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制造业不会有好的投资回报

(2009-01-12 10:48:06)
标签:

杂谈

凌通

制造业

股票

分类: 行业公司分析

凌通价值投资网

价值投资者的精神家园!

凌通价值投资网欢迎您!

 

制造业的杰出代表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在奋斗,一百年后的今天走到破产的边缘,过去的一百年三大汽车公司是现代化的代名词,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代名词,它们发明几万个专利,创造了现代化的流水线工业,然而这些企业最终的归宿是趋于破产,为什么?这是否意味着制造业从根本上,从基因上不会有永续的发展和成长,凌通感觉似乎是这样,以下是凌通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制造业的主要成本是人工成本、土地成本。人工成本、土地成本是必然地随社会经济进步而提高,这也就等于说制造业的成本必然会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增加,社会经济发展会使制造业必然失去竞争力,要想维持人工和土地成本不变,只能是社会经济不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进步是制造业的天敌,制造业的这一基础特征决定了制造业必然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大转移,如果一个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后,不转移到相对落后地区,其结果只有关门大吉,美国的汽车工业败给了日本,日本汽车工业败给韩国,韩国汽车工业被中国取代是必然,而中国汽车工业也必然会被另一个相对落后国家取代。制造业的这一特征是其基本产业经济特征所内在决定的。因此从产业经济特征角度讲,制造业整体没有投资价值,若干年前,深中集的掌门人飞往韩国,与韩方谈判,收购韩国的一家集装箱工厂,韩方开价2亿人民币,中集回价2千万人民币,最后的成交价是2千万,不是韩国人不会谈判,是韩国的人力和土地成本上升,导致在韩国的集装箱制造业逐步丧失了竞争力。如果不以2千万卖,只能风化掉。如今深中集的情况怎么样呢?人工、土地成本在上升,而集装箱并没有什么技术,越南工作和中国工人都可以干,越南工人成本只是中国工人几分之一,越南土地价格更低,中集如果不考虑迁往越南,出路只能是被越南收购;迁往越南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新的搬迁重建成本,从而给企业发展带来不确定,从这个意义上讲,制造业不可能有持续的成长,更不可能有永续的成长。由于制造业不会有长期持续成长,因此制造业不会有长期投资价值,这是规律。制造业很辛苦,创新很多,发明很多,制造业必需有能人,但很不公平真正的成长股是那些躺着就可以挣钱的公司,长期成长股都有不劳而获,都有傻子也能经营的特征。每天起早贪黑,劳作不止的制造业的命运和广大劳苦大众的命运一样。而发财的成长股都是凭借某种与众不同的特质可以不劳而获的角色。香港有位投资人士提出不要买带工厂的股票,要买没有工厂的股票,这一观点所包含的道理所包含的道理值得深思。

 凌通写到这又一个问题出来了,茅台、张裕、可口可乐有工厂,而且可口可乐工人更多,这几家公司从本质上也属于制业,因为它们有生产过程,但为什么这类有工厂的企业却不断成长呢?这其中包含什么逻辑和道理呢?这一问题我们以后再谈,因为现在凌通也还没有想清楚。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是一家纺织公司,巴老买下它后,本希望它梅开三度,进一步发展,但做为制造业的纺织业在美国,已经大势已去。最后不得以巴老将它改造为投资控股公司,同样巴老还买过美国一家鞋类企业,但最后的结果是巴菲特向投资人赔礼道歉,承认错误,认赔了事。制造业没有长期未来可能是真的,制造业没有长期投资价值也可能是真的。至少凌通是这样认为的。制造业的不利还包括某个产品其需求往往是一旦被满足就不会有新需求,或者需求萎缩,或者需求处于稳定之中,总之需求不再增加,在一个需求不再增长的行业里,成长极难。比如:电视机行业,让长虹兴起也导致了长虹衰败。需求不持续是制造业的大问题,制造业的产品因为需求被满足了总要换代,否则企业就得关门。换代,开发新产品,企业又得重新开始,此前形成的经验和竞争优势不一定能转移到新产品中,从而造成每一个新产品的开发都是惊险的一跃,跃不过去就会掉入谷底,而跃过去之后发现还有很多老对手,没有跃过来死掉了,但是新对手比老对手还多。过去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壁垒不能持续始终有效,是制造业的致命缺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