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期投资的博弈性与预见性

(2010-07-06 08:48:44)
标签:

就业

长期投资

预见性

成长股

凌通

德国

杂谈

分类: 投资理论

        凌通价值投资网

             价值投资者的精神家园!

凌通价值投资网欢迎您

 

    6月下旬,我接到哥哥打来的电话,哥哥的女儿已结束高考并成绩也得到了,哥哥请我帮助侄女结合她的成绩选择未来有利于就业的学校与专业。放下电话后我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我研究了一下如何选择专业,大体上需要考虑的是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其次最重要的是四年后所选专业便于就业。就业是很关键的,四年之后的情况很难提前预知。另外,还需要考虑的是侄女的成绩属中等偏上,在报专业上需要有一定技术,如果一个好的专业由于报名的人过多,也可能使无法录取。研究之后我认识到给学生报自愿只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需要选择哪些专业在四年后便于就业,而不是现在哪个专业热。一方面,现在的热门专业四年后是否能维持不得而知,另一方面,大家都报热门专业会使得竞争过于激烈,往往不易被录取。所以给高考学生报专业这一个问题是预见将来的就业形势。第二,是需要结合学生的成绩尽量选不被人看好的,凡是不被人看好的专业容易录取。如果这个专业不被人看好,且四年后还很有前途,那么这个专业是最佳的选择。
    思考后,我发现给学生报专业与选择成长股的原理是完全一样的。成长股选择也是面临两个问题:预见将来的形势而非判断现在的好坏。企业现在的状态当然是要考虑的问题,但成长投资要解决的是若干年后这个企业怎么样,这个行业、这个产业有没有未来?这种前瞻性和预见性是长期投资的核心课题与本质。没有对遥远未来的预见和提前的预知,就很难获取长期投资的收益。因此,长期投资者必需有预见能力、必须有提前知晓未来的能力,而不是对现存状态的精细化研究。研究现实状态的细节和详细情况在获取预见性结论上作用不大,长期投资是要靠想象、猜测和感觉和直觉的。在中国抗日战争时,领导层就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应该联合德国,因为当时德国在欧洲已经占领了很多国家,并且中德仍维持着外交关系,德国的外交人员还在调停中日关系,所以当时中德关系比中美关系还要热。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白崇熹,他认为德国在欧洲一路取胜,因此未来德国能成为赢家,中国应该和德国建立某种联系。另一种观点是必须联系美国,虽然美国在中日战争开始时表示中立,后来还和日本勾勾搭搭,但长期看美国和日本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最后主张联系美国的占得上峰,中国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但当时白崇熹提出的观点是有理有据的,有对战争进程、各国家的实力对比做证据,可是这种精细化对现实的描述并没有和历史事实相吻合。因此,在长期投资中适当忽略一下现实的东西,给予一种预见和想象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大学在设立专业的时候比家长给子女报专业更难。因为设立一个专业要为未来四五年甚至十多年培养人才,因此大学设立专业所需要的预见性更强烈,目前中国的大学在设立专业时主要的问题是所有学校都一哄而上办热门专业,由于这个专业办得多,招生过多,导致这个专业最后难以就业,而真正紧缺的专业往往出现在冷门里。相关数据统计,中国现在有十大专业是严重过剩的,这类学校的学生就业率不超过30%,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这些行业太热,各学校一哄而上设置这类专业,最后供求失衡导致这类专业的毕业生难以就业。这就反映出在报考自愿或设立专业中要考虑博弈性的问题,不仅要考虑未来向哪个方向发展,还要考虑其他学校、其他同学的选择是否和我一样,如果大多数的选择一样,大多学校的专业设置也一样,那么这个就业选择和专业设置就肯定是错的,这在现实社会中是普遍现象。
    这个道理和长期投资也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企业确实未来很好,但大家都认识到这个企业未来很好,都一拥而上积极介入,这时就投资的未来来讲应该不会乐观。因为,大众的共同介入导致股价已高高在上,未来企业的成长无法支撑更进一步的价格上涨。长期投资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博弈性,这中博弈性更容易影响投资成败和未来结果。有很多投资人认为长期投资就是研究企业,是不需要考虑市场和其他人的想法,这是大大的错误。客观的企业发展只是一方面的因素,而其他投资人是否和你一样认识到企业的未来,这更为关键。如果大家都没有认识到,你的认识是少数或独有,此时因为大家都没有认识到,你就可以以合理的,甚至于低估的价格介入,从而实现利益。在未来企业成长后,大众认识到股价自然上去。但是反过来,如果大众都认识到这个企业会成长,那么你就不能再获利了。这就是长期投资也必须讲博弈,也必须关注大众和其他投资人,也必须研究其他投资人的心理和行为。这一结论中所包含的道理与学生报考专业、学校设立专业的道理是一样的,学生报考专业其实也是和其他同学在竞争和博弈,学校设置专业也是在和其它学校在竞争博弈,在这种竞争关系中有广泛的人都参与进来,这种竞争成功率就很低,只有在竞争少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较确定的未来,所以这种博弈性是存在于任何由人群构建的事件中的。投资是人在投资,不是你一个人在投资,如果只是你一个人在投资,让你选择身边的上千个股票,那就不需要考虑博弈性,只需要考虑客观的成长性就行了。反过来,如果有5000万人同时在选择成长股,此时必须考虑博弈性,必须关注别人的行为是不是和你一样,因为大家都和你一样会淹灭你的未来成绩的,会使得你不能在低估状态下买股票,股价高高在上。所以,长期投资也是博弈,是要考虑博弈性的,预见性、博弈性是长期投资两个最关键的环节。
    以上是我在帮助侄女报考自愿时的体悟。 (点击参与论坛交流)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以下链接阅读:

价值投资者目前应有的心态

熊市做多十日谈(一)   

投机很正常,把投机说成投资很不正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