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通价值投资网
价值投资者的精神家园!
凌通价值投资网欢迎您
《道德经》中有一段对道的特征进行具体描述的话语,指出道有三个宝贵的特征。第一个特征是揉顺,这是老子长期主张的一个原则,坚持揉顺原则终将能成就事情。第二个特征是收敛,换言之就是不扬狂,不嚣张。第三点特征是不敢为天下先,只有不为天下先才能成为即成事实的拥有者和主宰者。
老子所谓的“不敢为天下先”意思是说,你作为一个追逐者,由于不为天下先,大体上就避免掉了某种探索性的风险,而且还可以成为即成事实的拥有者。就是说,你慢下半步,当事物自然形成后,你过去只要“顺手一捡”就可以掌握了,这就是“不敢为天下先”的理念。老子关于道的这三个特征,我比较赞成前二个。关于“不敢为天下先”,我有些疑惑。比如,在资本市场上,某个股票快速下跌了,或者说这个股票非常冷门,没有人参与,股价走得非常不好。在这种情况下,你买这个股票,你就是为天下先了,那么,你由于为天下先,就要承受老子说的探求性风险。由于没有人关注这个股票,可能在你买后,它更低迷,或者说,买入后长期低迷,当然,最终你也有可能因长期持有而获得投资收益。如果你不在它无人关注的时候买,而等它反转或者人们逐渐认识到它的时候买,也就是说,象老子说的那样,不敢为天下先,作第二、第三个介入者,那么,此时介入虽然没有买到极低价,但是,这个股票已经开始由低迷转为日益被关注,甚至好消息频发,股价开始起动了,你买后,它可能快速上涨,你不需要拿很久就可以获利。这就如老子所说的那样,你成为了这个股票股价开始上涨这个即成事实的得利者,因为,事实已经形成后,你只要过去“一搭便车”就能获利。实际上,这种做法很类似于趋势交易的后买不要先买。
巴菲特的作法是相反的,他是敢为天下先的。巴菲特去年10月就号召买股,并且积极建仓,现在看来,其股票不少已被套。历史上,巴菲特也没有抄到过底,他是一个先行指标,他买入股票的半年或者一年后,市场才会回暖。也就是说,巴菲特基本上是敢为天下先的。有一种理念认为,巴菲特钱多,必须要先买,但实际上,钱多应该不是主要原因。巴菲特钱再多,美国市场的流动性恐怕也是能满足巴菲特的购买需要的,所以,并不是钱多的原因。显然这里面,巴菲特是有意敢为天下先的,只要他看好,他就赶快进场,并不在乎还可能有50%的下跌。在这里,投资过程中敢为天下先,敢在股票股价极其低迷,无人去参与,无人去发现和无任何利好的情况下,就基于股价低估的理由先他人一步钻进去,并不在乎买入的股票是不是回暖和是不是有大量资金关注,这就是巴菲特的基本做法。
按老子的意思,是说不要在大家介入之前就介入。老子的说法套用到投资上,就是说别在别人没介入或没有好消息的时候就介入,要等待,要敢为天下后,要慢一步。慢一步的好处是能成为即成事实的得利者。当已经有了即成事实,反转了或有利多了,才介入了,这个想法和巴菲特的想法是矛盾的。根据价值投资原理,我本人认为,还是应该以敢为天下先为主,因为,当股价低估的情况真正发生的时候,股票实际上已经具有了绝对安全边际,至于价格什么时候回归和怎样变化,恐怕只有上帝能主宰。
我们把《道德经》中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的观点提出来,并加以了分析,也为大家讨论提供参考。(参与本文讨论请点击!)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链接参与交流!
张裕、泸州老窖的一点调研
九阳股份的投资价值
从农夫种竹子看长期投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