,是对此前人们做出的预期是否正确做判定和裁决,早先做出的预期对与不对是由基本面裁定的。价值的主观化过程,相当于给物体照镜子,只是这块镜子不是平面镜,而是哈哈镜。这面哈哈镜要么有没有照到的地方,要么有过分夸大了某个部分,而这个物体旁有数以万计的哈哈镜。因此数以万计的哈哈镜互相影响形成的价格,永远而且一定不是客观物体的客观价值。一定有偏差的,要么高一点,要么低一点。
因为价格是对未来几年变化的提前主观预期,因此价格的形成没有纯客观依据。我们衡量一个物体的重量是由称重机完成的,测量一个物体的长短是由米尺来完成的,称重机和米尺提供了重量和长短衡量中的客观标尺和凭据,用客观标尺测量的结果在一定误差范围内是准确的,不容易发生严重错误。价格产生的过程没有客观标尺和度量器,它是完全靠主观观察、认识、感悟与印象,所以导致在没有客观标尺下,所形成的价格必定是与客观的价值是不一样的,极容易发生错误。道理很类似于在没有称重机、米尺的情况下估算一个物体的大概重量和尺寸,这时在失去客观标尺,估算的错误率和失真率将大幅提升。
对客观事物进行把握和评价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尺和仪器,只能通过主观感觉与印象来形成结果,这种状态下错误率会因缺乏客观标尺而大幅提升,价格的形成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完全没有客观标尺的纯粹凭主观感觉与印象寻求结果的过程,此种情况意味着价格产生的过程实际上永远都是一种凭感觉的毛估过程,于是其易错性大幅增加。这种易错性正是价格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表现,是价格主客一体的必然结果。
估价的过程没有客观的标尺和工具,但这并不意味着估价的过程是纯主观、纯想象的。饿死的骆驼比马大,再困难的优秀公司也比垃圾股价格高,估价没有客观标尺,但有清晰明确的原则体系,人类金融市场的发展已经把估价的原则找到了,在现代投资学校里如何给企业估价,已经作为完全成熟的内容在教授学生,任何一个愿意学习的人在一定时间精力投入下,很容易掌握给企业估值的原则体系,依据这些原则体系只要能冷静、客观、理智的用这些原则体系去测量、把控被投资公司,所估出来的价格也错不了多少。但是,虽然有明确的、规范的给企业估值的体系和原则,终究还要特别注意应用这些原则的是投资人,投资人必须在冷静、平和、不急不燥的状态下使用这些原则才能得出相对错误率小的估值。但问题的关键是投资人在某些特殊时间和情况下无法做到平静、冷静、不急不燥,投资人常常会在某种条件和情况下失去了平和的心态,处于紧张、绝望、恐惧或者贪婪和过度乐观之中时,他就不可能完全按照估值原则与体系冷静客观的得出结论。正确的使用这些估值原则和标准必须依赖于估值者的情绪处于正常的状态。
然而现实的投资是在风雨飘摇的市场中驾驶着一艘船,这个市场仿佛如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在风平浪静时投资人心态平和、情绪稳定,他掌握的驾驶方法、技术能够娴熟的使用,所以船划得很平稳。一旦波涛汹涌和风高浪急时,投资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发生重大变化,这时往往会在行为上不能坚持正确的做法,这是投资现实中广泛存在的问题。
由于价格是对基本面的主观认识,而认识的主体在情绪上具有不能完全保持理性的特质,所以,价格就必然带有易错性,价格往往是错误的。同时,价格具有易波动性,这个波动性完全就是投资人的情绪心理在变化。当股价变化时,大部分不是基本面引起的变化,虽然基本面会引起股价变化,可是真正的主流价格变化的因素是投资人的心理发生了波动,价格走势图就是投资人的心电图,是心理想法的表现。与其说是价格在变化,不如说是投资人的心理、想法、情绪在变化,二者是等效的,完全一样。(点击参与论坛交流)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以下链接阅读:
白酒消费与医药消费的对比思考
A股可能会迎来并延续中级反转
格力电器(000651)长周期财务数据透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